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意境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说诗的意境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2期  作者:王阜彤 出版时间:1994-04-01
    关键字: 意境 学者论述 思想感情

    好诗,好在意境。什么是诗的意境?正确的理解应该是:诗作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使读者好像接触了现实生活的本身一样;简单地说,就是「情与景」或「意与境」的交融,或者说是诗的主题思想和描绘的生活图景的交融。我们知道,哲学和社会科学著作中诉诸读者的是论点和论据,即理论的证明;诗人在作品中诉诸读者的是鲜明而生动的画面,即形象的显示。所谓「形象的显示」,就是指作品中「情与景」或「意与境」的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举个具体

  • 文章儒家一贯之道的意境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4期  作者:李振興  出版时间:1980-02-01
    关键字: 儒家 学术观点 一贯之道 意境

    论语里仁篇载:孔子以「吾道一以贯之」语曾参,曾子以「忠恕」二字释夫子一贯之言,这是世人所熟知的,而且前人对于「忠恕」二字的解释,也已非常详备了。所以笔者不愿再就此二字,作复述式的说明,只是想借这个题目,就一得之愚,探讨一下儒家修养所表现的意境,说得明白点,就是凡修养到了什么程度,其表现就自然趋于一致了的问题。这就是我要说的一贯之道的意义所在。为淸楚起见,我先把要探讨的纲领,开列出来,然后再依次论述: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二

  • 文章數學和中國文學的比較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8卷 第2期  作者:丘成桐 出版时间:2010-04-30
    关键字: 数学 中国文学 意境 品评 演化 感情

    此稿為哈佛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教授、世界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博士在聖地亞哥中華科工聯誼會二〇〇九年一月廿五日新春年會上的講話。本刊自《廣州培正通訊》第四十九期轉載,以饕讀者。

  • 文章司徒坤筆下美的世界畫山、畫水、畫仕女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0卷 第1期  作者:藍蔚台 出版时间:2012-01-31
    关键字: 司徒坤 绘画 绘画技巧 名人评价 意境

    同系、同期、同窗四年的同学,而他成了画坛的一代名师。」有人说,学画要有天赋,但天赋却并不一定代表成功,天赋加上努力,才是成功的正途。过去,国画在国际画坛不被重视,民国初期的「岭南折中」派,应该可以算是让国画能够登上世界舞台的最大功臣;把西方美术的素描、透视学、写生等基本方法,加进了国画裏,再加上国画原来所讲的意境与神韵,于是国画渐渐被非中国的艺术界接纳了,也被国际性的画廊收藏了。西方社会是一个以商业挂帅为主,如果没有经济利益,是不会有人捧场的。别说是他们原来

  • 文章诗书画的综合意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10期  作者:李霖燦 出版时间:1972-10-25
    关键字: 文字画 意境 作品鉴赏 吕佛庭

    前些时,一位主编儿童刋物的同学写信给我,要我以「么些先生」的身份,给她们写一点图画文字」的故事,使小朋友们知道一点文字的原始和玉龙大雪山的美丽风光。这些,都已是二十年前的往事了,眞所谓「一日不弹,手生荆棘」,我不敢轻于动笔应命。正在这时,庄慕老惠然见访,手持吕佛庭兄所作的文字画见授,眞是诗书画综合一体的意境,使我一见心降,他从何处得此灵感?我立刻写了一封信给那位同学,向她推荐这项「文字诗画」的佳作。谁没有读过王之涣的登鹤雀楼诗呢?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 文章天高地廻月照星臨(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10期  作者:柯慶明 出版时间:1984-10-30
    关键字: 诗词研究 生命意境 星月意象

    二、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這種「天地之境,洞焉可觀」的興象,誠如王勃在「滕王閣序」所謂的「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原來是來自一種宇宙意識的自覺。這種自覺首先往往是與一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的生命存在的意識糾結在一起的,例如陳子昻的「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或者張九齡的「登荆州城望江」:滔滔大江水,天地相終始,經閱幾世人,復嘆誰家子?東望何悠悠!西來晝夜流。歲月旣如此,爲心那不愁?在這種詩裡宇宙的無窮廣大與...

  • 文章談詩歌在小説中的效用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喬鶴亭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诗歌 小说 诗词 意境 文学

    不过了,目的往往就能达成。㈣广用诗歌开创小说中的意境:红楼梦中有很多很美的意境,是由于十分出色的诗而来,如林黛玉的「葬花吟」,贾宝玉的「芺蓉女儿评」,艺术水准都很高,当然是小说中的艺术意境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像第五十八回,写宝玉病后要去看黛玉,路过沁芳桥一带,看见一株大杏树,花已全落,结成豆子大小的小杏,宝玉因想到:「能病了几天,竟把杏花辜负了,不觉到绿叶成荫子满枝」了,因此仰望杏子不舍。又想起刑岫烟已择了夫婿一事::不过二年,便也要「绿叶成荫子满枝

  • 文章谈诗的意境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4期  作者:蔡厚示 出版时间:2006-05-01
    关键字: 诗歌作品 意境 王国维 《人间词话》 作品赏析

    意境说“是我国最富有民族特色的诗歌理论。它比西方”形象说“的诗歌理论有更深的要求。它不只要求作品形象地反映出一幅具体的、同时也是综合的社会生活画面,使读者有如见其人和如闻其声的感觉;它还要求作品创造出一个完整的艺术境界,使读者有如历其境和如触其身的感觉。读者从诗的意境里,可引发丰富的联想,获得”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的效果。司空图所谓”景外之景“和”韵外之致“,皎然所谓”诗要有两重意以上“,也都是从意境中得来的。什么叫意境呢?我以为诗的意境是作者

  • 文章意境与涵蓄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6期  作者:李德民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诗文意境 感情含蓄 一字褒贬 情真意切 文心雕龙

    古今诗文,汗牛充栋,难以数计。惟其言情说理,敍事写景,皆以作者情境相殊,造诣各异。境界之所以超脱,见解之所以精辟,则又决诸其学力、天赋、生活境地矣!若吟咏之篇章,撰写之文采,意境眞切,涵蓄渊雅,情韵又无穷。如是之作品,则必属不朽之佳构也。夫才情纵横,揣度得宜,始能意境眞切;学力充沛,修养功深,而后涵蓄渊雅,若夫浮薄之士,学无所长,才乃斗肖,口吟舌言,意气用事,其所以操觚为文者,旨在誉扬权力,冀托飞驰之势,崭露头角,而获挤身翰苑耳!其诗与文,既乏眞情,又缺

  • 文章平平淡淡才是眞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9期  作者:邵天柱 出版时间:2005-02-01
    关键字: 周吉潭 《清箫吟》 诗词写作 风格意境 诗词鉴评

    俊友,三载阅龙蛇。龙蛇历幻化,俊友老天涯。」一道古风《都巿行》,古朴纯眞,全无雕琢,虽是平淡,却淳厚有味,直追陶公笔法。读其五律,更觉其神韵有如直从陶诗中化出。「竹静牵星动,云移带岭摇。泉温融冻土,月冷固春霄。石乱羊肠路,霜侵独木桥。山村留客处,隐约听悠箫。」(《春山夜宿》)。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大匠运斤而无斧齿之痕。人们做诗,都特别强调个「意境」二字。所谓意,即作者主观世界美好的思想感情,也就是诗词的主题思想,就是一首诗词所要表现的特定的美好的文化内涵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