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建制沿革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温州建置沿革表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4、5期  出版时间:1998-09-01
    关键字: 温州 建制沿革 历史 史料

    温州建置沿革表温州建置沿革表溫州釋義:溫州有廣狹或今昔二義。廣義的或者昔日的溫州,系指唐、宋時期的溫州、元代的溫州路、明清的溫州府,包括解放前的「、樂、瑞、平、泰、玉和文成七縣,大體相當于今溫州市。狹義的或今日的溫州,則指唐代以來的溫州府治、路治,即解放前的永嘉縣城區和近郊區,亦即今溫州市區。(轉載自溫州通覽)

  • 文章貴州省建置沿革槪述(續)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复刊第4期  作者:倪烱聲  出版时间:1976-03-29
    关键字: 贵州省 建制沿革 汉隋唐宋

    東渡以還,倏踰兩紀。後生小子未嘗履鄉土,習見聞。傳曰:「數典而忘其祖」;今且數典而未能也。爰鉤提舊錄,分述成篇,詳其典實,溯其源流,藉爲認識鄉邦之一助。「桑梓戀父母之邦,喬木深故國之思」,覽斯文者,其亦知所勉夫。

  • 文章西安碑林沿革簡史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0期  作者:高仲謙  出版时间:1982-07-15
    关键字: 西安碑林 建制沿革 艺术价值

    前言關於西安碑林種種,本刋以往曾作過簡略紹介;玆再根據可靠資料,撰成本文,向我同鄕讀者及高明的金石學家,作一較爲深入的報導,用供參考,幷希不吝指敎!西安碑林,早以薈萃了我國石碑精華而享譽中外,就歷史觀點看,也是保存我國文物較早的場所之一。凡書法愛好者或藝術工作者,更多從這裏得到了硏習書法及石刻藝術的範本與其方便。我們在西安待過的人,大家都知道,以前,當地人習稱現在的碑林爲「碑洞」也有稱爲「墨洞」的。筆者在西安時聽人家稱「碑洞」,嘗這樣想過:稱碑洞的意思可...

  • 文章建制沿革觅孙武故鄕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9卷 第2期  作者:李九靑 出版时间:1993-09-20
    关键字: 孙武故乡 建制沿革 孙子兵法 《鲁青简史》

    阳修所说的乐安。骆教授指出乐安在历代中出现的县名是:西汉:广饶。东汉:广饶、博兴。晋:桓台。刘宋:广饶。北魏:广饶。唐:惠民。宋、金、元、明、淸各代均在广饶。这与我在「鲁靑简史」建制沿革中所査的乐安出现朝代和县名有些不同。鲁靑简史:在历代出现乐安的是:前汉:博兴。后汉:高苑。三国:高苑。西晋:高苑。刘宋:广饶。北魏:广饶。唐:惠民。宋、元、明、淸各代均在广饶。由上乐安二字出现的县看,高苑实有重要性,应当考勘。高苑齐地,齐桓公置苑于此。战国时为狄邑。田单攻狄,三月

  • 文章仁怀县建制沿革槪述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8期  作者:劉鑫雲  出版时间:1993-01-20
    关键字: 仁怀县 建制沿革 历史概述

    仁懷縣位於貴州省西北部的赤水河畔。東經一百零五度五十九分至一百零六度三十三分、北緯二十七度三十三分至二十八度十分。四周與遵義、桐梓、金沙、習水縣和四川省的藺縣接壤。東西寬約三十公里,南北長約一百公里。總面積爲一千七百九十五平方公里。歲代隸屬關係現在仁懷縣屬的地域,很早前就已納入了中華民族的版圖。一九七一年和一九七二年,先後兩次在與我縣相鄰的桐梓縣岩灰洞,發掘出舊石器時代的人類臼齒、門齒化石及其遺物。此後又在桐梓縣的馬鞍山洞,發掘舊石器時代的石器。近年以來...

  • 文章淸湘寄憶(上)——讀全縣誌雜感(原附全縣圖因製版困難,從略。——編者)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3期  作者:王恢 出版时间:1989-01-10
    关键字: 修县志 建制沿革 选举与文化

    一 緖言陽明山上,境寂心淸,山下探親熱潮洶湧沸騰,羨結伴之還鄕,嗟予不知其所往!憶及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死者無葬地,葬者被發掘,戚戚於心,因讀縣志消遣。志所載山川文物,多交往而目覩。故國神遊,故人宛在;湘山無恙,湘水長淸。蓋幼避亂城鄕,印象特深,長而忝任鄕區縣政,遍歷鄕村。一山、一水、一木、一石,無不神縈而夢牽。因就記憶,文野雜陳,聊記個人之聞見,頗存當時之實情。唯感於方志爲民史之基,文獻務宜足徵,唐突鄕賢,非所願也。二 修志經過這部縣志,是在民國二十一年...

  • 文章煙臺古代史概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徐升明  出版时间:1999-09-20
    关键字: 烟台古代史 发展过程 建制沿革 历史特点

    一、發展過程先秦時期據考古發現,遠在一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生活在這塊土地上。六、七千年前,人們開始從事漁獵生產。五、六千年前,出現了定居的部落。四、五千年前,開始由漁獵生產轉向農業生產,石器、骨器、陶器的製作都達到了一定的水準,並有彩陶出現。三、四千年前,由於靑銅生產工具的出現,陶器開始衰退,而以家族所有制爲主體的生產關係日益鞏固。靑銅文化時期,地方因素早期較多,隨時代的遷移漸趨澹薄,至戰國時期受到西部地區文化的影響而漸趨一致。西部文化與半島土著文化相結...

  • 文章荔浦縣滄桑史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57期  作者:巫秉章 出版时间:1992-07-10
    关键字: 荔浦县 建制沿革 发展历史 荔浦八景 荔浦芋头 鹅翎寺

    一、荔浦縣建置沿革荔浦,秦末漢初時爲南越國屬地,漢元鼎六年(公元前一一一年)置荔浦縣,因荔水而得名,爲建縣之始,屬蒼梧郡。三國時代,荔浦縣地屬吳國。甘露元年(公元二六五年)於荔浦縣地分設荔浦、永豊、建陵、平樂四縣,俱屬始安郡。隋文帝開皇初,撤永豊,入荔浦縣,屬始安郡。唐武德四年(公元六二一年),在荔浦縣地置荔州,並復置永豊縣,同時增設崇仁縣,改隋化爲立山縣,均屬荔州。貞觀八年(公元六三四年)改稱蒙州。貞觀十二年(公元六三八年)廢蒙州復荔浦縣,屬桂州,後屬...

  • 文章從嘉應五屬建制演進談到同鄕會會徽的意義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1期  作者:劉昆祥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嘉应五属 建制沿革 同乡会会徽 紧密联系 精神

    吾嘉應五屬,一般簡稱爲梅、蕉、平、興、華。然而,歷史考證顯示,五屬各縣設置的先後順序如下:一、興寧設縣於東晉成帝咸和六年(公元三三一年),距今民國七十五年(一九八六年),已有一千六百五十五年,曾稱爲齊昌縣。二、程鄕(梅)設縣於南朝時,南齊高帝建元元年(公元四七九年),距今民國七十五年(一九八六年),已有一千五百零七年。三、長樂(五華)設縣於宋神宗熙寧四年(公元一〇七一年),距今民國七十五年(一九八六年),已有九百一十五年。四、平遠設縣於明嘉靖四十三年(公...

  • 文章山東省縣建制史略(上)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6卷 第1期  作者:尹德民  出版时间:2000-06-20
    关键字: 山东省县建制史 建省历史沿革 山东省属县建制沿革

    日照县六县,莒州一。⑼泰安府:领泰安、肥城、新泰、莱芜、东阿、平阴县六县,东平州一。⑽曹州府:领菏泽、单县、城武、钜野、郓城、曹县、定陶、范县、观城、朝城十县、濮州一。⑾济宁直隶州:领金鄕、嘉祥、鱼台三县,州治济宁。⑿临淸直隶州:领武城、夏津、邱县三县,州治临淸。参、山东省属县建制沿革山东省行政区域,民国二年裁府、州留县,称县市,全省计一〇八县。省辖市三:济南、烟台、威海卫。设治局二:一为长山八岛东莱设治局、一为在河北省之飞地临冠邱三县设治局。另利广霑棣四县垦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