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化研讨会共返回2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国·枣阳雕龙碑文化研讨会』会议纪要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4期  作者:枣阳雕龙碑文化研究会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枣阳雕龙碑 文化研讨会 考古 国宝

    中国·枣阳雕龙碑文化研讨会于二〇〇六年五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在湖北省枣阳市召开。襄樊市副市长曹敬兰、枣阳市委书记岳兴平、市长汪厚安,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省文物局有关领导到会祝贺。襄樊市政协原主席、襄樊市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雕龙碑文化研讨会筹委会主任胡久明作筹备工作报告。《光明日报》、《湖北日报》、湖北电台、《襄樊日报》、襄樊电视台、《襄樊晚报》等多家媒体记者到会采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史前考古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张

  • 文章鼓吹民主、尊重法治是媒體責任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67期  作者:余紀忠  出版时间:1999-05-15
    关键字: 媒体 媒体、社会与历史、文化研讨会 中国时报 余纪忠 法治社会

    媒体是自由民主的维护者,抑或是新兴的文化霸主?中国时报系董事长余纪忠指出,发展民主而无法治观念,将形成空虚之民主,甚至产生假托民主之名的乱象。他强调,鼓吹民主、尊重法治是媒体的责任,但国内媒体如欲充分发挥基本言责,有关法治的制度问题亦应加以改善,以减少不必要的限制。媒体的社会责任与法律责任,昨日成为「媒体、社会与历史、文化研讨会」的焦点议题之一。余纪忠在综合讨论中表示,卅年前,台北发生震惊全台湾的火窟双尸命案,警方认为女子张韵淑涉有重嫌,收押起诉后,被判

  • 文章常州市举行谱牒文化研讨会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57期  出版时间:2007-05-15
    关键字: 常州 谱牒文化研讨会 家谱 同乡会 作用

    常州谱牒文化研究委员会在湖塘成校举行研讨活动,山西社科院首席研究员、中国家谱资料研究中心主任李吉教授作现场学术报告。市、区领导周源、江建文出席活动。谱牒,是中华民族尤其是汉民族特有的姓氏宗族繁衍和活动的庄重记录,各个姓氏通过家谱追溯本姓渊源,张扬始祖荣耀,探索血缘演变,记录传承脉络。常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姓氏众多,氏族文化源远流长,谱牒资源积淀丰厚。常州谱牒文化研究会自二〇〇三年成立以来,在社会上已有了广泛影响,所査会刊《谱牒文化研究》已发到许多省市

  • 文章石璋如先生与商代文化研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2期  作者:胡振宇  出版时间:2000-04-01
    关键字: 石璋如 商代研究 史料研究 文化研讨会 人生履历

    坐落于黄河之滨、历史文化名城、七朝古都开封市东北隅的著名学府——河南大学,在一九九七年迎来八十五岁华诞。为进一步推动学校学术事业发展,同时体现节俭务实的精神,校方决定于校庆期间举办一系列学术研讨会,以此一形式作为对河南大学八五华诞的纪念。会议其一即”商代文化学术讨论会”重点内容则有:畅谈本世纪我国学术界在商代文化及甲骨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展望下世纪的研究趋向;讨论河大学者董作宾、石璋如、孙海波、朱芳圃等先生在此领域的贡献和研究特色等。上述诸位前辈先生,如今

  • 文章媒体、社会和历史、文化研讨会两岸三地学者菁英参与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67期  出版时间:1999-05-15
    关键字: 媒体、社会和历史、文化研讨会 中央大学 《这时代的历史、文化与前瞻》 《媒体与科学对伦理与法律之制衡》

    由中央大学主办的「媒体、社会和历史、文化研讨会」四月廿五日正式揭幕。这项研讨会是中央大学为了在廿六日颁赠该校杰出校友—中国时报系董事长余纪忠先生荣誉博士学位而举行,出席人士包括台湾、香港及大陆等两岸三地数十位知名政治、文化、社会学及新闻学者菁英。堪称国内近年少见之整合研讨会。中央大学校长刘兆汉在开幕致词中指出,近代社会发展中,媒体的力量愈来愈受重视,如果被误用,则易形成流弊。因此,媒体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关切之议题。社会、文化、历史各角度之发展均与媒体

  • 文章故鄉紮根刻石建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9卷 第4期  作者:張紹熙 出版时间:2007-10-01
    关键字: 松柏园 河洛文化研讨会 格律诗 碑文 邙山 洛阳诗词

    朔至一九八七年开放大陆探亲,当时航班缺少,途为之塞,人心浮动,热血汹涌,以泪洗面,难以弥平相离四十年的乡土。余故居洛阳,当时无航班,郑州虽有,但一票难求,香港等待数日,只好先到西安乘火车转回洛阳。时间相隔四十年,人事全非,所幸儿子长大,孙子成亲,老人入土为安,意外发生的是洛阳巿邀请出席「河洛文化研讨会」议程三天,名家报告,学者提出论文,余以「我们都是黄帝子孙」一篇应景,最大的收获是在二三百人中结识好朋友,对尔后返乡取得了很多便利,情感激动,乃提议成立

  • 文章山西同乡会组团返乡参与华灵庙二十四壮士纪念馆开馆暨三晋文化研讨会纪实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1期  作者:張迅學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台北市山西同乡会 华灵庙二十四壮士纪念馆 三晋文化研讨会 活动概要

    一、接受邀请:台北市山西省同乡会于本(二〇〇七)年八月八日收到临汾市刘治勇先生传真函,受乡宁县政府委托,邀请于九月十八日参加「山西省乡宁县华灵庙二十四壮士抗日纪念馆开馆公祭活动暨参加两岸三晋文化研讨会」。二、组团经过:经同乡会邀请曾参加抗日战争或当年直、间接在战地生活的乡亲,组成台北市山西省同乡会参加华灵庙抗日烈士纪会代表团,由梁尚勇、赵清福、王真一、阎沁恒、郝孝茂、郝贵生、张瑞祺、袁广卿、李公威、张迅学先生、弓幼琳及祝晓燕小姐等十二位共同偕往。三、活动

  • 文章赴臺散記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19期  作者:池澤和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同乡迎接 闽台客家文化研讨会 《汀州——客家首府的历史与文化 景点参观 华夏文化与世界文化关系特展 走访同乡 欢迎酒会 社会治安

    烟消云散。在台十天硏讨和参观访问中,处处感到两岸同胞深情厚意,许多感人至深的场面历历在目。从桃园到台北大约一个小时,我们在台北优仕大饭店刚安顿下来,老板听说,我们都是大陆来的贵客,让服务生到房间赠送杨桃、莲雾等时鲜水果,以示慰问,随后同鄕会郑健理事长彭士谔理事等老鄕先后到房间看我,使我顿生宾至如归的感觉。这次赴台主要是参加闽台客家文化硏讨会,五月一日上午,在台北优仕大饭店举行,硏讨会由世界客属总会顾问叶英超先生主持,秘书长林烈豪先生致欢迎词,东南八省旅台鄕亲联谊

  • 文章附山东运河文化研讨会(一九九七、五、五——八)论文目录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3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97-09-20
    关键字: 运河文化 研讨会 论文

    一、总论⒈张瑞凤(副省长):《抓住机遇,再铸辉煌》⒉侯继唐(聊城地区人大工委主任):《在山东运河文化硏讨会上的致辞》⒊周祚绍、张熙惟(山东大学副敎授):《略论运河文化》⒋陈之安、张熙惟、周祚绍:《运河文化论纲》⒌陈昆麟(聊城地区文化局文硏室主任):《运河发展简史》⒍岳玉玺(聊城师院历史系敎授):《山东运河文化的历史考察及其借鉴价値》⒎岳玉玺:《山东运河的开凿及其沿革》⒏许克钜(省水利厅高级工程师):《开发利用京杭运河,促进山东经济发展》⒐蒋英炬(山东省

  • 文章浅谈河洛文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5卷 第1期  作者:趙明普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河洛文化 研讨会 文化渊源 发言

    主席、各位嘉宾、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大家好!今天有机会来参加这个研讨盛会,又一次能和一些老朋友、新朋友们欢聚一堂,共同切磋研讨,感到非常高兴!又承蒙台办徐主任提示,要我来谈「河洛文化」更觉得荣幸而表示感谢!虽然我对「河洛文化」没有研究,但是我也很乐意谈这个议题。因为在世风日下、伦理道德沦丧,社会人心败坏,已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研究、发扬「河洛文化」有其非常的必要性!尤其海峡对岸有些人数典忘祖,死心塌地要想分裂国土,搞台湾独立;再加上满怀着日本「皇民思想

共26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