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字艺术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神奇的文字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07期  出版时间:2014-09-25
    关键字: 文化积淀 中华 文字艺术 集锦 选摘

    摘自網路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順著唸跟倒著唸都一樣)不過現在已經不算什麼了!以下這個才是超強~~這是一首丈夫寫給獨守閨房的妻子的詩:枯眼望遙山隔水,往來曾見幾心知;壺空怕酌一杯酒,筆下難成和韻詩。途路阻人離別久,訊音無雁寄回遲;孤燈花守長寥寂,夫憶妻兮父憶兒。有沒有發現一件事從後面一個字一個字唸回來變成妻子憶夫的詩:兒憶父兮妻憶夫,寂寥長守花燈孤;遲回寄雁無音訊,久別離人阻路途。詩韻和成難下筆,酒杯一酌怕空壺;知心幾見曾來往,水隔山遙望眼枯。實在是太神奇了。

  • 文章象形文字耀中华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28期  作者:劉至誠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文字特点 艺术价值 象形文字

    的未来,所以用心选择也是颇为讲究的。四、中国文字言简意赅中国文字乃是个体独立的字形,它可以排列出自然的相对的文字艺术和高深的含意。英国有十四行诗,它每行文字数量不同字义没有对偶,字体没有排比,内容再深,文字技巧上找不出艺术性何在,试看中国商家常挂的一幅对联:「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看上去多么醒目,一眼可以看出他是作买卖的。中国人非常喜欢吉祥话语,对于自己的买卖则希望未来有一片美景,所贴出的对联,既能装饰大门美观,又可以祝祷生意蒸蒸日上。以十四个字把

  • 文章呂佛庭之文字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9期  作者:梁寒操  出版时间:1972-09-25
    关键字: 吕佛庭 文字图画 艺术创作 风格品鉴

    吕佛庭先生沉潜绘艺,历数十年不懈,早蜚声于海内外,其工力之深厚,画境之超妙,尤素为艺坛所推重。近年以来,更不肯以模倣为高,欲别辟新途,直造古人所未曾有之境。于是凝心瞑思,探索钻硏,顿悟我国文人画至淸初石涛八大已臻极境,近人吴齐二家用笔虽尙简放拙厚,顾犹未超出靑初八大之窠臼,故今人如仍循文人画之老路,必难获创新,于是专心一虑,以硏究金石甲骨文字冀从书画源头另开生面,其所悟如此,则创作愈勤。近将其所写之一幅示余,余观其所绘,诚知得于甲骨金文之笔法者至深,饶富

  • 文章我看呂佛庭「文字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9期  作者:張自英  出版时间:1972-09-25
    关键字: 文字图画 吕佛庭其人 艺术品鉴

    诗书画三者结合在一起,而以另一种表现方式来完成其艺术创作。不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且字中有画、画中有字;这样也就提高了一般人对艺术欣赏的兴趣我之所以要介绍「文字画」,不是为吕佛庭先生作宣传,而是证明「『诗、书、画』艺术本质的有其共同性,而这三者的道路也是相辅、相成、相通的」;如果扩大来讲:「诸般艺术的最高境界,都是囘归于一元」而不分彼此的。

  • 文章书法艺术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期  作者:胡恒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书法 中国文字 抽象艺术 书法哲理

    我国的书法,本来就是一种无相的艺术,质言之,它就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它给人第一个印象就是难懂,因为书法艺术,必须要藉文字造形表现出来,而中国文字的造形因书体的相异,其造形也就各不相同了,而文字本身的意义却与书法艺术具有密切的关系,事实上文字就是各种书体的母体,它本身的结构就含有艺术的价値存在,各种书体的产生完全由于历史的演进、古圣先贤运用其聪明智慧,由文字线条的变化中而创造出新的书体来,留给后代子孙学习欣赏,吾人应知书法艺术最着重单字的结构、点、画、运笔

  • 文章書法的價值觀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1卷 第4期  作者:江正誠 出版时间:2013-10-31
    关键字: 价值观 演变过程 功效 中国文字 书法艺术

    的演变,而成为历代各异其趣、供人欣赏的书法艺术,使人们能达到赏心悦目、美化环境的双重目的。这些优点都是外国文字所不能比拟的。要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只是从文字或历史单方面去探索便能如愿,我们进一步可以从书法艺术方面去研究,甚至努力练习、吸收更多有关书法上的常识,才能广收怡情养性、变化气质的宏效。书法绘画都是中国传统的国粹。古时候,上自帝王,下至一般臣民或文人雅士,大都对书画有浓厚的兴趣,甚至努力钻研,成就斐然。其中书法的推广和价值观更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身为

  • 文章一本可读性髙的好书——中国文字与书法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4期  作者:華羽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中国文字与书法》 读后感 书法艺术 作者简介 安国钧

    和理念,同时文字也可以描述纪录人类的信念、经验和智慧,并广为流传,以促进族群的认同、精神的凝聚,以及引导人类心灵的归趋。所以文字是文化的根基,有了文字,人类文化生活才有纪录,文化层面才能推广,文化生机才能厚植。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于今更繁衍绵长,其与我国的语同音,字同义,以及历代的人对中国语文的教育与学习,应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中国文字除了以上所述及的应用与文化的功能外,同时也蕴涵着文学和艺术的无穷价値。从中国文字的读法来说,中国文字原则上是单音语,每发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