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学成就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略述屈翁山及其著述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8卷 第4期  作者:秀俠 出版时间:1978-12-31
    关键字: 屈大均 求学经历 文学成就 《广东新语》

    屈大均,翁山,一字冷君,晚號三外野人。以其所著易外,詩外,文外三書也。爲吾粵番禺忠烈大儒。其先世關中世族,南宋時自秦徙粵,祖思道,父宜遇公,幼遭家難,寄養南海邵氏,故大均原名邵隆或稱邵龍,崇禎三年九月五日生。幼有異秉,刻苦攻讀,夜就母紡織燈下讀書,晨起背誦不遺一字。父督敎亦嚴,每得金購書授之,自幼卽有神童之譽,文名鵲起,有孝廉曾起萃奇其才,薦之受學於陳邦彥,在越秀山肄讀,每試輙冠其曹。曾孝廉卽釋函昰,道風高峻,雖處方外,仍以忠孝廉節垂示,四方景慕。大均年...

  • 文章「我的朋友」—周開慶先生之幾種著述讀後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3期  作者:陳祚龍 出版时间:1975-05-01
    关键字: 周开庆 著述 读后感 生平介绍 文学成就

    前言我相信:凡屬四川籍的男、女、老、幼同胞,至今必已洞曉:周開慶先生的「功德」之「深淺」與「好壞」,以及凡屬現在國際學林之中,從事華學敎硏,特別是悉力用心探討抗日戰爭以來,四川與華夏文史發展的「學人」、「學者」和「學家」,迄今必已了知:周開慶先生對於整個中華學術和文化既作的那一大些「貢獻」之「厚薄」與「美醜」。談及周先生在其出任國大代表以前的行誼,我且不妨隨緣就此謹將過去中央日報記者彭育麟先生的那一篇題爲「奮鬪不懈、著述豐富的周開慶先生」之大作(龍按:原...

  • 文章李卓吾集評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第4卷 第1期  作者:陳允洛  出版时间:1971-03-29
    关键字: 李卓吾 人物生平 思想启示 文学成就

    明代中葉以後,中國學術界有一個人物,姓名震動全國,其言論思想行動,迥異尋常,或推崇敬仰,或反對排斥,每到一處,從之者千萬人,卒因過於轟動,爲人嫉忌,目爲妖人,啓奏朝廷,下旨逮捕入獄,經審査後,竟無所寘詞,大略止回籍耳。一日呼侍者薙髮,侍者去,遂持薙刀自刎,越兩日而歿。此人卽泉州晉江之李卓吾也。卓吾旣非高官,無功名事業可道,亦非奸兇,無誤國殃民之罪可擬,其姓名能震動全國,誠千古奇談。卓吾著作甚多,立說卓絕,對於當時及後世文學思想方面,影響頗大。其書被燬禁,...

  • 文章明末抗淸的靑年文藝家——夏完淳(續)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11期  作者:汪辟疆  出版时间:1975-03-20
    关键字: 夏完淳 文学成就 成长经历 文学变化

    夏完淳不僅僅是一個抗戰的民族英雄,同時也是一個靑年民族文藝家。過去的歷史,本來不少節義文章轟轟烈烈的奇男子。在一部乾坤正氣集上,許多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的烈士,就中最煊赫最傳誦人口的,莫如宋朝的文天祥,明朝的黃道周張煌言諸公。談到他們的年齡;文天祥四十有七;黃道周六十有二;張煌言也有四十五歲。他們在幼年讀聖賢書,加以幾十年的讀書修養和經驗,遇到執筆自寫胸臆的時候,稱心而談,文章爾雅;自然可以起頑立懦傳誦古今。夏完淳年紀纔只有十七歲。但是他的學術,不比文天祥張...

  • 文章鮑照傳略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4卷 第3、4期  作者:陶沛  出版时间:2012-12-01
    关键字: 鲍照 历史资料 人物介绍 文学成就 学者观点

    江苏铜山人,刘宋武帝),在动乱中逐步升至侍中车骑将军等军政要职。他迫使司马德文逊位(四二〇),建国为宋,史称刘宋武帝,开始南朝。此时北方鲜卑族,拓拔珪结束了五胡十六国,统一北方,建立北魏,称为北朝,直至隋朝统一,动乱共历一六九年。—生于乱世鲍照出生时(四一四)本是东晋人,六岁时(四二〇)就成为南朝刘宋朝人了。在动乱变化中成长,却写出悲壮瑰丽的诗篇。在长期动荡危乱的大时代里,一般平民子弟想要学优而仕,要比登天还难,然鲍照仍然坚持苦读不懈,其文学成就,自非偶然

  • 文章「謝壽康先生傳」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6期  作者:張特生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谢寿康 《谢寿康先生传》 人物传序 文学成就 外交事务

    信豐 張特生謝壽康先生,字次彭,生於清代末季(一八九三),江西贛縣的一個農村裡。資質特優,家教甚佳,所以在十九歲那年,畢業於漢口法文專科學校後,便考取江西省官費留學,赴歐洲深造。先後在法國巴黎政治學校,瑞士羅山大學及比利時布魯塞大學,獲得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完成學業之時,年僅三十四歲。其聰慧過人,而又能勤勉奮發之情形,已可槪見。翌年被選爲比利時皇家學院院士,其在學術上的成就獲得歐陸國家最高學術機構肯定。同年,他用法文寫成「李碎玉」五幕悲劇,在北京皇家劇...

  • 文章清韻猶存魂猶在 華瑋跨海覓知音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周素霞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马厂镇 华玮 刘清韵 文学成就 留学美国 亚洲学会 《中国文哲研究集刊》

    辟为书房,题为「小蓬莱仙馆」,在其中辛勤笔耕数十年,创造出大量的诗词曲稿和二十四种传奇剧本(现已发现十二种)。她是晚清著名文学家、戏曲史上最高产的女作家,明清两代现存剧本中有二分之一以上为她所作。她的史料:《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中国历代妇女著作考》均有记载。但以往学术界对她硏究不够深入,其历史影响小于她的实际成就。即使在她的家鄕,仅在民间流传一些她的奇闻逸事,人们对她的文学成就知之甚少。但是,清韵犹存魂犹在,仍有知音在人间。在台湾,一位

  • 文章我一生的心路歷程——寫作集十二本——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1期  作者:鍾文郁 出版时间:2000-08-01
    关键字: 人物自述 心路历程 写作集 抗战时期 文学成就

    瑞金 鍾文郁我原生長在非常偏僻的農村裏,五代勤耕,無一人進入士林爲憾,曾祖父特重視我的取名,恭請一位飽讀詩書的文秀才,取名「文郁」,字「志周」,五歲由祖母接送至本村啓蒙館就讀,對那些古籍雖不求甚解,苦讀了五年也增益不淺,且對我一生以「讀書自娛、寫作爲樂」,有極大的興趣。民國二十年因家鄕動亂不安,由先父帶領我離開江西瑞金縣,逃難至南昌省立師範附設之「小籃」小學就讀,當年由一位名文家吳震春先生,擔任我的班導師兼授國文課,在他的良好教導之下,使我對讀書、寫作增...

  • 文章明末抗淸的靑年文藝家 夏完淳(續)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12期  作者:汪辟疆  出版时间:1975-04-20
    关键字: 文学成就 诗赋选集 思想文化 作品流传 夏完淳

    魯酒楚歌,何能安樂;吳飮越唱,祗令人悲。已矣何言,哀哉自悼。聊爲此賦,以舒鬱懷。嗚呼!黃旗紫蓋,雪㦸霜矛;何以南朝天子,竟投大將之戈;北地單于,遂繫降王之斬乎。此天時人事,可以痛心疾首者矣!國屯家難,瞻草木而撫膺;岳圯辰傾,覩山河而失色。勞者言以達其情,窮人歌以誌其事。追原禍始,幾及千言。寄愁心於詩酒,阮籍窮途;結豪士於屠蕭,張良倉海。後有作者,其亦重悲余志也夫;——大哀賦序——這一篇大哀賦小序,不啻是完淳一生的自序。在他集內,尙有一篇土室餘論,自序生平...

  • 文章曾國藩與晩清文學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9期  作者:汪長松  出版时间:2012-02-01
    关键字: 满清文学的分期 清代文学分派 曾国藩文学成就 曾国藩文学影响 湘乡派

    一、錢穆對滿淸文學的分期史學家錢穆將滿清二百六十餘年的學術思想,分為兩個階段:自清世祖順治入關起至乾嘉時代止為前期;自道咸起至清室覆亡止為後期。前期一百七十餘年中,正值滿清政權鼎盛之際,清儒在異族政權嚴厲統治與刀繩牢獄交相威脅之下,雖有追懷故國之思,然懾於「淫威」,絕不敢有任何表示,於是多數學者,被迫走上考據、訓詁之途,一生於碎紙堆中,追來安身立命之處。雖有少數學者,暗中披露了潛在的民族意識,其精神仍是上承晩明遺老與宋明儒學的文學思潮影響。道咸以降的八十...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