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抗日政策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閻錫山「中」的哲學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武尚仁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阎锡山 抗日政策 相识经历 中庸哲学

    又如几次扩军都为阎取到抵抗侵略和扩张势力的效用。远在抗日战争爆发的一年之前,阎就吸收进步青年,准备抗日。一九四三年,阎在晋西推行了「兵农合一」政策,得以度过了抗战后期阎在兵源和食粮方面的困难。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后,由于阎早有取得抗战胜利后的充分准备和安排,于八月三十日他就回到太原。在日常工作中阎也要求做到这个「预」字。从一九四二年(记忆容或有误)开始,阎指示其首脑部(第二战区长官部,太原绥靖公署、山西省政府、民族革命同志会)所属各部门,各将本部门一年

  • 文章戰時廣西糧政(民國二十八年至三十八年)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1期  作者:李毅新  出版时间:1988-07-10
    关键字: 广西粮政 抗日战争 战时田赋政策

    力奋战,不败于作战不力,而败于饥饿无粮。昆仑关之战的胜利条件,粮政之功不可没也。再以民食而言,粮为民生之主食,安定社会之粮源,当时政府曾采:采购、储备、调节、管制方法,在桂柳邕梧……及产粮地区,分设采运站,掌握粮源,购储应变,颇收效益,亦粮政措施得宜之功也。迨桂省成为抗日大后方,国军撤到桂省,日有增加,需粮频添,而采购供应,厥为交通限阻,日感不易,因此赶筑湘桂铁路,以应急需。迨通车之后,湘米运桂,桂柳粮食压力,得以减轻。但因各省撤桂同胞日增,亦是粮食消耗的重大

  • 文章抗戰雜談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76期  作者:秋若  出版时间:1984-06-20
    关键字: 南进政策 抗日战争 国际运输线 赴缅参战

    原有西攻印度,会师中东的打算。中印为邻国,如果一旦日本实行进攻印度,而又占领印度,这时,我国的国际运输线便没有了。因为缅甸陷于日敌后,我国的国际运输线,只余经喜马拉雅山的驼峯一线,滇缅公路运输线,因缅甸之失而终止了。我国为长期抗战计,为取得与印度共同抗日计,我军事委员会蒋委员长偕夫人与随员等于一九四二年二月七日访问印度,九日抵达新德里。二十一日公毕返国。据当时印度政府公报,指蒋委员长此行目的:「乃欲与印度政府,尤其印度英军司令,商讨中印两国有关之一

  • 文章日軍在山東罪行述論(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趙延慶 出版时间:1996-06-20
    关键字: 日军罪行 三光政策 无人区 抗日战争

    二、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制造多处「无人区」日本帝国主义在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施行空前野蛮残酷、恶名昭著的「三光政策」。山东是深受这一罪恶政策之害的代表性地区之一。为了敍述的方便,我们在前一部分集中揭露了日军在山东血腥屠杀的情况,实际上杀光、烧光、抢光三者在日军的所谓「扫荡」、「讨伐」、「治安战」中是同时进行的。正如细川忠康师团(细川后为驻山东的第十二军司令官)长岛勤旅团独立步兵第一一一大队的指挥班长种村回忆在鲁中作战时所说的,「我的中队……见人就杀,见村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