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时局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民初对时局作重大主张致孙大总统电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1期  作者:張知本等  出版时间:1974-04-10
    关键字: 时局 孙中山 政治主张

    桂林慧兄急轉孫大總統鑒:報載大軍已發,是否屬實,現在直奉雖爭,曹吳亦非輯睦,奉軍勢力,祗能及保定,不能及洛陽。吳本可置之不顧,壹意對南,非可輕敵,大軍如實未出,且宜暫作鎭靜,養成其釁,乃有可乘,如已出發,則宜趣向江西,而以湘爲甌脫,蓋川粤同舉,川向鄂西,粤向江西,則北軍戰線延長,湘省據其中流,彼必不敢開釁,而長沙或可保全,加以協和志在囘贛,奮勇自信,如此吳軍雖盛,卻有可挫之機,萬一不利,亦無喪師蹙地之禍,若一意向湘,則株衡爲必爭之地,我未到達,彼已進據,...

  • 文章李遠哲:國內先凝聚共識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4  出版时间:1996-04-01
    关键字: 李远哲 时局分析 两岸关系

    ●台北聯合報二月十六日報導:中央硏究院院長李遠哲昨天以「團結的大陸對抗分裂的台灣」形容目前兩岸局勢,他希望國內各種不同立場、不同黨派的人應該坐下來好好地談,未來要把台灣帶到什麼樣的境界,內部需要先尋求共識。最近傳言中共將進行大規模軍事演習,兩岸關係又陷入緊張的情勢。李遠哲昨天應邀出席中華民國科技記者聯誼會年終聚會時,在記者詢問下,談及兩岸情勢的熱門話題。長期一直關心兩岸情勢的李遠哲分析,大陸其實有非常複雜的內部問題,實施經濟改革後,約有百分之十五的人口得...

  • 文章選後兩岸省思:「最險惡」的持續「最美好」的轉變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4  作者:高希均 出版时间:1996-04-01
    关键字: 总统大选 两岸关系 时局分析及建议

    一、「慨陳己見」之後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佛利曼(Thom as L.Friedman)曾因當年報導中東的戰爭與和平,得過普立兹新聞報導奬。去年八月因專訪過李總統,並又在最近穿梭兩岸,所寫的評論,引起了國內外重視。三月中旬在台北的一次談話中,他這位旁觀者的兩段談話發人省思:①如果兩岸關係穩定,時間站在台北這邊;如果兩岸關係緊張,時間站在北京那一邊。②處理國家大計,政治人物不祇是在「慨陳己見」(make a point)逞口舌之快,更要能「創造新機」(make a dif-ference),打破僵局。二、「...

  • 文章李遠哲:兩岸緊張毫無道理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4  作者:彭偉傳 出版时间:1996-04-01
    关键字: 总统大选 两岸关系 时局分析及建议

    距離選戰愈近,似乎台灣的政治氣氛愈來愈緊張,然而,中央硏究院院長李遠哲表示,他對台灣並不悲觀,不過,有些問題必須要予以化解,國內也要有所共識。李遠哲甚爲關心台灣各項發展,面對台灣近年政治環境的變化,李遠哲頗有感觸地表示,目前兩岸的緊張情勢是毫無道理的,是建立在很多誤解上,兩岸要共同來化解,這是政治領導人的大責任。李遠哲昨日接受記者專訪,訪談中,他對台灣前途表示信心,也對新總統寄以期待,可以用「理性與感性」來形容他對台灣現狀的看法。目前舉國上下關注著總統大...

  • 文章江山之戰補遺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7期  作者:高越天 出版时间:1970-09-15
    关键字: 更正讹误 战争经过 时局回顾

    民國十三年孫傳芳自閩入浙,因江山之戰獲捷,遂雄峙東南二三年之久,攸關中國後此數年政局至鉅。本刊曾發表笠夫與於達兩位鄕長的大作,加以叙述。惟實況稍有出入。爲更求地方文獻正確起見。補遺數點如下:一、當時奉天張作霖,浙江盧永祥,與 國父北伐之師,約同協攻直系。故本黨在浙滬之同志,均希望盧永祥能獲勝。至少亦望能守住浙江。惟盧永祥之基本部隊,僅己兼師長之第十師一師。(於君文中誤爲師長盧香亭。盧香亭乃孫傳芳之部將。)又第四師陳樂山一師,由閩被迫入浙之臧致平楊化昭兩旅...

  • 文章江蘇省立東海師範學校同學錄弁言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1981-09-01
    关键字: 江苏省立东海师范学校 筹备复校 时局

    余於三十五年春,奉省命來海籌備復校事宜,時敵寇初降,遣俘未竣,而匪勢鴟張,隴海突告東斷;抵徐後,欲折回而私心不忍,乃潛蹤微服,間關到達,接收旣畢,得堅貞之士四百餘人,程度雖有參差,而皆能身歷艱苦,抱志不移,固足嘉也。一載以還,經良師訓廸而礱琢之,則質美而文,更能彰吾校譽,不孤本人行險之意;此後行者,或負起建國基層之任務,居者或繼續攻讀,均望一本初衷,努力精進,成功之途,寧在遠乎,特書諸端,以作他日印心之證云爾。民國三十六年元月牛雲峯序右文係海師之國文老師...

  • 文章紀念 蔣閻二公同日誕辰——蔣公與閻公鍚山協力維護國運追述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7期  作者:鄧勵豪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蒋介石 阎锡山 人物事迹 相关评价 战争时局

    今年十月三十一日爲 蔣公先總統誕辰紀念,閻公鍚山先生民國前二十九年陰曆九月初八日生,本年誕辰紀念適亦爲十月三十一日,正爲二公同日誕辰。歷史是鑑往知來,回顧國民革命之兩位偉人,協力奮鬥,爲時三十餘年,勳業史事,人所共知者甚多,人尙不知者亦不少,僅就北伐、抗戰、遷台前後之三宗大事,簡述如後:北伐時期民國十五年, 蔣公進軍至南昌,十一月閻先生派部屬趙丕廉赴上海出席全國教育會議,密至南昌與 蔣公晤商北伐之策略,當時北京政府張作霖聞之,則電閻質詢,閻乃復電婉釋。南昌...

  • 文章法官的一生(六)——山東流亡學生的辛酸與成長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史錫恩  出版时间:1999-12-20
    关键字: 山东流亡学生 南京地区乡亲服务工作 回鲁省亲 拜谒亲友 时局看法

    返还南京时局动荡不安,我的学业尙未完成,家人劝我早点回去,我于一九四六年十一月二十日早晨,又和父亲同车回南京去了(录自生活写眞第十五集回家篇)。第六节 返乡带回来的悲伤一、家庭负担加重我返鄕后,才知道家庭经济状况十分困难,达到难以维生的地步。在我未来二年的在学期间,很难获得家庭的接济;相反的,我还要负起解决家庭困难的责任,因此我终日像有一块石头压在心裏,十分难过。二、冬衣无著南京的冬天渐渐的冷了,我没有保暖的衣服。同班赵树民兄借给我一件破大衣,长而且旧,颜色

  • 文章從黃鍚朋書信讀解其對晚清民初時代變革的心境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9期  作者:胡迎建 出版时间:2015-05-15
    关键字: 黄锡朋 书信解读 晚清时局 个人心境 史料解读

    民國七年(1918年),黃鍚朋去世三年後,胡雪抱在搜輯黃鍚朋遺文,可惜只能“於其笥中得零存雜文數十紙,疑為稍珍惜者,又外搜輯共若干首。於是考次先後,刪其繁複,釐其缺誤,體固未備,以意為類,惟駢儷文不與焉。既乃授其子福基,繕成二卷,題曰《蟄廬文略》。胡雪抱除在其竹笥中找到黃鍚朋一些文章處,另外又搜集了一些,按史論、書、墓志、記、傳、事略分類整理。後來由黃福基在南昌刊刻,書名取自黃鍚朋在京時的書齋名,清末黃鍚朋在京城時,有閑暇則讀書治學,平居則蟄居不出門,因號蟄...

  • 文章法官的一生(七)——山東流亡學生的辛酸與成長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史錫恩  出版时间:2000-03-20
    关键字: 往事回忆 校园生活 时局动荡 齐鲁暑期补习学校 山东青年协会 南京基督教学生公社 感恩亲友 未来畅想

    等政团,以第三势力的姿态,希图渔翁得利,大家都只为自己的利益打算,穷人要求配给食米,工人宣布怠工,资本家请求外汇贴补,公敎人员希望增加薪水,专科要改成大学,省立要改成国立,有人高唱和平民主,也有人主张戡平内乱,社会上流行着各种不同的声音,街道上一批又一批的游行队伍,我为这种现象十分担忧,认为这是一个疯狂的时代,深夜不能入眠,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我当时也找出来几项动乱的原因和处理的方法,虽然不敢说是完美无缺,但也可以代表一个大学生对当时局势的看法,足供后人处理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