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化复兴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现代化与中国文化复兴问题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7期  作者:陳啓天  出版时间:1968-04-10
    关键字: 现代化问题 中国文化复兴问题

    文化常因环境变化,而须随时改进扩充,以求适合国家及人民生存发展之用。中国自黄帝开国以来,在亚洲环境之下,早经创建了中国固有的文化,足以化民成俗,并且化被邻国。因此中国人素来具有文化优越的信念。不过近百余年来,因西力东渐与外力深入的关系,将局限于亚洲环境之下的中国,转变在全球环境之中。于是,中国文化不得不发生复兴问题。所谓复兴,决不是要复古守旧,也不是要抱残守缺,而是要取精用华扩充改进,使中国能在全球环境之下继续生存发展而已。换句话说,中国文化复兴

  • 文章陶淵明的人品與復興中華文化的關係(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72期  作者:熊邦彥 出版时间:1973-04-02
    关键字: 陶渊明 学说思想 历史资料 文化复兴

    陶淵明的學説思想橫通歐洲本章專題「陶淵明的學說思想橫通歐洲」令人觀之,頓覺驚異。中古時代,東西海洋隔斷,界限天然。中不知有歐,歐不知有中,各邦文化,囿于疆域,各自受用,無法外流,陶學思想,怎能通歐呢?事屬奇談,難以取信。余爲之解曰:陶學思想,通歐之說,文學史上,原無此載。茲本于學術自由硏究的旨趣,不限于窠臼,追求隱情,擴展新的視野。余之膽敢嘗試創此新論,絕非故作無根的浮談,却握有確切的證據,充分的理由。仔細硏討,適合邏輯,深爲自信,故撰斯文,下面待我慢慢...

  • 文章一個富有中國特色的新國富論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8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魏萼 《中国国富论》 中国特色 文化复兴

    魏萼敎授是經濟學家,也是本校客座敎授;他硏究的經濟理論是綜合中西方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經濟學。這個硏究的方向有别於一般經濟學者僅憑單純的經濟理論爲主軸。他説經濟學不是數學上「單一方程式」,而是「聯立方程式」的經濟學。這個觀點在經濟學術界固然還有爭議,但也有其特色。基本上魏萼敎授這部《中國國富論》的主旨是從戰後五十年來的東西方經濟發展經驗來尋找中國經濟發展的模式,以迎接日益複雜的二十一世紀經濟。貧窮、髒亂與無知的中國是大家不願意看到的。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門户...

  • 文章讓中國文化走向現代化 爲中國文化指出大方向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7期  作者:王壽南 出版时间:1986-11-01
    关键字: 新生活运动 文化复兴 中国文化现代化之路探讨

    從北伐成功,全國統一以後,發生了兩次重要的文化運動,一次是民國二十三年開始的新生活運動,另一次是民國五十五年開始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這兩次文化運動不僅是中國現代史上的大事,而且具有深遠的影響。這兩次文化運動都是 蔣中正先生所倡導。新生活運動的主要要求在提倡「禮義廉恥」的「新」,是要從舊傳統中開創新精神,所以新生活運動並不是打倒舊傳統的運動,而是一種民族文化與道德復興的運動。新生活運動也是一種生活改造運動,欲使國人將不合時代、不適環境的習性改變爲適合時代與...

  • 文章為發揚湖南精神進一解——兼論復興中華文化之道——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張益弘 出版时间:1975-04-15
    关键字: 湖南精神 中华文化 文化复兴之道 田炯锦 《发扬湖南精神》

    民國六十年三月,我在本刋第四期發表「發揚湖南精神」一文,說明湖南人的特殊性格,湖南精神的內容,及其如何發揚之道,敍述綦詳,甚爲切要。該文抽印成爲單行本後,分送各方友人和讀者,深得諸君之讚譽!我在文中說:『湖南精神是一種很好的民族精神,有很多優點和豐富的內容,爲構成中華民族總的「國民性」之一部分。………因此,發揚湖南精神,並不是加强地方觀念,鼓吹部落思想,而是促進中華文化的發展。不僅湖南一省如此,假如其它各省的人,都能找得出他們自己的長處,把很好的精神文化...

  • 文章周易卦爻彖象辭義詮論讀介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譚憲幹 出版时间:1980-05-01
    关键字: 《周易》 六艺 宇宙 《周易异文释》 中华文化复兴

    影响复国大业与文明进步者可谓浅鲜。究其所以然者,盖在人多不能谦和相下。是以作者特就谦卦不惮辞费而致诚衷,冀其可以滋生善因,为我全民蕴藉祥和而一新社会风气。玆以我国正推行中华文化复兴,国人相随重视固有经典,而欧美学人志士,对于易经亦多偏爱。如一九六九年五月间中央日报,载马士俊先生自美国寄稿,谓易经首先由美籍德人威海慕RICHARD WI LHELM 译为德文,后又由见乃斯CARY F BAYNES 翻为英文,于一九四九年出版,再版时由曾任敎北大现任美国州立

  • 文章硏討中國文化的一點建議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段茂廷 出版时间:1979-10-15
    关键字: 中国文化 中国哲学 中国文学 教育改革 文化复兴

    由中國靑年**救國團、臺灣省敎育廳及私立東海大學聯合擧辦的中國文化硏討會,於七月十一日至十八日在東海大學銘賢堂擧行,被邀與會的有少數省立中等學校校長與正在各大學硏究所修習博士或碩士學位的男女靑年,另由主辦單位分別延聘旅居香港及美國的我國名學者牟宗三先生等多人擔任講座,濟濟一堂,少長咸集,實在是我國文化界的一件盛事。八天的時間,畢竟是相當短暫。而硏討的課題,又定名爲「中國文化」,日程安排之不易,自屬意料中事,然而負責籌備的東海大學,仍能策劃周詳,有條不紊,梅...

  • 文章孔學通銓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94期  作者:則平 出版时间:1970-06-01
    关键字: 《孔学通铨》 国父诞辰 蒋介石 民族文化复兴节 中国文化学会

    第五个中华民族文化复兴运动之第二阶段。自民国三十八年政府迁台以还,惩羹吹荩,更鼓舞羣伦,加强展开中华民族文化复兴运动之第三阶段,以与奸匪作战;以仁胜暴,指顾可期,顺存逆亡,已成定局。总统近复于中华民国五十五年■国父诞辰,明定每年十一月十二日,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节,昭示中外,激励军民,共勉力行,风声所播,全民拥护,其以孔学为领导民族文化之中心,情见乎词。然则宏扬孔学,以光大三民主义文化,重整河山,而完成现阶段之历史使命,固国民复兴文化应有之大责重任也。寰也束发受书,即寝馈六籍

  • 文章文化衰落與如何復興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70期  作者:張经邦  出版时间:1991-04-10
    关键字: 文化衰落 文化复兴 中华文化 三民主义 伦理文化

    中華文化是源遠流長,由於歷代聖賢的繼志承烈,獻可替否,以維繫我中華民族垂五千餘年之久,可是,這種博厚悠久的文化,爲什麽會衰落的?推其原因,實係於內在的突變與外在的襲擊的雙重影響。由於倫理文化的根源,出於理性的自覺,如果理性模糊了,便爲物欲所蔽,則流爲小人,甚至流爲禽獸,所謂「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所以我們先聖先哲,在這一方面,可以說是勞神苦思,三致其意,諸如「仁宅、禮門、善路」的闡述,與「禮法」、「刑政」、「制度」的倡作,都是具有啓導與防範作用的!可是由...

  • 文章復興中華文化基本綱要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 第5期  作者:趙恆惖  出版时间:1971-08-15
    关键字: 中华文化 本质特性 文化复兴 基本问题研究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的这一道统而来,并集孔子而后整个历史文化之大成,复融合西方文化西方思想之长,㑹通而成。因是,我们今日而言复兴中华文化,首先便应复兴自尧舜孔子以来之道统,并发扬而光大之,以续将绝之圣脉。道统不张,则敎统不立,敎统不立,则学统不兴,三统绝,国将不国,一切文化复兴工作,均为徒劳而无功矣。因为复兴道统,即是复兴历史传统;一个国家民族,而丧失其历史传统,或自斩其历史传统与文化传统,除被他人同化外,便别无二途可供选择矣。此一复兴文化工作,我们亦可名之为「复三统」。此为立其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