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物史料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于右任纪念馆征集右老文物史料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0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93-06-20
    关键字: 于右任 纪念馆 文物史料 征集通知

    或拓片、书刊典籍等;⒏于右任先生题笺或作序、作跋的各种书刊原件或复印件;⒐海内外有关于右任生平、书法、诗文等各方面硏究出版的各种著述,包括传记、论文、故事、遗闻或未经梓行的稿件;10.其它有保存、硏究、参考价値的文物史料。二、征集办法⒈本县各有关单位,凡存有上述文物史料的应清点登记,移交纪念馆筹建处统一收藏、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发挥其应有作用;2.凡存有上述文物史料的海内外、省内外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恳望踊跃提供信息,惠赐原件或复印件、复制件;⒊一般文物

  • 文章拓石雕版話碑帖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朱惠良  出版时间:1987-01-25
    关键字: 史料考古 碑帖 文物 历史

    (注:圖:先秦詛楚文(巫咸)絳帖)國內書壇習碑宗帖的人很多,坊間碑帖範本雖多,然古本名刻佳拓誠屬難求,國立故宮博物院鑑於碑帖在書法藝術硏習上的重要地位,特擧辦「院藏碑帖特展」,倍受重視。碑帖特展,一室展法帖,一室展碑帖,同時並出版院藏碑帖特展目錄,展品由先秦詛楚文至淸劉墉大學,俱皆名跡,其中頗多宋代古拓,可謂件件皆珍品。碑和帖是歷來硏習或欣賞書法時必經之路,在談碑帖之前,有必要把這兩個的含義解釋一下,什麽是碑呢?廣義的碑是指鐫有述德、銘功、紀事與纂言等文...

  • 文章日本圓珍大法師與唐代《溫州府公驗》的簡析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6期  作者:陳學文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温州府公验》 圆珍大法师 文物 史料

    溫州自古就是中外通商港口,外國商人、僧侶來往不絕。唐會昌二年(八四二)華商李處人在日本肥前值嘉島於八月廿四日開航,八月廿九日抵溫。唐大中七年(八五三)日僧圓珍搭唐欽良暉商船先抵福州連江縣,後又搭唐李延孝商船訪問溫州。最近在日本發現《溫州府公驗》牒本,被稱之為「日本國寶」,彌足珍貴,此一牒文樣本足以證明溫州在唐代已是中日友好交流的重要基地。《溫州府公驗》是地方政府發給日本來訪的學問僧圓珍在溫州諸地旅行訪問的官方證明公文,用現代語言來說就是旅遊通行證。大中七...

  • 文章燕國京都所在之探討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28期  作者:王翼薊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燕国京都 史料举证 文物举证

    都城,所以仍不知燕国都城在哪里。《战国策》是我国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司马迁撰《史记》参考了它。在《刺客列传》中,几乎全部采用了荆轲、豫让、聂政的资料,都没有指出燕国的都城就在蓟丘;北魏时代的大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他的名著《水经注》中说:「昔周武王封尧后于蓟,今城内西北有蓟丘,因丘以名邑也,犹鲁之曲阜,齐之营丘矣。」宋人裴骃为《史记》作的「集解」也说:「武王封召公于北燕,在今幽州蓟县故城是也。」但蓟和燕都是否一回事,是否一个国家,后世学者却有不同看法。现在的一些专家

  • 文章香港之三山國王廟考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蕭國健 出版时间:1981-03-31
    关键字: 三山国王庙 史料考证 山川文物

    等地,建有三山国王庙。牛池湾之三山国王庙,位牛池湾坪石村,牛池道二号,门前石额「三山国王」四字,门旁石联云:「蹟著潮州,凛凛威风扶宋主;灵昭坪石,巍巍庙貌鎭山河。」庙内除西元一九七〇年重修该庙时所上之重修碑记外,并无其他文物可供硏究;且碑文内亦无提及该庙之创建及沿革,故其创建年代,已不能考。南丫岛榕树湾之三山国王庙,名国王宫,俗称王爷庙,位榕树湾沙埔村,庙门上刻「国王宫」三字,两旁石联云:「神恩显赫昭千古,帝德巍峩庇万民。」庙前天阶左首立有西元一九六九年

  • 文章熹平正始兩石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4期  作者:于凌波 出版时间:1989-10-01
    关键字: 熹平石经 正始石经 史料考古 出土文物

    于一身的奸雄,不但杀人放火,连死人的陵墓也洗刦了。这次战乱,石经被坏到什么程度,不得而知,但据后代史料看来,好像并不十分严重——石经不是金银珠宝,没有被抢,只是毁了一部分。憙平石经遭刦之后,过了五十多年,又有一种「正始石经」也竖立在洛阳的太学门外。四「正始石经」,是魏废帝曹芳正始年间,因憙平石经残破另立的一种「三体石经」,这件事三国志和通鉴上都没有记载,但(北)魏书江式传、水经注则都有片断资料,江式传称:「(魏)陈留邯郸淳……以书敎皇子,又建三字经于汉碑之西

  • 文章讀「清初于七之變軼史」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李雨亭  出版时间:1986-03-20
    关键字: 《清初于七之变轶史》 读后感 学术研究 史料考古 山川文物

    讀山東文獻十一卷一期周紹賢先生「淸初于七之變軼史」,使我對于七之變的種種疑問,已豁然冰釋。于七是我故鄕家喩戶曉的人物,余世居鋸齒牙山山麓,距離于七出生地唐家泊僅廿華里。幼聞我祖父言,傳說當年于七和淸兵作戰時使用一口大刀,騎着一匹棗紅馬,馳騁於荒野,銳不可當,殺淸兵如切葱,曾數度到我的村莊西頭場園裏,在石礅上磨去大刀上的血跡。村人都藏起來,無敢近前者。後來他退守鋸齒牙山,憑天險抵抗,這時戰爭最爲激烈。淸兵死傷無算。適天降大雨,血隨澗水而下,河水爲之染紅,順...

  • 文章媽祖廟在烟台的歷史淵源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宋玉娥 王茂盛  出版时间:1995-12-20
    关键字: 烟台 妈祖庙 历史渊源 山川文物 史料考古

    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蓬莱水城大规模的淸淤过程中,发现了三艘古代沉船,其中最长的一艘是我国目前发现最长的一艘古船,「经初步断代可能是元末明初,船的用料多为南方优质木材,船板用杉木、桅座、舵、承座用楠未、首柱、尾龙骨用樟木,主龙骨用松木,这与文献记载与我国南方造船用料相合。」「该船出土的瓷器,元代福建民窰为数不少。」[2]由此可见,古登州港在元代已经是海运必经之地,而且与福建有关密切的关系,在南北航海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明代洪武三十一年,为加强海防,设立寨、墩、卫、所,烟台设奇

  • 文章昆明市盤龍區内的三塊著名碑刻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3期  作者:張誠  出版时间:2003-12-25
    关键字: 昆明市盘龙区 著名碑刻 史料考古 历史文物 学者论述

    在盤龍區轄區內有三塊碑刻非常有歷史文化內涵,但至今仍未予以恢復。今茲將此三碑的歷史淵源簡述於後,希望得到應有的重視。一、折映歷史的《雲南會城護國門碑記》雲南護國起義在我國近代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雲南各族人民爲了紀念護國討袁的功績,於一九一九年(民國八年)一月興工,把昆明南城牆靠東的一段拆除,建立了一座三孔拱形鏤花大鐵門(後因拓寬馬路,鐵門移至原昆明市工人文化宮大門),名曰「護國門」,此門三字由雲南著名書法家陳榮昌用顏體楷書題寫;同時在城門外的護城河...

  • 文章昆明大觀公園門前石獅考略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4期  作者:張誠  出版时间:2004-12-25
    关键字: 昆明大观园 门前石狮 考略 山川文物 史料考古

    受昆明市园林局办公室主任杨学群的嘱托,对大观公园门前原天开云瑞坊石狮的来龙去脉作了调查硏究。据查阅有关史料,初步分析考证如下:一、关于天开云瑞坊的建坊和毁坊时间考:天开云瑞坊建于清康熙二十七年(一六八八),坊在正义路中段,俗称三牌坊(以金碧坊起数,排序为三)。其时康熙已平定「三藩」(即叛明降清又叛清的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尙可喜、靖南王耿继茂),决定不再分封王爵,直接委任巡抚、总督治理各省。在云南强力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鎭压敢于抵抗清军入滇的土司土官,幷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