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思想主张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尉氏阮籍的生平与政治思想(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4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7-04-30
    关键字: 阮籍 生平事迹 学术研究 思想主张

    故去彼取此(含立威而无为)』(老子第七十二章)。庄子亦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故曰:通于一而万事毕,无心得而鬼神服』(庄子,天地篇)。阮籍承袭老庄之旨,故亦主张无为而治。他说:『圣人明于天人之理,达于自然之分,通于治化之体,审于大愼之训,故君臣垂拱,完太素之机,百姓熙怡,保性命之和』(全三国文,阮籍通老论)。阮籍在所著大人先生传中亦曰:『无君而庶物定,无臣而万事理』。无君无臣是无政府

  • 文章武陟郭象的生平与思想(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8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7-08-30
    关键字: 郭象 人物传记 思想主张 玄学 学术研究

    分,则心安理得,自在逍遥。贫者安贫乐道,富者守富自乐,贵者当权不骄,隐者遨游山水,皆自得也,自得则逍遥。否则,不安性分,妄事追求,不但徙劳无功,且是自寻苦恼。智者天受,终身为智,愚者天受,终身为愚,难以改变。人当乐天知命,无违自然。王充、葛洪、郭象都持宿命论的人生观,盖由于他们皆崇尙自然,主张无为故也。郭象这种安于现状的保守思想,亦可能由于时代环境所使然。当时天下大乱,争战不息,杀戮不止的祸乱,皆由于人不安于性分,而妄乱追求所使然。息争止乱之道,莫善于安守

  • 文章永康狀元陳龍川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1期  作者:姚振昌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陈龙川 名贤传记 思想主张

    处非不深也。能保吾城之守卒乎?故不若为术以乖其所之。至论进取之道,必先东擧齐西擧秦,则大江之南,长淮以北,固吾腹中物。齐秦诚天下之两臂也。奈虏人以为天设之险,而固守之乎?故必有批元、持虚、形格、势禁之道。」「这项敌情分析,是依据实际情况硏判而获得,可说是完全正确的,兵法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陈亮可算得知兵且已登其堂奥了。他在战略运用上竭力主张争取主动,要制人不被制于人。是故古今中外的名将无不以比而取胜。就地理形势来说,擧山东

  • 文章朱子忠孝辯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9期  作者:朱貴平 出版时间:2005-02-01
    关键字: 忠孝 朱熹 思想主张 儒家文化

    朱子大义凛然,挺身而出,提出「修内攘外」的主张。针对当时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形势,形象地比喩说:「今天下之大势如人有重病,内自心腹,外达四肢,无一毫一发不受病者,臣不暇言且以天下之大本与今日之急务言之,盍大本也」所谓「天下之大本」,即「内修德政」,「以德为本」的统治主张。他指出:「德与政非两事,只是以德为本,则能使民归。」幷且具体提出「今日之急务」的六条措施,而且身体力行,亲自实践。如惩治贪官污吏,以恤民心,实行德形结合,人治与法治结合,以德治人治为主的思想

  • 文章湖北近三百年學術文化(十)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25期  作者:羅福惠 出版时间:1997-10-10
    关键字: 彭崧毓 理学思想 生平主张

    氏能以「实」和「公」为理由,提出异议,并在文中明确表示对「顾亭林(炎武)《日知录》、「熊文端(赐履)《学统》皆辟之(王学)甚力」的不以为然,说明彭氏为追求眞知是有一定勇气的。但是他只能以「私记」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且希冀得到宽容,并借朱熹的话作为护符:「各尊所闻、各行所知可也」,以委婉地对抗学术上的垄断和专制。与此种态度相一致,彭崧毓主张学者独立思考,拿出主见,不要盲从古文和他人。故特意强调,君子小人之别,并不在或为善或为恶,或喩于义或喩于利,而在是否有独立

  • 文章蔣主席本年五月廿七日主持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發表談話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0期  出版时间:1987-07-01
    关键字: 蒋经国 会议讲话 执政主张 人物思想

    談話全文如左:上週在臺北東區發生的街頭活動,引起社會不安,各界已多有評論。經國個人對此也深有感觸,今天想鄭重講幾句話:首先,本黨是執政黨,一切作爲,要向全民負責,要爲國家的治亂負責,也就是要對歷史負責。凡已決定要做的,以及肯定對國家民衆有益而應做的,必須全力貫徹執行,以求對民衆有所交代。本黨此一爲國家求發展,爲民衆謀福祉的決心、誠意和負責態度,當爲全民所共知,不致因少數人的歪曲而被誤解。其次,從事政治活動的個人或團體,必須時時心存國家,處處心念民衆。本此...

  • 文章我所認識的閻錫山(中)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6期  作者:吳文蔚 出版时间:2000-07-01
    关键字: 阎锡山 从政思想 抗日主张 人生评价

    所谓“允执厥中”的地步。所以中国的先圣先贤,都不主张侵略别的国家,而是,济弱扶倾的兼善天下,为人类共谋幸福。阎先生的“中”的哲学及其政治思想,正是孟子所言的王政,合乎现在的均富民生,使民富而国强。贰、论阎锡山的进山会议适中制度姜明喜(女)韩国汉城大学讲师阎锡山是一个民国初年的山西督军兼省长,掌握了山西的军政大权,他在军阀混战中,坚持中立,倡导“保境安民”,不介入任何战争,他着重发展民德、民智、民财,推行“六政三事”,乃至“用民政治”,革除社会陋习,致力

  • 文章儒家思想的人群关系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3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5-03-30
    关键字: 儒家思想 人群关系 学派主张

    行仁的目的在于生人,即解决人民的生活问题。仁的原始意义本指「桃仁」、「杏仁」、「麦仁」等种籽而言,「仁」的特性是「生」。故孔子行仁,不忘「足食」。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论语,颜渊篇)。孔子虽重德敎,但却主张「富而后敎」。子适衞,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子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子曰:「敎之」。孟子行仁政,主张制民之产,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黎民不饥不寒」、「七十者衣帛食肉,颁白者

  • 文章点滴思想见人生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6期  作者:馬雲龍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思想 人生智慧 学术主张

    引述。一般学者认为西铭思想,是横渠整个人生思想的缩影,可以和一向被视为儒家埋想社会的礼运大同篇互为发明,相互呼应。可以当做宋代儒学思想体系的宣言。它把宇宙看做一个有生命有亲情的有机体。张载为一大儒,他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话头,一般虽称其为理学,但是仍属儒家学术思想的范畴。祗是不在西铭文学之内罢了。笔者称发强乡长颇富儒家的思想与道德情操,实非虚语。三、胡适的主张:读胡颂平编著的「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在七六页四月

  • 文章孔祥熙的教育思想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趙青霞 孔德安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孔祥熙 教育思想 生平简介 教育主张

    学校空地上舖有从美国运来的草皮,操场上配备了各种体育器材,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内的试验设备和化学药品都很齐全,学校还有为开大会和学生娱乐表演的大礼堂,当时这么完备先进的教学设施在山西乃至全国的学校中都是领先的。孔祥熙虽不是职业教育家,但在欧柏林办学思想的影响下,在创办铭贤学校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主张:一、学以事人的办学理念。铭贤学校是一所教会学校。基督教义中有一句话:「非以役人,乃役于人」,这与孔祥熙启迪民智、服务群众、教育救国的思想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