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抗日情怀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王和眾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王眞一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王和众 生平事略 参加北伐 抗日情怀 待人接物

    王和众先生,字介夫(一九〇七—一九四二),祖籍交城县洪相村,交城县立第一高小毕业后考入太原私立平民中学。毕业后与十位同学辗转南下广东,考取黄埔军校第六期步科,一九二七年在校期间,时逢第二次北伐,遂参加北伐,加入北伐宣传队工作。北伐成功后始又回学校继续完成学业。于一九二九年五月毕业。一九三〇年中原大战后,和众先生时调到省党部警卫队担任队长职务。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全国人民愤怒,各地学生纷赴南京请求抗日,太原学校的学生其爱国情操也不例外,群情激昂,亦

  • 文章耿耿爱国情怀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2卷 第1、2期  作者:于驚濤  出版时间:2010-06-01
    关键字: 爱国情怀 抗日战争 往事回忆 抗日信念

    一九四二年我考入沦陷后的灌云县立初级中学,三年读书阶段,都是在日伪统治下度过的。当时师生们面对山河破碎的惨痛处境,眼见日寇疯狂杀我同胞,悲愤塡膺,满腔怒火只有暂压心底,迫切盼望早日驱逐日寇,解救屈辱在沦陷区的苦难同胞。为了抵制敌人奴化教育的罪恶企图,师生们以隐密方法,不著痕迹地进行反制作为。如当时大家耳熟能详的「松花江上、大刀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日歌曲,都被禁唱,又如抗战救亡方面的教材,也都不能采用。但是,老师们却有一套对策,例如上音乐课时,巧妙地

  • 文章罗卓英将军抗日赋诗篇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作者:何浩翰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罗卓英 抗日诗赋 爱国情怀 人物事略 《呼江吸海楼诗集》

    辍笔,他把军中生活用诗的语言,一一记述下来。民国六年(一九一七),二十刚出头的罗卓英,抱负不凡,他写了一首《凭栏诗》,其中便有:《丈夫记取平生事,要把胡夷一战擒》的豪言壮语。「七·七」芦沟桥事变发生,日寇入侵,中华民族危在旦夕,「八·一三」上海抗战爆发,将军奉命北上任第十五军团司令,参与保卫大上海战役,坚守罗店,在浏河前线激战数十天,多次击退日军强力进攻,自从七·七芦沟桥事变起,到抗日战争胜利八年期间,他英勇无畏地抗击倭寇,为了祖国的安危,为了民族的生存,他不但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