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慈禧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曾国藩与慈禧太后几段对话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向隅  出版时间:1986-06-20
    关键字: 曾国藩 慈禧太后 对话 日记

    淸廷咸、同中兴名臣曾国藩,其道德、文章和功业,言之者多,知之者众,本来不须笔者再述。惟近读「曾文正公手书日记」,内中一节记述他在平定洪秀全之乱后,前往北京入朝陛见情形,及其与当时执政者慈禧太后的一番问答,全为白话文,至感眞切有味,亦为极有价値之史料。特加录载,以应本刋读者。太平天国灭亡后,曾国藩仍在南京任两江总督凡四年之久,在此四年中,曾氏只有剿捻匪时曾至山东一个短期间,其余皆在南京坐鎭。到同治七年(公元一八六八年)九月,淸廷调他为直隶总督,年尾到北京陛

  • 文章曾国藩与慈禧太后几段对话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 第8期  作者:向隅 出版时间:1973-06-01
    关键字: 曾国藩 慈禧太后 晚清史料

    淸廷咸、同中兴名臣曾国藩,其道德、文章和功业,言之者多,知之者众,本来不须笔者再述。惟近读「曾文正公手书日记」,内中一节记述他在平定洪秀全之乱后,前往北京入朝陛见情形,及其与当时执政者慈禧太后的一番问答,全为白话文,至感眞切有味,亦为极有价値之史料。特加录载,以广本刋读者。太平天国灭亡后,曾国藩仍在南京任两江总督凡四年之久,在此四年中,曾氏只有剿捻匪时曾至山东一个短期间,其余皆在南京坐鎭。到同治七年(公元一八六八年)九月,淸廷调他为直隶总督,年尾到北京陛

  • 文章清宮如意舘主管劬安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12期  出版时间:1986-06-01
    关键字: 管劬安 如意馆主 宫廷画师 慈禧

    里,凭他的天赋本钱去闯一闯。当管劬安到达北京,正好赶上了宫中如意舘在招考画工。他有这个画画的本事,昂昂然前去报考。果然给他得了个正选第一名,自此成为如意舘供奉。内廷太监都喜欢他,经常到如意舘向他索画。管劬安人既随和,又善逢迎,会的邪门玩艺且多,渐渐地使宫中太监人人见他就爱,过不了多久,他连慈禧身边的第一红人,总管太监李莲英都巴结上了。李莲英忠心报主,推荐奇才异能之士,一向慷慨大方,于是有那麽一天,经由李莲英的安排,管劬安被慈禧在「秘殿」召见,面试画法,居然使

  • 文章慈禧掌权时期的内忧外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0卷 第2期  作者:鐵軍 出版时间:2008-04-01
    关键字: 慈禧 丧权辱国 垂帘听政 攫取大权 戊戌变法

    然而病势危笃,还是在病床前召来载垣,端华、肃顺、景寿、穆荫、巨源、杜翰、焦祐瀛等八人?面授为顾命大臣,辅佐他唯一的儿子载淳。次日,咸丰病死,时年三十一岁。咸丰死后,载淳即皇帝位,帝号同治。尊皇后钮祐禄氏为慈安皇太后,生母懿贵妃叶赫那拉氏为慈禧皇太后。此即后人所称之东太后、西太后。参、慈禧攫取大权咸丰召见八位顾命大臣时,他亲弟弟恭亲王奕䜣尙留在北京处理英法联军的战后问题,故未列入顾命大臣之中。再加这八大臣拟定谕示,受先帝遗命,「襄赞政务,辅佐幼主」。慈禧对此

  • 文章義和團事件的山西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孫麗萍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义和团运动 毓贤 悲剧根源 慈禧

    毓贤之下,这些人的鼓噪直接影响慈禧太后的主战态度,并且请准毓贤出任山西巡抚。光绪二十六年四月,英、法、日、俄、德、美、意、奥等八国组成了两千余人的侵华联军,借口保护教堂、教民,进入北京使馆区,并陆续增兵京津地区,扩大侵华战争。五月,慈禧等决定利用义和团的力量堵截侵华联军,派军机大臣赵舒翘等前往涿州,良鄕宣抚义和团。于是侵略军与义和团民在京津地区开战,义和团取得大捷。五月二十日(六月十六日),慈禧召见群臣于仪鸾殿,派侍郎那桐、许景澄出京劝阻洋兵,深夜有人将伪造

  • 文章慈禧太后建造颐和园的功过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4期  作者:梁學乾 出版时间:2006-10-10
    关键字: 慈禧 颐和园 甲午海战 颐和园特点

    众所周知:「颐和园」位在北京西北,是万寿山、昆明湖的总称。它原是「清漪园」的旧址。庚子之乱(一九〇〇年一清光绪廿六年),与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及「静宜园」,合共三大名园,同时被联军烧毁之外,还要认赔兵费四万万五千万两。(据史书记载,八国联军之役赔偿兵费为四万万五千万两,后来有些国家退回一部份。)一八八八年,西太后慈禧为庆祝她六十寿辰,不惜挪用建设海军的军费八千万两银子,重建清漪园,才改称为颐和园。颐和园背依万寿山,面临昆明湖,在全园布局上,既有湖

  • 文章慈禧生于山西长治考证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4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9-07-01
    关键字: 慈禧出生地 研究考证 《解开童年之谜》

    山西一专家经考证后认为,慈禧太后本是汉人,出生于山西省长治县(今辖属于长治市),并在此度过童年。慈禧皇太后是中国晩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实际统治清朝近半个世纪:但她的出生地及童年经历多年来却一直是个谜,山西长治市原市办副主任刘奇经过十年的深入调査,在其论文《解开童年之谜》中阐述了这一观点。据刘奇考证,慈禧出生于一王姓汉族贫穷农民家庭,出生不久被送给农民宋氏,后又被时任潞安知府的惠征收为养女。“慈禧生于长治”的依据分口碑、实物和著作典籍三大类,主要有

  • 文章章太炎贺慈禧太后七十寿联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1卷 第1、2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2009-06-01
    关键字: 章太炎 慈禧 七十寿联 历史资料

    国学大师章太炎,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更名炳麟,太炎其字也。章氏浙江余姚人,受业于兪曲园(樾),治文字训诂之学,进而为春秋左氏读,数十万言,文名大显,著述甚丰。满清咸丰皇帝驾崩,由其子载淳继位,时年六岁,尊咸丰皇帝之妃那拉氏为慈禧太后,竟权欲薰心,与恭亲王定计,杀害数位摄政王,实行太后垂帘听政。旋因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等平定洪杨及陕西、甘肃、新疆、云贵之乱,声势大振,迨至同治皇帝载淳驾崩,又立五岁载湉为光绪皇帝,继续大权在握,对内横征暴敛;对外委屈求和

  • 文章我参与慈禧太后重殓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1期  作者:徐廣源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慈禧太后 普陀峪定东陵 墓葬考古 文物纪实

    慈禧陵寝的正式名称叫「菩陀峪定东陵」。清制,皇后陵的名称是根据帝陵名来确定的,其中第一个字与其丈夫陵名的第一个字相同,第二字根据其丈夫陵的相对方向而定。慈禧的丈夫咸丰皇帝的陵寝叫定陵,慈禧陵又在定陵的东面,所以叫「定东陵」。可是,咸丰皇帝的另一位皇后的陵寝——慈安陵也是在定陵东面,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两个定东陵。为了便于区别,就在二陵名前面分别冠以地名。慈安陵位于普祥峪,所以称「普祥峪定东陵」;慈禧陵位于菩陀峪,所以就叫「菩陀峪定东陵」。简称其为慈安陵、慈禧

  • 文章廡齋脞記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廡翁 出版时间:1993-09-30
    关键字: 炎帝神农 太平天国科举制度 慈禧太后 汪精卫晚节不保

    罪隶省,若能自动悔过,始改为迁善省,盖原定直隶省为燕北省,至是又加「罪隶」、「迁善」等名目,故当时开科取士,即有「建天京于金陵论」、「贬妖穴为罪隶论」诸试题,可资为证。㈢慈禧太后入土难安根据在大陆北平出版的历史刊物透露:慈禧太后墓中,随葬品价値,高达白银一亿两。据说慈禧入殓前,先在棺底舖一层金丝织镶宝珠锦褥,厚达七吋,下面镶著大小珍珠一万二千六百零四粒,红光宝石八十五块,白玉二百零三块。锦褥之上,再舖一层绣满荷花的丝褥,上面舖了五分重的珍珠二千四百粒。慈禧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