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育文化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抗戰勝利後一年的湖北(四)四、湖北概況之二 五、農業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4期  作者:涂翔宇  出版时间:1972-07-10
    关键字: 农业成产 农业劳力 交通 教育文化 司法

    先以五十亿动用,由平汉粤汉二路及省府分担之。八、教育文化一、高等敎育—专科以上学校之校数统计表,湖北省计国立三、省市立二、私立五、其中为国立大学一、私立二、国立独立学院一、省市立二、私立专科学校三。学生人数一、三〇二人。学校各县及负责人,国立武汉大学,校长周颕生,校址武昌。私立武昌中华大学,校长王震■,校址武昌。私立武昌华中大学,校长韦卓民,校址武昌。湖北省立农学院,院长管泽良,校址武昌。湖北省立医学院,院长朱裕璧,校址武昌。国立体育师范专科学校,校长章辑五

  • 文章台山概況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7卷 第3、4期  作者:雷飛鴻  出版时间:1997-12-31
    关键字: 台山 概况 历史沿革 教育文化 物产

    目前第二区已分设公益、大江、水步三个镇,而今大同乡与毗邻之井水坳乡合并为井冈乡政府,属水步镇政府所管辖。现在水步镇政府所管辖的计有十七个乡或管区。教育文化台山因获得侨胞之资助,故教育普及,文化水准颇高。抗日战争时计有公立中等学校:台山师范(内设初师及高师)。 台山女子师范、台山中学(初、高中部)三所。私立中学则有培英中学、培正中学、任远中学、胥山中学、端芬中学,县立小学只有设在台山城一所,其余各小学均是乡公所所设立,地方面积较大的乡公所则设有二所以上,小

  • 文章抗戰時期之山東十四區(上)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7卷 第3期  作者:張景月 出版时间:1991-12-20
    关键字: 山东十四区 抗战时期 党政 民政 教育文化

    此一初稿,寄來本社多年,一直未獲補充。仍有史料價値,故發表於此。——編者

  • 文章萬安縣簡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10期  作者:劉玉山 王昌民 曾恢侃 王關仕  出版时间:1982-10-02
    关键字: 万安县 地理位置 行政区域 乡镇名称 教育文化

    )县城高一丈五尺,周五里,垛口三百六十,城楼六座,六门,东曰威远,西曰五云,南曰文明,北曰迎恩,西南曰观澜,西北曰芙蓉。㈡鄕鎭名称全县划分为四区,十九鄕鎭。第一区有:附廓、石塘、剡溪、窰头、嘉乐等五鄕;第二区有:武索、良口、涧田、黄塘等四鄕;第三区有:棉津、社坪、柏岩、长桥等四鄕;第四区有:丁脑、罗塘、韶口、路田、白土等五鄕。县城名城厢鎭。三、教育文化万安县立中学,为全县最高学府,创设于对日抗战初期(民国二十七年),先设初级中学,六班,校址位于城内古色古香

  • 文章尋鄔縣簡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11期  作者:潘善福  出版时间:1983-01-02
    关键字: 寻乌 历史沿革 教育文化 行政区分 山川名迹

    姓等居多。(十六)三标鄕:县北三十里,鄕治设三标圩,以谢、胡、黄诸姓为多。(十七)龙冈鄕:县东北五十里,鄕治设龙冈圩,以王、何等姓为多。三、教育文化寻邑有县立中学一所,民国廿八年秋创立,校址在县城南门对面窝,校长在初创时由县长兼任,嗣交由赖世源先生(赖先生现在台北,已高龄七十余岁)接替,校中敎职员多系饱学之士,如淸末擧人古鹿萍先生等(古先生之孙现在台北任职某单位上校主管)。校风优良,替寻邑培育不少人材。另每鄕有中心国民学校一所,各保有保国民小学一所,敎育

  • 文章陳烈甫教授捐贈本會教育文化學術基金獎勵辦法

    来源期刊:《同安》 第40期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陈烈甫赠金 教育文化基金 基金管理 奖金办法修订

    第一條:陳烈甫敎授爲獎勵同鄕向學及創作,特捐贈本會新台幣伍拾萬元整,設立陳烈甫敎授獎勵敎育文化學術基金。第二條:本基金除以每年孳息金額充作獎勵之用外,不得移作他用。第三條:獎勵範圍:(一)獎學金部份:凡就讀國內大專以上院校(含硏究所)敎育,文學科系之本會會員或其子女,其品學成績達本會獎學金辦法所定之標準者,得申請給與獎學金。但已請准本獎學金者,不得同時申請本會其他獎學金。(二)文藝創作獎部份:凡本會會員或其子女參加當年度由敎育部或文建會所主辦之各類文藝比...

  • 文章如何健全鄉鎮圖書館,邁入書香社會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1期  作者:王煥新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乡镇图书馆 健全建设 书香社会 教育文化 推广服务

    圖書館的建立,有小型的、中型的、大型的。小型圖書館,係指中小學的圖書館而言,它內部的藏書不過幾百冊或者幾千冊,管理人員,也僅祇二、三人而已。中型的圖書館,稍具規模的,圖書文物,比之大型圖書館,動輒上萬,經費、管理人員,比小型圖書館兩三倍多,不一而足。而大型圖書館,乃國家圖書館,或稱中央圖書館,設立于政府機構集中之地,集全國圖書文物之最,藏書幾十萬冊、或竟至幾百萬冊,經費悉由政府編列,人員全係政府指派;因事關專門、職司其責,肩荷重任也!目下凡公私立大學,其...

  • 文章興國紀要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91期  作者:方顯達 出版时间:1978-01-02
    关键字: 兴国县 地理人文 教育文化 历史纪要 科举时代

    興國縣位於江西省中南部,面積三八八平方公里,人口約三十餘萬。東北多山地,西南多丘陵,中南爲平原。濊水(裕稱東河)由東面西,㶑水(裕稱北河)由北南下,至縣城合流爲一,以瀲水爲大,乃名㶑江,至龍口流入貢水,抵贛縣與章水滙合後而爲贛江,東鄰甯都,東南接雩都,西南連贛縣,西毘萬安,西北界泰和、吉安。開發於唐末,原屬贛州轄,本名平固,以有邑人某在晉時被敕封爲平固候得名。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建縣,故名興國。縣治設於濊瀲兩水合流處之瀲江西岸,以迄於今。過去瀲江水深數丈,...

  • 文章山西巡撫洋務先鋒胡聘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2期  作者:胡和平 出版时间:2008-07-01
    关键字: 胡聘之 出身官宦 洋务运动 兴办地方工业 革新教育文化 胡家花园

    兴办地方工业 革新教育文化胡聘之任山西布政使大约有四年,这期间,他了解到前任巡抚张之洞的一些情况。张之洞在一八八一年至一八八四年间任山西巡抚时,整治吏治,减免差役,调整实物赋税,特别是张之洞在山西设立洋务局,创办令德书院,筹开山西铁矿等壮举,更令他钦佩,因而对时任山西巡抚的阿克达春保守成规、营私舞弊、中饱私囊的行为更看不惯,要求另调他处。不久,朝廷调他到浙江任布政使。到浙江上任途中,胡聘之特地去汉口拜访了张之洞,参观了武昌的自强学堂、湖北枪炮局、织布局和汉阳铁政局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