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战事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鎭嵩軍三傑(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8期  作者:岳騫 出版时间:1984-08-30
    关键字: 镇嵩军 刘镇华 胡憨战事 军阀战乱

    當田作霖致電田文烈消息傳出後,劉鎮華還想辯白,八月九日也致電田文烈稱:開封將軍、參謀長鑑:捷密,白狼被我軍擊斃,首級已經張分統解省呈驗,曾經電禀,諒蒙鑑及,竊查白匪罪惡盈貫,昨甫授首,會剿各軍,均豈有勞,獲雖在我,功豈獨居?乃有某軍因忌造謠,冀混眞僞,謂狼係彼軍所斃,讒謗雌黃,實堪詫異,此信若播,將士寒心,伏祈憲台鑒察主持,實爲叩禱。劉鎮華這封電報氣仍甚壯,他可能以爲已報北京定案,官場的事要錯到底,否則眞的翻了案,田文烈,趙倜皆有失察之責。(四)大槪,此...

  • 文章太平天国西征军战事纪略(二)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7期  作者:劉謙怡 出版时间:1985-01-10
    关键字: 太平天国西征军 湖北战事 安徽战事 史料记载

    道趋武昌助城守。渡江时以无舟楫,大半落后。其渡过江者仅得数百人。江军在赣逃亡者已多,此时又有多人落后,兵力大减,影响以后作战甚大。九月十二日,军次田家鎭,忠源引领南望,见半壁山高悬太平军旗帜,喟然曰:「此天险也,今我军情地势两失之矣!」不胜浩叹。次日(十三)欲移营羊角山。时午餐会食,而太平军水陆师同时大举进攻。忠源驶赴水营,指挥战事。(按:忠源原官仍为鄂省臬司又兼帮办军务职,自有指挥军权。)是时,淸方水陆全军共约万人,而太平军则数倍其众,众寡已悬殊,又占地

  • 文章另一批山東流亡學生的前塵往事憶述(五)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7卷 第3期  作者:魏懋傑 出版时间:2001-12-20
    关键字: 脱离警界 检讨战事失利原因 流亡台湾

    我在军中历经辽西会战、徐蚌会战、粤北清剿、保卫广东各种战役,迨败逃至海南岛时,已见大局难以挽回。惟何以失败如此之速,如此之惨?便不能不加以检讨了。(一)检讨战事失利的因素当时的国军,有战车、有飞机、有战舰、有榴弹炮,及美式武器装备,这都是共军所没有的。有这么多的有利条件,何以会失败得如此之惨呢?检讨致败的因素,不外下列的原因所造成。⒈指挥系统紊乱各怀私心大规模的战争,必须协同一致,通力合作,才能克敌致果。然而当局及高级指挥将军们都犯了严重的自私心理病。各军团为了

  • 文章(文藝)圍城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26期  作者:張維翰 出版时间:1964-10-01
    关键字: 罗佩金 军阀混战 亲历资料 战事经过

    教自鬪,鹬蚌视相争;节度遵朝命,孤军困锦城。其二召援曾草檄,请诺戒张皇;劲旅遭遮断,精骑罹礮伤。城危难固守,事急已非常;幸及传飞电,须臾线遂■。其三北阀仍伸展,南军必削微;设谋成陷阱,乘隙易旌麾。理直翻遭黜,援来始解围;将军终内调,虚号拥超威。(编者按)孙震先生于本刊第二十四期发表「靖川之役始末记」一文,对民国五年至九年川中局势之演变,记敍甚详。监察委员张维翰先生于民六罗佩金督川时,任督军署秘书长,于当时川滇两军发生战事经过,实所亲历,愿就记忆所及,为本刊

  • 文章民國十二年之川戰(上)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1期  作者:華生 出版时间:1973-07-01
    关键字: 川战 作战部队 战祸 北洋政府 战事

    黔军)及入川之北洋军为主力。后者以熊克武、但懋辛、刘成勋、赖心辉等为主力。又所谓南北之战,亦可谓为川军第一、第二两军之战,以接近南方之各部,系以熊克武、但懋辛之一军系为中心,联合第三军之刘成勋,和四川边防军之赖心辉,所谓:「一、三、边」的结合。而以北洋政府为背景之一方,虽包括川军刘、杨各部,黔军袁祖铭部,与入川之北洋军,而实以刘湘、杨森为中心,即所谓二军系的人物。明乎上述,可以略知此次战事的演变情形。以民国初年一般史料蒐辑困难,四川地处偏僻,当时传播,已感

  • 文章八年抗戰搶防南口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5期  作者:王仲廉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南口战役 战事回忆 抗战纪实

    前言在中國歷史上關係國家獨立、民族生存的八年抗日戰爭,乃由先總統 蔣公高瞻遠矚,策定以弱抑強,由被動劣勢轉爲主動優勢,由有限空間,爭取無限時間長期抗戰的國家戰略。實爲扭轉中國命運,爭取最後勝利的主要契機,其在歷史上價値,可與黃帝伐蚩尤戰略相埓,並非過譽之詞。 蔣公於民國二十五年除夕日記曾紀載:「世人只知抗日難,而不知我謀略更艱也。」由此即可知 蔣公慧眼獨到,領導八年抗日戰略之所在。我不過得乘時會,追隨軍長湯恩伯將軍,遵照先總統 蔣公賢明領導,聽其發縱指使,馳...

  • 文章隨方先覺將軍參加長沙第三次會戰記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5期  作者:郭述真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爱国将领 战事回忆 长沙会战

    前言民國三十年十二月,余任職于湖南長沙縣警察局,是時該縣縣長爲本縣鄕長李公達先生。在會戰前我統帥部早已獲悉日軍有南侵長沙之企圖,藉以打通粤漢綫,以便與其南侵太平洋之部隊相呼應。我政府洞悉其陰謀,軍事委員會委員長 蔣公於是年十月二十日在南嶽召開軍事會議,曾訓示各將領:「如作戰方略,爭取時間持久戰鬥,頓挫敵人攻勢,乘機殲滅敵人。如工事構築要則,用適當兵力作適當的工事,由內及外。由小而大,先固核心,再及其他。如兵力佈署,應先鞏固戰略基地,切忌陸續使用與逐漸推進...

  • 文章鄧世昌精忠義勇黃海殉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何礎南 出版时间:1981-03-31
    关键字: 邓世昌 甲午中日战争 黄海殉国 战事经过

    百粵爲我國首善之區,山川秀麗,物產豐饒,人傑地靈,賢能輩出。晚淸光緖年間吾粵人士鄧世昌於甲午中日戰爭黃海之役壯烈殉國,表現忠義忠勇忠烈精神,委實驚天地,泣鬼神,誠宜寫報:稽甲午中日戰爭黃海之役,日期是光緖廿年八月十八日(陽曆是一八九四年九月十七日),地點是鴨綠江偏西之大東溝。緣中國海軍北洋艦隊,在前一晚護送由招商局新裕、圖南、鎭東、利運、海定等五艘輪船載運淮軍銘字十二營從旅順安全抵達大東溝登陸成功,增援朝鮮陸戰。黃海之戰,中國方面的主將是海軍提督丁汝昌,...

  • 文章晉陽與太原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4期  作者:郭象升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晋阳历史 太原新城 基本概况 相关战事

    郭象升遺作晉陽是我國古代的大都會之一,他的舊址在現在的汾河西面,是春秋時代趙國的趙簡子(趙鞅)的家臣董安于開始修建的,歷代逐步擴建,到了唐朝叫做北都,這是因爲唐高祖李淵由晉陽起兵的緣故。唐朝擴建晉陽唐朝晉陽城周圍一萬五千一百五十三步(合四十二里),東門望汾河,西門臨晉水(就是現在晉祠的難老泉)李白來游晉陽時,曾有詩說,”閑來走馬城西曲,晉祠流水如碧波”可見當時晉祠就近在城西,是一個旅遊勝地。晉陽城裡還有座小城,叫做「宮城」是因隋煬帝(楊廣)做行宮而得名的...

  • 文章桂林兩江墟戰役在革命行動統一廣西過程中記述桂林兩江墟戰役之經過與全局之關係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期  作者:徐啓明  出版时间:1978-05-20
    关键字: 桂林战役 战事行动 战争纪实 档案资料 徐启明

    (注:徐將軍啓明玉照)當民國十四年夏,於討沈軍事,已屆尾聲,沈鴻英已逃離桂境,其殘餘已竄至湘黔邊區,其主力交由其子沈榮光,退據百壽長安黔桂邊境一帶,忽雲南唐繼堯,派龍雲率大軍揚言經桂赴粤,遂佔南寧,復遣唐繼虞軍,由黔入桂,圖佔柳州,另遣胡學顯軍繼其後,大元帥府與桂軍當局,以其另有用心,爲反革命之行動,聯合軍總司令李宗仁。乃集結桂軍,會同由粤派來之范石生軍,圍攻南寧,遏止其企圖,副總司令黃紹竑,則固守柳州,列陣沙浦,阻遏唐繼虞進犯,沈榮光復集結殘部于長安百...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