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化共返回130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变局下的文化批判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9期  作者:編輯室 出版时间:1987-03-01
    关键字: 文化危机 文化传承 文化创新

    注:书名 书名:剧变与调适—一九八五年台湾文化批判 主编:李亦园 出版:敦理出版社)要如何才能维护文化的成长及其生机,一言以蔽之,应先寻求文化传统与创新的联系,并据而形成血脉相通的网络。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传统与创新之间,常因认知的不同,价値判断的差异,形成隔阂与冲突,文化调适所引发的困境则更为凸显。而愈是一个具有文化生机的民族,必愈能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寻得调适、过渡及交融的空间;反之,任何剧变形成的冲击,必将带来文化危机。活泼文化成长及创新的生机无他

  • 文章浅谈岭南三大族群文化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8卷 第3期  作者:鄭通揚 出版时间:2010-07-31
    关键字: 广府文化 潮汕文化 客家文化

    岭南地域辽阔,山川纵横,互相阻隔,因而居民的语言、风俗、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形成多种不同的文化风格。从语言这个共性的因素来区分,岭南主要有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小范围内还有雷州文化、海南文化、桂广文化;从少数民族角度来分,就有黎族风俗文化群落、苗族风俗文化群落、瑶族风俗文化群落、壮族风俗文化群落、畬族风俗文化群落、回族风俗文化群落等。这些多姿多彩的文化群落,构成岭南风情各异的民族文化。(一)广府文化广州是岭南文化中心地,岭南文化以广府文化为代表

  • 文章黃河文明——甘肅遠古彩陶特展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56、57期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甘肃远古彩陶特展 马家窑文化 齐家文化 辛店文化 卡约文化 寺洼文化 沙井文化

    我省远古陶特展,于六、七两月在高雄展出,八月一日至九月卅日在台北市鸿禧美术馆展出本会派员参观致贺,并送「华夏之光」屏幅,兹将九月三日「人间福报」所刊图文转载,以飨同乡。展期:至九月三十日地点:鸿禧美术馆发源自黄河中、上游地区的甘肃彩陶,自七千多年前发展到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期间历时五千年,是我国起源最早、发展时间最长、艺术成就最突出的彩陶文化。一九七九年在甘肃省秦安县大地湾发掘出比仰韶文化更早的含有彩陶的文化遗存,距今约八千年,陶器上以红色绘带状纹饰

  • 文章文化建设工作的构想和展望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9期  作者:陳奇祿  出版时间:1981-09-30
    关键字: 文化建设 建立文化中心 文化的工作范围 文化的组织形态 文化的定义 中华文化

    三十年来,由于擧国上下的努力,在经济建设方面有了辉煌成就,使我国跻身于开发国家之列。为了进一步提升国民生活的素质,晚近政府更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先是民国六十六年九月,蒋总统经国先生在当时行政院长任内,在立法院作施政报告,郑重宣布政府在十项建设完成后进行新的十二项建设时,加入文化建设,就是计划在五年之内,在台湾分区完成每一个县巿文化中心。建立县巿文化中心计划,在全国各地已次第付诸实施,不久即可全部完成。这个计画完成后,我国文化建设在设施方面,无疑的将有一个

  • 文章湖北省当代大哲学家熊十力对中国历史文化析论精辟(四)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68期  作者:李霜青  出版时间:2008-07-10
    关键字: 历史文化 文化研究 思想文化 熊十力

    自从我国第一位大史学家司马迁,由于「通经致用」,据经书的义理写成伟大的《史记》一书后,二千年来,我国历史学界即以博通经史为风尚。西方人直到近代,始有索罗金等人提出「哲学家写历史,历史家写哲学」的主张。因为哲学家写历史,足以凭哲学智慧,衡论历史的得失,这种看法,正与我国自古「博通经史」「通经致用」的主张相符合。熊十力先生虽然并不是专门的史学家,但他的博学多识,与精鉴古今的学养,不仅表现在哲学的本体论上,尤其表现在他衡论中外古今历史文化与各家学派的评论上

  • 文章在傳統的基礎上求創新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4期  作者:王壽南 出版时间:1983-01-01
    关键字: 传统文化 文化复兴运动 现代文化

    文化复兴运动推行至今,已有十五、六年了,我个人觉得复兴中华文化运动,最大的成就是提出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被社会大众所接受。回想民国八年的五四运动以来,似乎打倒传统,变成了社会大众一个共同的想法,在这种想法下,也有人觉得传统是很好的,于是就发生所谓的文化论战,有人主张全盘西化,有人主张保持国粹,论战打了半个世纪,争执不休,却使得中国文化的前途给躭误了。幸好民国五十五年以后,提倡文化复兴运动渐渐让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有肯定的看法,实际上,传统是不能打倒的,今天

  • 文章文化出路:存古求新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3卷 第4期  作者:張乘健 出版时间:1997-08-01
    关键字: 文化 地域 中国文化 城市建筑 文化特征

    温州文化」这个名词,近来时常被提起。冷静思考:这个名词是否确切?更进一步思考:是否真的存在所谓「温州文化」?若以地域文化而论,中国有几百个像温州这样的小地方,岂不是有几百种文化?如果以类型文化而论,所谓「温州文化」这个概念倒是成立的,因为温州有独特的方言以及与别处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但是,不宜将温州文化的特殊性强调过甚,因为温州文化包含在中国文化之中而不是超越于中国文化之外。温州文化的问题,说到底是中国文化的问题。我以为,当前中国文化的出路,只有

  • 文章救偏起弊赖东方文化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3期  作者:南懷瑾  出版时间:1998-06-01
    关键字: 西方文化 中国文化 东方文化 学术

    近一二百年间,人类历史的进展,由于交通工具的发展,在空间领域上,融天下为一家;由于电信知识的传播,在种族观念上,使四海之内皆兄弟。虽然如此,但肝胆楚越,世界的战火未已,兄弟阋墙,人类社会的动乱频仍。无论东方或西方,都有数千年文化的蕴积,都极尽宗教、哲学、科学、教育之能事。但仍然不能消弭战火,安定社会,使人类得到梦寐以求的和平和幸福,实为有识人士所扼腕而长叹不已。回顾人类的历史,因果相仍,循环不已。在中世以前,东西方社会,都能顺时听天,安居乡土。自中世以后

  • 文章略论《广府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3卷 第4期  作者:陳楚源 出版时间:2015-10-31
    关键字: 《广府文化》 历史背景 文化研究 文化传承

    一、「广府文化」起源的历史背景众所周知,岭南地域,背山面海,北有五岭与内地隔绝。我们首先研究这个基于山、川的特定地理环境,就是「以水系为中心,以山脉为天然分野」。从而形成各个分支亚文化地域这个特点。在岭南文明史开发的早期,曾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都较为落后。广府文化的定位,史学界见于中原史籍所载资料较少,加之长期以来,学界多沿着清代考据学派末流产生出来的疑古思潮。纵观岭南文明史,秦皇朝虽曾一统了天下,并且在岭南地区初步建立了南海

  • 文章傳統與現代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朱岑樓  出版时间:1985-09-20
    关键字: 中华文化 西方文化 传统 现代 中庸文化

    編者按:本文作者朱岑樓同鄉,現任臺灣大學社會系教授,湘鄉文獻社長

共1303条记录 1/13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