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化价值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堯都新探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邱文選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陶寺古城遗址 考古领域重大突破 文化价值

    據媒體報導,我國考古工作者,於公元二〇〇〇年六月六日前後在山西省襄汾縣境內首次發現堯舜時期的古城遺址。這堵城牆東西長約一千三百米左右,古城遺址位於該縣陶寺村。古城遺址發現之前,人們在這裏發現過四千多年前的古墓,並從中挖掘出世界上最早的銅器,還在陶片上發現有「文化」的「文」字。專家們根據這一發現指出,陶寺古城遺址的發現,使中華民族國家起源的文明歷史提前了一千年。這是我國考古工作者在探索堯都、探尋堯文化這一考古領域的一個重大突破。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探究、...

  • 文章大同古代的藏書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8期  作者:陳建文 出版时间:2001-07-01
    关键字: 大同古代藏书 收藏方式 文化价值

    一、公元三八六年,北方強大的鮮卑族拓跋氏建魏國於盛樂、史稱「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時,爲完成統一中原的宏願,毅然於公元三九八年遷都平城。營宮室、立社稷、建宗廟。經道武、明元、太武、文成、獻文、孝文六帝近百年的經營,到孝文遷都洛陽前,平城已發展成較之今天大同大十倍,擁有百萬人口的帝都,成爲當時中國北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當時,胡、漢民族融合加劇,鮮卑遊牧文化相對落後,民智急需開啓,統者經邦治國也需要典籍,「豈不以天下可馬上取之,不可以馬上治之,爲國之逆,文...

  • 文章我與敦煌壁畫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6期  作者:張大千 出版时间:1976-06-01
    关键字: 敦煌壁画 洞窟考古 文化价值

    敦煌學今天已經成爲一種顯學,敦煌的知名於世,先是由於敦煌卷子的發現,接着便是壁畫的受到重視,我之所以遠去敦煌,則是爲了描寫唐塑,觀摩壁畫。中國的繪畫,古代以壁畫爲主,漢魏以降,雖然也以紙絹作畫,但在分量上不如壁畫之盛,尤其佛敎傳入後,寺院的壁畫,成爲信徒們的供養對象,可惜古代的建築,遭遇歷朝的兵燹水火大都毁壞了,而敦煌因偏處邊陲,氣候乾燥,得以僥倖保存到現代,敦煌是在我國河西走廊的盡西頭,在漢唐時代,掌握東西交通的樞紐,稱盛一時,因此東西文化在這裏交滙,...

  • 文章廣東語言趨勢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1卷 第3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3-07-31
    关键字: 广东方言 粤语 潮语 客家话 文化价值

    混合的港式粤语,长驱直入,极大地冲击和改造了原生的粤语,使粤语增加了许多创新的词汇。粤语歌曲在全国各地及世界华人聚居区广为流行。由此可见,政治、文化上的强势地位,是推行官方语言的后盾;经济上的强势地位,造成了其方言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粤语在广东方言中的「大哥大」地位将日益明显。但无论粤语、潮语、吴语、客家话及其他方言,仍有巨大的文化价值,他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二、粤东潮、客两种文化特征俯瞰粤东大地,便可看到一幅壮丽的历史景象:千百年来,汹涌的中原

  • 文章温州话的文化价值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0卷 第1期  作者:沈克成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温州话 文化价值 方言 文化多样性

    语言,人们只会说一种语言,到了那一天,没有了碰撞和交流,便没有了前进和发展。和生物物种一样,一种文化灭亡了是不能复生的。保护每一个濒危的物种,是每一个生态学家的责任;保护每一种面临消亡的语言,也是每一个语言学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温州的悲哀,也是江南的悲哀,整个中国的悲哀。中国需要方言作为普通话的文化补充。温州话也是一份伟大的文化遗产,有普通话不能替代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功能。作为中国文化价值最高的语言之一,温州话有存在的必要,温州话急需加以保护。当务之急,我们

  • 文章「山西襄汾縣考古新發現」中華文明起㸃前推五百年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7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 考古新发现 文化价值

    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九日至十月十日,首都博物館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硏究所將共同推出大型考古展,展出考古所六十年的重大成果。一般認爲:中華文明從夏開始,但是山西襄汾縣陶寺遺址近年的考古發現表明,早在堯統治時期,文明的構成要素如文字、青銅器、城廓均已出現。【證據一:文字】本次展覽中展出迄今發現的、最早的文字。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硏究所所長王巍介紹,這是一個「文」字,用紅色筆塗抹、銘刻在陶器上。與早期的文字雛形不同,這個「文」字的筆順書法與後代甲骨文、金文中的「文...

  • 文章大觀樓長聯風爾兩百年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9期  作者:張誠 閻秀冬 出版时间:1999-12-25
    关键字: 大观楼 长联 历史文化价值 艺术造诣 山川文物

    我國幅員遼闊,山川壯麗,文化古老,歷史悠久,名勝古蹟,美不勝收。湖北武漢的黃鶴樓、湖南岳陽的岳陽樓、江西南昌的騰王閣、雲南昆明的大觀樓爲我國的四大名樓。他們分別以唐代大詩人崔顥的《黃鶴樓》詩和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宋代大文豪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初唐四傑之首的王勃《騰王閣序》;清代名士孫髯的《大觀樓長聯》而聞名天下。宋人滕子京說得好:『樓觀非有文字稱記者不爲久,文字非出于巨卿者不爲著。』他正出于這種思想,才請大文豪范仲淹『作文以記之』。崔顥、...

  • 文章中華文化與中國之現代化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4期  作者:宋炯  出版时间:2004-12-25
    关键字: 中华文化 中国现代化 中西文化比较 社会经济 文化价值

    一、中華文化的基本內涵中華文化是世界上最有歷史的一種精致文化,也是我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發展的根基。傳統的中華文化內涵極爲多元豐富。歷代名家輩出,使我固有文化愈益發展,但是基本上卻是一脈傳承孔孟儒家思想。它是源於堯、舜、禹、湯、文武、周公,集其大成而形成的。其基本因素含有倫理、民主與科學的精神,如「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矣」。禮運大同篇的「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壽」,都是倫理觀念之充分發揮,也展現了「仁」的...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