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化传承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變局下的文化批判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9期  作者:編輯室 出版时间:1987-03-01
    关键字: 文化危机 文化传承 文化创新

    (注:書名 書名:劇變與調適—一九八五年台灣文化批判 主編:李亦園 出版:敦理出版社)要如何才能維護文化的成長及其生機,一言以蔽之,應先尋求文化傳統與創新的聯繫,並據而形成血脈相通的網絡。特别是在現代社會中,傳統與創新之間,常因認知的不同,價値判斷的差異,形成隔閡與衝突,文化調適所引發的困境則更爲凸顯。而愈是一個具有文化生機的民族,必愈能在傳統與創新之間尋得調適、過渡及交融的空間;反之,任何劇變形成的衝擊,必將帶來文化危機。活潑文化成長及創新的生機無他,即...

  • 文章約稿簡則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9期  作者:編輯室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稿约 萧县文献 传统 文化传承

    本文献为两岸三地与旅居欧、美等地的萧县人共同所拥有的园地,要靠大家的呵护、灌溉、耕耘、栽培才能滋长茁壮。本刊的宗旨在于发扬萧县的传统与文化传承。不作任何党派或政治性的活动,定位为一纯正的综合性的刊物。约稿简则如下:一、凡属乡土风物、人情风俗介绍、人物怀旧、历史文献、掌故、杂文、散文,以及诗词创作等,均所欢迎。二、来稿应立意明确,立场公正,无故意诋毁及作不实之虚构;切忌用意识形态挂帅与偏狭的本位主义作为对问题认知与思维的方式,甚至扭曲事实,恶意中伤,进而

  • 文章國之瑋寶——漢代石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6期  作者:夏美馴 出版时间:1978-06-25
    关键字: 中国历史 石刻艺术 文化传承

    考古學者在地面上、地層裡發現史前的遺物,如石鏃、石斧、石杵、石臼等,就可證實上古人民在穴居野處,茹毛飮血的生活當中,已經開始使用石頭作爲實用器具,也說明了我們中國的雕刻,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及後造舟車,製兵器,鎔銅鑄鼎,雕刻藝術漸有進步。商代雕刻益繁,銅器的刻鏤文飾,玉石的雕琢,甲骨的鏤刻圖樣,俱有文物足供考證。周代石鼓(獵碣)鐫鑿(一說秦代遺物),秦的金人和鐘鐻鑄造,螭虎紐玉璽的雕刻,藝術成就至足驚人。漢代藝術遺物,在石上雕刻文字或花紋的,有石畫、造像...

  • 文章淺談元曲思及文化的承傳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27期  作者:羅俊文 出版时间:2010-01-10
    关键字: 元曲 文化传承 元曲资料 学者观点

    文·羅俊文寄浮生入山野,訪閒雲上弧亭;誰解困惑俗心,飄然幾度?但願春風識趣,別傳是非。陌路逢迎,鄉音交誼,客蹤萍寄,斷雁懷歸。逸興湍飛,聽我拙情初訴,紅顏謝了,看他再證盟箋。峰迴數匝,路分兩道;從此寒亭高望,互慰相思,趟有未盡情緣,階痕重數。時值西元一九五一年春,那時我官拜炮兵中尉,隨軍駐地旗山圓潭,休閒日常涉足周圍群山,將無盡鄉思,寄寓山林,淺溪濯足,以求抒放胸臆的愁思。自圓潭營區朝東攀爬登高,翻越山隘涼亭即可遙望美濃市區,流水炊煙,盡收眼底,而在山隘...

  • 文章燭光搖曳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4期  作者:杜銘澤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诗歌 教育事业 文化传承

    窗子,張開了笑臉,風兒,輕輕地撥弄琴弦,燭光搖曳,跳動著一顆紅心,人影兒,依稀可辨。童子嗲聲嗲氣:「奶奶,您是爸爸的老師!」不惑者,遞上淸茶一杯,肅然起敬。秋霜染髮的老人,端坐侃談,祖孫三代—師生歡聚在窗前。憶當年,老人初上講壇腼腆,三尺講台寫人生,潤物無聲灌心田,誦讀四書五經,還學莎翁作品,描繪著大千世界,祖國藍天。看今朝,昔日學子成大器,靑出於藍勝於藍,爲人師表育雛燕,九章算術、物理化學多鑽硏,心裡蘊藏著人類生活的甜蜜。展未來,「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 文章漫談書法藝術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2期  作者:朱雲樵  出版时间:2001-06-01
    关键字: 书法艺术 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

    作者朱雲樵(原名朱玉書)鄉長,籍隸赣榆,早年參加日本東京美術館第四十二、四十三屆國際文化交流書道展覽會,先後兩次均入選獲獎,其書法作品亦經常應邀參加海外聯展,深得法家好評,此幅係其晚年作品。

  • 文章略論《廣府文化》的起源和發展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3卷 第4期  作者:陳楚源 出版时间:2015-10-31
    关键字: 《广府文化》 历史背景 文化研究 文化传承

    一、「廣府文化」起源的歷史背景眾所周知,嶺南地域,背山面海,北有五嶺與內地隔絕。我們首先研究這個基於山、川的特定地理環境,就是「以水系為中心,以山脈為天然分野」。從而形成各個分支亞文化地域這個特點。在嶺南文明史開發的早期,曾是一個相對封閉的自然區域,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都較為落後。廣府文化的定位,史學界見於中原史籍所載資料較少,加之長期以來,學界多沿著清代考據學派末流產生出來的疑古思潮。縱觀嶺南文明史,秦皇朝雖曾一統了天下,並且在嶺南地區初步建立了南海、桂...

  • 文章我對台灣客家文化新推展的認識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張定雲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台湾 客家文化 两岸交流 文化传承

    我係旅居在廣州市工作的梅州市人,自幼在梅州長大,高中畢業後,考入廣州中山醫科大學(原中山醫學院)六年制醫療系本科畢業。雖然離家日久,可是我對客家話始終沒有改變腔調,因為我知道客家話是祖宗母語,係客家人就不應忘記祖宗語言,正如客家前輩的誓言一樣「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寧賣祖宗坑,不忘祖宗聲。」祖宗田賣了可以買回來,但是客家母語消失了想要回來,那就難了,這是我對客家語言的執著。海峽兩岸開放商貿、探親、文化交流等方面以來,我先後三次到臺灣探望女兒。今(二〇〇...

  • 文章闽台同根思飲水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5  作者:張植珊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闽台关系 地理联系 文化传承 经济开发 两岸关系

    作者:前彰化師範學院院長、僑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現任救國團副主任。

  • 文章詹國祥致力保存「皮影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李映廷 出版时间:1979-04-25
    关键字: 詹国祥 皮影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传承 民俗艺术

    隨着電影、電視倡行之後,我國古老的民俗藝術之一的皮影戲已告式微。詹國祥有感於此道已衰,但「皮影人」却被英國人珍藏在倫敦大英博物館中,無疑的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値,所以決定收存、製繪近四十年來的皮影戲臉譜及表演技術公諸社會,並希望尋得家境淸寒、有倫理觀念而愛國家、愛民族的靑年繼其衣鉢。詹國祥現年五十二歲,原籍河南省羅山縣,現任職於嘉義縣稅捐處。據他硏究指出,皮影戲在我國約有一千九百餘年的歷史,它在歷史上正確出現的時間,還是在漢武帝時,「搜神記」卽有如此記載:「...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