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政区沿革共返回3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山西地形与政区沿革概况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9期  作者:翟旺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山西地形 山西概况 政区沿革

    被的破坏越演越烈,省境天然植被越益趋差,森林尤其稀少,灌丛也不茂密;又由于受气候(主要是降水)和地型地势的影响,植被状况大体上也是从东南到西北、由高远深山到低近浅丘越来越差。加之降水集中,雨季大雨时行,汹涌而泻,水土流失严重,常形成局部水害。全省侵蚀模数每平方公里年均三〇〇〇吨,晋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竟高达一五〇〇〇吨,为世界所罕见。全省年均输出泥沙四.五亿吨,相当于每年剥蚀表土近二毫米,致使山丘土层趋于瘠薄,甚至岩石裸露。二、政区沿革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

  • 文章河南省区县沿革简表——行政第六区(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8期  作者:編輯部 出版时间:1980-08-25
    关键字: 政区沿革 河南省行政区划 档案资料

  • 文章重印洛陽縣志弁言與後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9期  作者:郭子彬 出版时间:1977-09-25
    关键字: 洛阳 政区 沿革 地方志

    设道尹。民国十六年六月区域重划,变化较大,洛阳缩改为行政区,设行政长。二十一年十月区域再划,改洛阳为河南省第十区行政区,设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且兼专署所在地县长,县长职权,无形加大。自此至三十八年后,有无变更,不得而知。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制,为故总统蒋公,在勦匪时委员长武汉行营所制定。此一制度,在八年抗战中,却著不少绩效。况洛阳为第一战区指挥军事之枢纽,华北抗敌之最后堡垒。当军书旁午之际,其责任之艰钜繁难,为有目共睹。洛境计建有三座繁华之名都。王城与成

  • 文章民国以来福建省地方行政区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5期  作者:陳漢光  出版时间:1969-03-10
    关键字: 行政区划 地理沿革

    一、引言满淸入主中国,地方行政区划悉仍前明之旧;后来虽稍有改变,然大抵不失明代末叶的体系;即以省统府,府领县为主的制度。自康熙五年(一六六六年)完成十八省之建置起,迄宣统三年(一九一一年),淸帝逊位,二百四十五年间,虽叠有增损;而其制度,一脉相承,并无大变更。民国以来,始加改革。玆就福建省部份,于民国以来,至三十八年未沦陷以前地方行政区划演变情形,简述如下:二、民国元年民国肇造之始,地方行政区划尙未变更,其时福建省仍为淸代未叶制度,玆详如下:一、福州

  • 文章西北历代地方行政区划沿革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2期  作者:本社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0-06-01
    关键字: 西北地区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唐李唐统一宇内,因山川形势之便,划全国为十道,以道统州,于是地方区划,遂有极大之变革,兹将当日区划之在今日西北境内者,列述如下:(一)关内道之全部——本道区域,东距河,西抵陇阪,南据终南,北边沙漠,即今缓远河套,陕西中部北部,南及秦岭,西抵甘肃东部之地。统州共二十有二:(1)雍州——即汉之京兆尹,隋改雍州,唐因之,领万年(即明淸之咸甯县,国民以后,并入长安县)等县十八。(2)华州——汉属京兆尹地,西魏改置华州,隋唐因之,领郑县(即今陕西华县)等县三。(3

  • 文章今日温州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5卷 第3期  作者:慕音 出版时间:1989-08-10
    关键字: 温州 行政区划 市区远景 沿革

    一、温洲释义温州有广狭(或今昔)两义,广义(或昔日)的温州,系指唐、宋时代的温州,元代的温州路,明、淸代的温州府,及国民政府统治时的永嘉、乐淸、瑞安、平阳、泰顺、玉环和文成等七县在内,大体上,相当于今日的温州市。狭义(或今日)的温州,则指唐代以来的温州州治、路治、府治,即国府统治时的永嘉县城区和近郊区,亦即今日温州市区。二、建置沿革温州行政建置变化复杂,兹择要简化汇如表一所示:表一 温州近代建置沿革表一九八四年春,将三个城区合并为一个市城区,称为鹿城区

  • 文章商城县沿革考(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6期  作者:熊秉純 出版时间:1984-06-30
    关键字: 商城县 行政区划 地理沿革

    政区,员公署设在汉川(即光州),至中央政府播迁台湾为止,未再变动。柒、结语商城县之沿革大致如上所述,因资料的残缺与时间的仓促,疏漏讹误在所难免。尙祈指正。

  • 文章广西政区现况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3期  作者:潘保金 出版时间:2004-01-10
    关键字: 广西政区现状 辖区分述 广西历史沿革

    我们广西于一九五八年三月由省改为壮族自治区;一九六五年继一九五二年再度将广东省钦廉(钦州、合浦)专区划归广西迄今,全区于二〇〇二年冬重新划分行政区,现辖十四个地级市、七个县级市、五十七个县、十二个民族自治县、三十一个市辖区、一个市郊区、七五〇个鎭、五十一个鄕、六十一个民族鄕。全自治区总人口四六七五万人,其中壮族一五二九万人。辖区分述如下:一、南宁市—兴宁区、新城区、永新区、江南区、城北区。邕宁县、武鸣县、马山县、上林县、宾阳县、横县、隆安县。二、柳州市

  • 文章商城县沿革考(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5期  作者:熊秉純 出版时间:1984-05-30
    关键字: 商城县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壹、前言商城县位于淮河以南,大别山以东,今河南省的东南隅,其东南与西南分别和今安徽、湖北两省接壤,因此历代划分行政区划时,它并不全属黄河流域体系,而且因地处中原黄淮流域,每为兵家构衅的疆场,野心家盘据的基地,所以治权不容易划一。隋文帝开皇初年,设殷城县,宋太祖建隆元年(西元九六〇年)改殷城为商城,商城之名才正式出现。目前可见的商城县志有两种,一为淸康熙二十九年徐全学所纂修的商城县志八卷,(注一)一为淸光緖八年武开吉所重修的商城县志十四卷。(注二)其中对于

  • 文章浦東各縣縣名的由來

    来源期刊:《浦東》 69、70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2-09-30
    关键字: 地方简介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浦东地区的范围,依据现在大陆的行政区划,都已辖属于上海市,沿黄浦江东岸,自北至南分别划归杨浦、黄浦、南市三区属辖,所以这三个区都是跨江而治,境域扩及黄浦江两岸。除了这三个行政区的部份区域外,其余都属于市辖县,包括了奉贤、南汇、川沙、松江、金山、上海六县(上海市辖县共有十县,其余为靑浦、嘉定、崇明、宝山四县,其中宝山县现已改为宝山区;此外,川沙县亦有划并与「浦东新区」(即浦东开发区)之说)在浦东地区的六个「市辖县」,往时都属于江苏省,各县之设置,时间有先后

共33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