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政权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古播州杨氏政权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8期  作者:吳逸梅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古播州 杨氏政权 杨保 学术论文

    贵州开发较晚,而我贵州人对于贵州历史之发展过程亦多茫然。其中于遵义地区,曾有一势力庞大,前后绵延八百余年之杨氏政权一事,更几乎鲜少人知。抗战期间,名史学家谭其骧先生随浙江大学迁徙到古称播州的遵义,谭先生发挥史家本领,发现播州有一杨保政权,自唐朝末年至明朝八百余年间雄据斯土,实质上为一独立政府。此政府对贵州之开辟,实发挥甚大之功能,谭先生深感此事久为世人遗忘,故而对其始末加以详细考证。笔者忝为贵州人,对此大事亦属未予所闻,故特撰此文,引介谭先生之发现,以飨

  • 文章播州扬氏政权历代疆域划置定点图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1期  作者:吳逸梅黃瓊荻 出版时间:2006-01-28
    关键字: 古播州 杨保政权 疆域图

    三穗 吴逸梅东西文明研究中心十七研究室黄琼荻整理遵义地区自唐朝至明朝八百三十年的历史,就是一部扬氏统治播州史。杨氏最后一代霸主杨应龙被消灭后,实行改土归流;开始由中央直接统治,才结束了播州八百余年的土司制度。杨氏据播时历代疆域逐渐扩大,实力足可与南诏大理等国相埒。兹将自唐迄明播州杨氏政权疆域之变革图列,以补贵州文献三十期。古播州杨氏政权——史地关系简介图例之遗漏。唐代在今贵州州、县定点图宋代在今贵州划置定点图元代在今贵州划置定点图明代贵州布政司所领府、州

  • 文章马英九终结民进党「本土政权」2008年中华民国总统大选开展中国历史新页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20期  作者:牟科港 出版时间:2008-04-10
    关键字: 马英九 民进党 本土政权

    重现台湾钱淹脚目荣景。我和马英九相同,在大陆异帜后父母逃至香港在九龙广华医院出生,二岁来台,从小就因身为外省人常被本省人讥为阿山,但在苗栗客家庄族群问题不大,而族群问题病并非只存在于本省人与外省人当中,河洛人和客家人矛盾也不小,但直到李登辉执政末期指国民党为外来政权开始,我才在当时社会氛围中深刻感外省族群受到种族歧视伤害,马英九以其谦谦君子之人格特质「朴实、清澈」,在七成福佬台湾人环境中以秋风扫落叶姿态粉碎了台湾政治之三大魔咒:一、族群标签二、统独之争三

  • 文章抗日戰時山西敵我交錯區縣長的回憶(上)(一九九七年八月十五日)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9期  作者:溫震東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日伪政权 抗战斗争 保卫地方政权 反封锁

    路军的三个师所分守外,其余晋西和晋南计约二十几个县是晋绥军的四个集团军和地方武装以及军政干部共三十余万之众,维护政权对日抗战。一九三八年十二月阎长官为迎击三面围攻吉县的日军,转进敌后之五龙宫,在五龙宫召开高级军政干部会议,出席的有十九军军长王靖国,三十三军军长郭宗汾,三十四军军长彭毓斌,六十一军军长陈长捷,决死队总指挥陈光斗,参谋长楚溪春,其他政要为梁敦厚、彭毓相、王平、王谦、等亦均参加。在会上阎长官提出建立三十万铁军、组训一百万民众,增选一万名干部的计画

  • 文章抗戰淪陷區山東省省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巨煥武 出版时间:1995-09-20
    关键字: 抗战沦陷区 山东省省歌 汪精卫政权

    民国三十年代初期,汪记政权统治山东,制作山东省省歌一首。这首五十年前的省歌,就是在当时的中学和高小里,所普遍教唱的名曲;笔者尾随哼唱,也大受感动。原作词曲优美,但究系何人之作,则无从查考。今参据庄惠鼎兄所记忆之词,蔡敬仪兄与胞兄焕文所记忆之曲,不作删改,校订还原。如大致不差,并得以留传,应能吿慰原作者,及增进对汪政权之了解。至于鄕亲好友怀旧,因而一谱在手,方便指唱,尤所企盼。山东省省歌

  • 文章僞滿繫獄紀實 (下篇)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石堅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入狱 人物回忆 伪满政权 出荷制度

    军人有一个武力能解决一切问题」的观念!所以九一八后日军攻占东北各大都市部署军政各事宜!纵然遭到了许多军民的反抗与阻碍也毫不犹豫的扫荡敉平,建立了满州国,以为「既成事实」之张本,不料中国政府绝不承认这个组织!日本军人愤而进攻长城各口,占领平津,遂演变成立了冀察华北各组织!中国政府仍然不予承认,于是又演成淞沪之战,仍然得不到结果,遂又进攻南京占领东南,成立了「新中国政权」甚至进军湘桂兵迫独山,几乎把中国的心脏部分都占领了而日军所期待的城下之盟竟不可得!而当时

  • 文章古播州杨氏政权:史地关系简介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0期  作者:吳逸梅 出版时间:2005-01-20
    关键字: 古播州 杨保 杨氏政权 史地关系

    鄙之故土,二事一先一后,相去十余年(谭其骧一九八七,页二七四)。[2] 《杨氏家传》日南诏的兴起与杨氏政权有着密切的关系,王张:中唐以后,因抗击南诏,朝廷招募一批北方大姓入黔,定居黔北,遂有播州杨氏、罗氏等八大姓;另外《元史·杨赛因不花传》记载:「其先太原人,唐季,南诏陷播州,有杨端者,以应募起,竟复播州,遂使领之。五代以来,世袭其职。」此皆为杨保汉化后的依附虚构之辞。本文引用谭其骧于一九四〇年所著之>,认为杨保是唐末从泸、叙二州边境迁徙播州

  • 文章历代政权和平移转的方式(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8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4-08-30
    关键字: 革命建国程序 民国政权更替 中华民国宪法

    赉扣卒,忽必烈至开平府(上都),阿只吉率西路诸王,塔察儿也先哥忽剌忽儿瓜率东路诸王来会,偕文武大臣劝进,忽必烈三辞,诸王大臣固请,乃即皇帝位,是谓世祖,建元中统元年(一二六〇),三年改至元元年,八年改国号大元。六、选举 民主国家,元首产生率由国民或国民代表选擧之,有一定任期,以选擧之和平方式移转政权。国父 孙中山先生领导国民革命,推翻满清专制政府,建立中华民国。宣统三年(一九一一)革命军光复武汉,各省独立响应,均派代表集会南京,十一月十日选擧 孙中山为

  • 文章攘夷興夏之明玉珍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65期  作者:李寰  出版时间:1968-01-01
    关键字: 明玉珍 朱元璋 孟知祥 陈友谅 大夏政权

    四川據地自雄者,公孫述、劉璋、王建、孟知祥、明玉珍,靑史皆有紀載。獨明玉珍據蜀於蒙古入侵中華之時,深明春秋內夏外夷大義,號其國曰夏。而信任劉楨爲之備國事顧問,言聽計從,有若諸葛亮之於劉先主。在重慶生擒元將完者都郎革歹趙資,消滅胡元餘孽後,復與吳王朱元璋聯合,共同掃蕩中原,以齊一漢人滅元之步趨。其後雖因元璋假道伐滇不遂,其子明昇終被元璋滅亡,然不愧爲攘夷興夏之民族英雄,在續志華陽國者宜有光榮之褒揚,茲略述數事,以供國人之評隲焉。一、明玉珍志存驅元復見明玉珍...

  • 文章論邊疆民族與中原朝廷建國之闗係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2期  作者:蔣武雄 出版时间:1984-02-29
    关键字: 中原朝廷历史 边疆民族 政权建立

    一 前言观之吾国历史之演变,边疆民族占有极重要之角色,不仅在中原朝廷强盛时,彼此往来非常频繁,且曾数次援助中原政权建立朝廷,甚至自己以外族身份入据中原,建立王国。故西方学者衞特福格尔(KarlA Wit-tfogel)将吾国历史分为十个时期,其中「秦汉、五胡乱华和南北朝的南朝及北方的中国朝代、隋唐、宋、明是属于典型中国朝代,魏(拓跋)及其他拓跋魏前后的北方野蛮朝代、辽、金、元、淸是属于征服和渗透王朝」[1],此一分法,正显示出边疆民族与汉民族在吾国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