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战争回忆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八一三上海抗日戰爭憶舊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53期  作者:張致坤 出版时间:2004-10-10
    关键字: 八一三事件 追溯历史 战争回忆

    張致坤:湖北省蘄春縣赤東鎭張高村人,曾領導國軍化學兵團,對日抗戰,屢建奇功。

  • 文章憶往昔——綏西抗戰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8期  作者:馬青凡 出版时间:2001-07-01
    关键字: 绥西抗战 宣传抗日 傅作义 战争回忆

    一九三六年,我正在山西省立運城二中讀書。由於日冠僞蒙軍侵略綏遠,橫行平津,華北局勢危急,愛國青年已無法安坐在教室裡靜心讀書。寒假回家我在芮城縣城參加了犧牲救國同盟會,和同村同學馬孝弟、張林風等夤夜在各巷道張貼標語,宣傳抗日。一九三七年,日寇突然發動了「七七事變」。我和同學李新儒、董英等組織了「抗日救亡宣傳隊」,募集捐款,並在縣城、陌南、東呂、學張等大村鎭演出抗日劇目。「放下你的鞭子」、「打回老家去」等,喚起民衆抗日情緒。十月份,太原失守,臨汾吃緊。學校解...

  • 文章戰鬥生涯的起步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5期  作者:石覺 陳存恭 張力 出版时间:1997-01-10
    关键字: 个人回忆 从军经历 战争回忆 黄浦军校

    一、對歷史意義的體認多年前我曾寫了一册「從軍作戰記」,記述我數十年來獻身軍旅的經過。該書共分十一篇,篇名如下:第一篇,戰鬪生活四十年;第二篇,統一戰爭;第三篇,剿匪戰爭;第四篇,抗日戰爭;第五篇,戡亂戰爭;第六篇,防衛舟山群島;第七篇,鞏固臺灣基地;第八篇,成功之母;第十篇,他山之石;第十篇,參謀工作;第十一篇,勝利之路。在第一篇中,我曾以「對歷史意義的體認」爲開端,解釋我爲何要寫「從軍作戰記」一書,現轉述如下:歷史是人類活動的紀實,戰史是有血有淚行爲的...

  • 文章書劍飄零八十秋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6期  作者:聘之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青少梦回 战火中的丰城 战争回忆 台湾发展

    青少夢迴(注:壽堂祝嘏)光陰荏苒,時不我待,無情的歲月,在無聲無息迷蒙中逝去,回顧過往,瞻望來茲,汗顏悚懼,誠不知何以爲懷。誕生於安康之家,撫愛保育,不曾有缺,雖國事阢隉,內亂頻仍,或鄉居,或城處,均能安然而過。農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田園之樂,菽麥盈野瓜果蔬食之美,雜花生樹四季景物的變幻,稚弱的心靈中永誌不忘。稍長入學就讀,以天資尙聰,自知勤學,頗得師長之喜愛,父親曾撫我而言曰:「汝自知用功,他日倘有小成,非欲居高官,享厚祿,但願報效國家服務鄉梓足矣!」...

  • 文章彈下餘生話東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趙子貞  出版时间:1976-09-20
    关键字: 人物生平 往事回忆 抗日战争 战争回忆

    趙子貞先生,名國祥,昌樂縣人,山東省立益都師範畢業。抗戰期間,曾任臨朐縣民政科長、益都縣敎育科長兼縣黨部書記長。後調升爲益都、臨朐縣長等職。來臺後,卽在國民學校任敎,抽暇從事寫作,引以爲樂。六十年曾獲臺灣省黨部主辦之全省文藝活動推行地方自治劇本競賽冠軍,劇名「選賢與能」。六十四年又獲敎育部委託中國文藝協會擧辦之國民中小學敎師小說創作奬競賽徵文第三名,題目「以德報怨」。本文記載抗戰期間日機轟炸省府所在地東里的情形,文筆生動感人。——編者

  • 文章盧溝橋上日人謝罪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7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侵华日军谢罪 战争回忆 巡回演讲 本多立太郎

    二〇〇五年五月十九日上午十點四十五分,盧溝橋。一位來自日本的耄耋老人,緩步走上因久經風霜而凹凸不平的橋面。在橋的中間,他突然雙膝跪下,面向西南,默然垂首。他就是九十一歲的日本侵華老兵本多立太郎。他以下跪的方式,爲自己在六十多年前那場戰爭中的罪行向中國人民謝罪。「落日盧溝橋上柳,送人幾度出京華。」盧溝橋曾是出入京都,迎送客人的門戶。「這裏本是一塊和平之地,當年竟成了戰場。」在場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王館長說。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侵華日軍在盧溝橋挑起事端,...

  • 文章黃埔後人的崑崙情結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9期  作者:容杰 出版时间:2005-07-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抗日英雄 战争回忆 油画《碧血昆仑》 昆仑关战役

    在路途中,得到当地百姓的帮助,特别是一位老妈妈对他的除夕爱怜,使他永生不能忘怀。二〇〇四年四月,黄先生尽管已八十四高龄但依然和我一起到白凿山西北的六马、六著、罗塘、四四一、老毛岭、昆仑关旧战地去寻找往日的战争回忆,著书立传。弘扬民族精神振兴中华经过几十年的战场的考察和感受,我对「昆仑关战役」有了更加深刻的把握,从一九八九年始,开始了大大小小的几百张油画草稿的研究推敲,调看了几十部二战的电影和录像。然后潜心在大画布画「碧血昆仑」这幅惨烈悲壮的昆仑关战役的油画

  • 文章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我軍救援香港之回憶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8卷 第2期  作者:張澤深 出版时间:1988-06-30
    关键字: 第二次世界大战 救援香港 余汉谋 战争回忆 英军投降原因

    ㈠日本走上軍國主義之路及其野心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國力漸強,又逢一九〇四年間與帝俄軍隊大戰于我東北地區,俄軍海陸軍均遭慘敗,于是其軍威更盛,其侵略野心更大,對我國之壓力自然首當其衝。由于日本是島國,資源不厚,不能維持長久之戰爭,所以其第一箭便射向我東北各省,因爲我東北各省有豐富之鐵煤蘊藏,更有充足之糧食與木材。因此日軍製造事端,在一九三〇年發動九一八瀋陽事變,進軍我東三省而佔領之。這是田中密奏的第一步,當此時,日本軍方內部有北進與南進之事議,爲了配合德軍...

  • 文章南京大屠殺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9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6-08-15
    关键字: 南京大屠杀 教科书 历史教育 日本教育 战争回忆

    一、日本圖賴〔中央社東京七十五年五月二十八日專電〕日本一本新版的高中歷史敎科書,昨天通過文部省的審查。依據這本敎科書的說法,「南京大屠殺」的眞實性「仍在調查當中」。這本名爲「新編日本史」的敎科書,將由東京的原書房出版。這本敎科書重新採取日本在二次大戰前的正統態度,而規避南京大屠殺事件。一九三七年底,日軍佔領中華民國首都南京後,殺害了約三十萬中國人,這就是「南京大屠殺」。「新編日本史」上有關此事的段落說:「南京之役極爲慘烈。有關中國軍民的犧牲(也就是南京事...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