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探亲互通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尋人啟事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40期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探亲互通 编辑室 寻人启事

    △外公劉智元,原湖南湘鄉縣茶園鄉路口鋪子人,大約生於西元1908年(月份日期不知),家有兄弟五人,排行第四——劉莊元、劉少元、劉益元、劉智元和劉先元。上世紀四十年代(可能是抗戰後期)五兄弟抓鬮抽丁從戎,從此加入國軍。外公從軍時,我母親劉正連尚年幼無知,因此對外公的情況知之甚少。後來隱約聽說外公當兵後兩三年間,曾在外地寫信給家裡的兄弟詢問我外婆和我母親的情況,這時我外婆已因病過世,我母親也被送給和我外公家有點親戚關係的爺爺蘇秋和家做童養媳。據傳,同村且與我外公...

  • 文章陸軍上校李華先生行述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7期  作者:治喪委員會 出版时间:1990-01-10
    关键字: 李华 生平功绩 家庭成员 探亲互通

    李華先生,廣西省臨桂縣人,生於民國前三年八月二十日,商讀傳家,爲地方望族。先生六歲卽入醒民小學,十三歲考入桂林桂山中學肄業,其秉賦聰明,學業成績優異,深爲老師欣賞,畢業時,正値北伐軍興,先生受革命浪潮鼓舞,乃決棄文習武,投考陸軍官校第七期工兵科,接受嚴格軍事訓練,十九年秋畢業,奉派部隊任排長職,將近兩年。其時廣西創辦民團,特設立幹部訓練所,先生奉調受訓,結業後,改派興、全、灌等縣民團主任委員,負責訓練該區民團後備隊。民國二十三年冬,朱、毛共軍西竄,經過湘...

  • 文章我的探親計劃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5期  作者:鄭德構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探亲互通 族谱编纂 制定计划

    談到「探親」,我相信,我和好些人有不同的打算,因爲我在十年前,就經在新加坡一位親戚的協助,和家鄕親人取得簡接的聯絡。在這一段時間中,對家鄕親人來說,凡是我應該做的,而且又能做的,我都做過了,餘下來的,只有大家見一次面罷了,那麽,我的探親計劃還有什麽呢?計劃之一,我想回去完成修訂族譜的工作,故鄕廣東省大埔縣長敎村,共有謝張賴鄭四姓,其中鄭姓人口較少,且分成三處集居,所以族人之間,對於情感之聯繫,特爲重視。復因地瘠民貧,成年男性大多外出謀生,進而落基他鄕。因...

  • 文章民國百年將組百人團返鄕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7期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返乡团 探亲互通 时间路程 参访景点 经费

    本會第九屆第二次理監事會議通過籌組「民國百周年百人參訪團」返鄉。謹述參訪初步構想如次:一、時程:民國一百年秋季,約九天:湘鄉市三天(含去程),雙峰縣兩天,婁星區、漣源市兩天,個別探親兩天(含回程)。二、參訪景點⒈湘鄉:雲門寺及市區文化景點、碧洲公園、東山學堂、張默君故居、水府廟水庫、蔣氏宗祠……。⒉雙峰:曾國藩故居及其十大莊園。⒊婁星區:漣鋼、市政建設、經濟開發區。⒋漣源市:白馬湖、湄江、龍山森林公園。三、經費:約三萬左右新台幣,全部自費(對從未返鄉、力...

  • 文章賀奇繁鄉長之女來函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8期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探亲互通 两岸交流 感谢信函 读者来鸿

    賀奇繁鄉長,湘鄉龍洞鄉人,久未返鄉,其子女思念甚殷,特修書同鄉會,盼促成其來台會親之願望;幾經搓合,賀鄉長終於同意返鄉,一面省親,一面做九十大壽。——編者

  • 文章給小(華)梅的信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18期  作者:周璟慧 出版时间:2008-12-01
    关键字: 探亲互通 读者来信 访台联谊 同乡情谊

    「嗨!小梅妳好!」「妳好!妳好!」這是我的開場白。(注:周華梅、周璟慧相見歡)說也奇怪,原本不熟識的兩家人,見了面卻毫無生疏感,妳父親與我父親完全不需暖機,很快就進入狀況;而我倆也像老朋友般一下子就天南地北聊開了,「老鄉~老鄉」就是這意思吧!於是客房裡立刻分成老年組與青壯組,分別展開「座談」;那一頭把家鄉事聊得轟隆作響,我們這一方則是「輕聲細語低聲下氣」努力把對方的話聽明白;大約二、三分鐘過後,妳實在受不了,就把我拉到內室裡,讓大人講大人的,我們講我們的...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