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建校共返回3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憶培桂懷故舊——為紀念培桂中學四十五週年而作——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期  作者:潘宗武 出版时间:1979-04-30
    关键字: 培桂中学 建校经历 学校近况

    潘宗武先生,廣西鍾山人,國立中山大學畢業,曾任中學敎師、主任,廣西訓練團處長、縣長,現任國大代表。

  • 文章百年樹人的碩大成果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8卷 第4期  作者:關照祺 出版时间:1988-12-31
    关键字: 广雅书院 张之洞 建校历史 建校一百年纪念 优秀学人

    一、廣雅書院創建的時代背景在滿淸末季,列強侵華,外侮頻仍之際,先有道光年間之鴉片戰爭,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繼有光緖年間法國侵擾台灣而啓戰,又簽訂中法巴黎和約。這一連串的喪權辱國條約,一方面引起 國父孫中山先生領導國民革命工作的萌芽,一方面促使若干迎合時代潮流之滿淸官吏而圖謀改革。張文襄公之洞就是在這個時代中應運而生的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革新者。張之洞生于淸代道光十七年(一八三七),河北南皮人,字孝達,一字香濤,又字香嚴,號壺公,又號無競居士,晚號抱冰老...

  • 文章國父創辦廣東大學經緯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鄭彥棻 出版时间:1990-03-31
    关键字: 孙中山 广东大学 档案资料 建校纪实

    民國十三年,國父在廣東,為了培養革命幹部,建立革命力量,在十天之內,同時創辦了兩間學校:一是武學堂,就是黃埔軍校,也就是陸軍軍官學校的前身。二,是文學堂,就是廣東大學,也就是國立中山大學的前身。關於黃埔軍校創立的經過和校史,已為衆所共知。關於母校——廣東大學創立的經過,知道的人並不多。我原是高師學生,在與法大農專合併創辦廣東大學時,我是高師應屆畢業生,畢業後奉派赴法留學,其後並曾回中山大學任法學院院長,但對國父創辦廣東大學的經過也所知有限,不瞭解全般情況...

  • 文章海南大學前後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卷 第4期  作者:梁大鵬 出版时间:1974-12-01
    关键字: 海南大学 建校始末 教育方针

    吾瓊僻處南疆,環境孤異,感應不靈,難得風氣之先,凡百事業,也就瞠乎人後,鄕人每談及此,長嘆短吁,以此爲病;然因囿於實際,誠亦無可如何!抗戰期間,由於中樞決策,海南建省,勢所必趨,鄕中先進一時集會陪都,興奮之餘,相與計議,如何適應實際需要,匯合瓊人智慧,共謀建鄕發展!當時,凡吾瓊人無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掀起一股建鄕的熱潮,大家見面,這爲話題,大家內心,這爲共鳴。這是瓊人在其公共行爲上團結表現的第一回合。由於這一發展,演蛻出來的有二大事實:一爲海南企業公司...

  • 文章山西大學成長與發展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7期  作者:白麗萍董振歐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山西大学 建立与发展 现状简介 建校成绩

    本文作者:白麗萍山西大學海外聯誼會副會長(副教授)董振歐山西省高等院校海外聯誼會組織聯絡委員會主任。

  • 文章山西銘賢學校(院)滄桑史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6期  作者:虛胤  出版时间:2010-07-01
    关键字: 山西铭贤学校 建校缘起 孔祥熙 发展沿革

    (参见《山西文献》六十八期七十四页)。民国九十六(二〇〇七)年,收到乔万森先生寄来之《纪念铭贤学校百年诞辰专刊》,一时未能选出适合《山西文献》刊登的文章,现在只好就《专刊》中范敬一先生大作中摘取部分资料,以草成此文。二、铭贤建校缘起清光绪八(一八八二)年,美国俄亥俄州(Ohio)欧柏林(Oberling)大学史密斯教授率该校二十几位毕业生来到山西太谷,边学华语边传播基督教,顺便对太谷百姓治病、戒毒(鸦片),但不幸清光绪二十六(一九〇〇)年,中国内地发生义和团

  • 文章就讀日據時期故鄉的髙级小學回顧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3期  作者:李榮庭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日军建校 往事回忆

    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日本在河北省,宛平縣蘆溝橋發動戰爭,佔領北平,旋即進攻山西。山西配合全國整體戰略,經過平型關戰役,忻口戰役,太原會戰,至民國二十七年春,日軍到了故鄕臨晉縣,人心慌恐,各級大、中、小學都解散停課,整天在準備躱日本,當時地方上也有游擊隊出沒,日軍駐在臨晉縣城和第四區吳王渡的軍隊,不斷的出城到鄕下掃蕩,殺人、放火、姦淫擄掠、無惡不爲。有一次正是收麥時節,日本聽到我村(菩薩村)有游擊隊活動,出動約一個連的步、騎、砲協同,行軍到我村南約二華里...

  • 文章徐州市私立建國中學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4期  作者:魯同軒  出版时间:1982-11-15
    关键字: 徐州建国中学 建校史 人员名单

    本校原爲睢寗縣私立徐東農業職業學校改設,當民國二十七年九月縣城陷敵停辦。迄卅三年八月,江蘇省敎育廳遷皖北太和縣辦公。同軒到敎育廳與廳長金宗華,主秘王夢凡聊天,談及敎育部規定,在抗戰期間,公私立中等學校,得在鄰省鄰縣借地復校。當以睢寗私立徐東農校申請請復校,於太和縣東陳家寨陳姓房舍數十間,借爲校舍。招定學生六班三百餘名,由同軒任校長、太和縣人張炎午任敎務主任、每週參加省府週會,承金廳長撥發奬金五萬元,以資鼓勵。卅四年八月日軍宣佈投降。同軒奉派隨軍入徐,接收...

  • 文章江蘇公立南菁中學在台校友發起組織校友會緣起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4期  作者:祝樞壽  出版时间:1982-11-15
    关键字: 江苏公立南菁中学 台湾校友会 建校简史

    編者按:光緖三十二年實行新官制,改原與督撫平行之提督學政爲提學使,而受轄於督撫。黃王二公督學蘇省時,尙未實行新官制,故二公所任之職爲學政,而非提學使也。

  • 文章板浦小学建校100周年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9卷 第1、2期  作者:崔富亭  出版时间:2007-06-01
    关键字: 板浦小学 建校百年 发展历程

    薪金除学生缴纳少许学费外,其余均由张公家中盐、农收入补贴支付,因而深得广大群众欢迎和赞誉。乐群学堂校址设在板浦东大街张公家大院,学生男女兼收,张公任董事长及堂长,张公夫人许氏兼管女生事务,任聘方楚湘等几名学者为教师,开设国文、数学、常识、音乐等。后因经费不足,移交给地方盐务北鹾盐号接办,迁入东后街新建校舍,将乐群学堂改名为北鹾小学。北鹾小学从一九二六年到一九三一年先后改校名为灌云县立第一小学、灌云县立实验小学、灌云县立板浦小学。板浦小学是一所有着爱国传统

共30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