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抗日历程共返回2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廣西與抗戰」史料輯要(一)——第五路軍與初期抗戰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2期  作者:黃嘉謨 出版时间:1996-04-10
    关键字: 广西抗日 李宗仁 白崇禧 抗日历程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队侵占我国东北各省,野心扩张不已。南京国民政府委曲求全,始终未获日本帝国主义者的怜惜。广西军政当局却自始即主张抗战,李宗仁且提出「焦土抗战」的言论,并与西南政要曁广东当局一致行动,倡议抗日救国。这与南京当局所持「先安内而后攘外」的政策自属格格不入。其后广东当局发动「六一运动」,准备出师北上抗日,广西当局迫于形势,不得不曲为附从。不料广东内部发生分裂,迅即遭受南京当局予以瓦解。广西独力支撑危局,几乎与南京当局正面冲突,幸而在党国元老

  • 文章衆秀才釋碑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3期  作者:張樹莊  出版时间:1995-09-01
    关键字: 秀才释碑 抗日事迹 抗日历程

    抗日的这颗心却是永远也砸不烂的!

  • 文章悼念前贛榆縣長董子黻先生作戰殉職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3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95-09-01
    关键字: 董子黻 人物事迹 抗日历程

    民國二十七年冬,贛榆董子黻先生出任江蘇省灌雲縣縣長,次年春灌雲縣城即淪陷在日寇跌蹄下,董子黻縣長乃率領縣屬常備部隊既縣府工作人員,遷移到鄕村與日寇週旋,從事游擊戰爭。同時指派第三科科長董建華先生任灌東行署主任。此時灌雲縣境、城市雖被日寇佔領,但四鄕廣大面積,仍在灌雲縣政府掌控之下,推行政令、辦學校,四鄕非常安靜,路不失遺,人民安居樂業。民國二十九年春,贛榆縣縣長朱愛周先生與日寇作戰陣亡,江蘇省政府以董子黻先生係贛榆縣人士,乃將董子黻先生調任贛榆縣縣長,以...

  • 文章『盧』乎?『蘆』乎?————爲『盧溝橋』正名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3期  作者:徐公超  出版时间:1995-09-01
    关键字: 卢沟桥事变 抗日历程 地区发展

    今年七月七日,是「盧溝橋事變」的五十八週年。無疑的「盧溝橋」三個字,曾經震驚過全世界,早成爲中國近代史上一個劃時代的重要地名。但說來非常遺憾,在五十八年後的今天,「盧溝橋」的名稱,竟然還時起爭議,且莫衷一是。這若傳到外國人耳中,恐怕眞不啻是「天方夜譚」了。爭議的焦點,在於究竟應作「盧溝橋」還是「蘆溝橋」?我以爲這個問題不難解決,只須看該橋下的河流是叫「盧溝河」還是「蘆溝河」即可決定。曾在報上先後讀到同一位作者的兩篇文章—一篇題爲「史料支持『蘆』溝橋」。另...

  • 文章抗戰囘憶——衡陽守城戰中可歌可泣的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82期  作者:秋若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抗日历程 衡阳战役 抗战回忆

    「衡陽守城四十七天」戰役,在我國抗戰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他發揮了我們的抗戰精神,誓死不降,寧死不屈,它與淞滬之戰、武漢之戰、臺兒莊之戰、長沙之截、常德之戰,互相輝映、嫓美。日敵以十餘萬人於民國三十三年五月第四度進攻長沙,其後,陷長沙、湘鄕、醴陵,再以十萬之衆,進攻衡陽,揚言三日取衡陽,結果方先覺將軍以第十軍一軍之衆,守城四十七日,其間戰情之激烈、悲壯,也可槪見,現在把衡陽戰役中一些片斷寫下來,從這些片斷中體會到衡陽守城戰中的可歌可泣事件。當衡陽戰事爆...

  • 文章陸軍上校黃培根事略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4期  作者:治喪委員會 出版时间:1999-04-10
    关键字: 黄培根 人物生平 抗日历程 娶妻生子

    先生讳培根,中华民国五年九月二十八日出生于广西省扶南县,世代耕读相传,为地方望族,尊翁敬修公,饱学尙义,为当地鄕绅,太夫人韦氏,贤淑慈祥,相敎有方,均在抗战期间,先后去世,兄弟四人,先生行二。先生七岁启蒙,十三岁考入南宁省立一中,毕业后,当时日军侵华野心毕露,先生激于爱国热忱,即决心投笔从戎,考入中央陆军官校第六分校第十二期,毕业后,奉派国军第七军少尉排长,适値抗日战争,旋即随军北上,参加上海会战与武汉会战,以及大别山等大小战役,不下百次,凡诸战斗,经常

  • 文章謝冰瑩與七七抗戰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0卷 第1、2期  作者:徐公超  出版时间:2008-06-01
    关键字: 谢冰莹 七七事变 抗日历程 人物事迹

    (注:身著戎裝的謝冰瑩,直接參加北伐統一大業。)組織婦女團體 投入抗戰行列謝冰瑩是位非常愛國的人,北伐期間,她以一個不到二十歲的弱女子,懷著滿腔革命熱忱,毅然投考軍校,直接參加如火如荼的北伐統一大業,成爲一個典型的允文允武的革命女青年。她的《從軍日記》,是我國僅有的一部實地報導北伐的文學作品。對當時的民心士氣,都具有正面的影響。後來,她曾兩度赴日留學。第一次,由於集會抗議日本軍閥侵佔我國東北地區,而被迫返國。第二次,因拒絕前往歡迎僞滿的溥儀,更被捕下獄,...

  • 文章人物春秋 先父汝鏕公傳略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8卷 第3、4期  作者:李岐岩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汝鏕 人物生平 西圩保卫战 人物事迹 抗日历程

    了聚众闹事殴打民工、刀砍区长、棍逐县长等纠纷。先父为之开导疏通,工程才得正常进行,先父在施工期间,寝不安枕,食不甘味,亲自督工,几经坎坷,方始达成。竣工后,全河上下,基本解决了洪涝灾害。至此北方民众士绅,才自惭形秽,对先父捐弃前嫌,并为先父歌功颂德,说什么:为家鄕做了一件万古千秋的大好事。西圩保卫战打响苏北民平武装抗日的第一声芦沟桥一声炮响,为中国人民反侵略抗日战争,揭开了历史序幕,一九三七年底,日寇对海属地区,开始狂轰滥炸,给新海人民带来了无穷灾难。大哥李岐嵩

  • 文章中華兒女不可欺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4期  作者:茆燕賓  出版时间:1995-12-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中华儿女 抗战历程

    日寇侵華舉世知,一函道歉日遲遲;鐵蹄蹂躪三光盡,彌補創傷測無期。抗戰八年勝强虜,中華兒女不可欺,黃泉含恨三千萬,四海怒潮豈能依。

  • 文章家鄕抗戰文獻之三(一)血戰胡埭堡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79期  作者:錢汝侃  出版时间:1984-09-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抗战历程 游击战

    东南亚地区后,妄图再来一次「大东亚主义」,而且始终一直不承认被我国打败过,自认失败是在遭受美国的原子弹二次轰炸及苏联的毁约出兵,进攻东北及朝鲜所致。现在,报上、杂志、坊间出版了很多很多书刊,说明了当时日寇残杀国人、奸淫掳掠,甚至「七三一部队」竟以「抗日份子」、「俘虏」作为细菌化学战的试验品,眞是惨绝人寰,我们早就看得淸淸楚楚,自不需再报导日寇穷凶极恶、恶形恶状的丑恶形态,而是继「百丈里歼寇战」、「记璜塘大战」二文后再来作第三篇的家鄕抗战文献报导。为了收集详细资料

共24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