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庐山共返回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匡廬奇秀甲天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1、132期  出版时间:1988-02-16
    关键字: 庐山 名胜古迹 景点照片

    庐山庐山亦名匡庐。位于江西省北部,北临长江与九江相接,东南濒鄱阳湖与星子县相邻。它一山独峙,凌空而起,风景胜绝。登上庐山,到处是丹崖翠壑,怪石悬空;瀑布飞湍,古木参天;名胜古迹,遍布峯头丘壑;湖光山色,气象万千。是一个驰名中外的游览避暑胜地。庐山有山峯九十余座,羣峯拥簇,有的挺拔,有的峻峭,有的秀丽,姿态逈异,各自争奇斗胜。最高峯是大汉阳峯,高一千五百多公尺,昂霄逼汉,耸入云端;奇峯首推「五老」,五老峯俊伟诡特,为天下之壮观。庐山雨量充沛,形成众多名潭名

  • 文章庐山孤军抗敌记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5期  作者:吳天聲 出版时间:1970-10-02
    关键字: 庐山 孤军 交通站 游击队 报国

    三十七年七月,倭寇攻陷本省九江,我保安第三、第十一团两团退驻庐山。旋奉委员长令,即以庐山为根据地,袭击敌人。八月省政府为健全游击机构,以保安处参谋长熊滨为游击总指挥、杨遇春为副总指挥。遇春受令,即率工作人员上山部署,遂有十阅月中外轰腾庐山孤军可歌可泣之战蹟。初九江陷落,星子、德安、瑞昌、永修以次俱陷,庐山陷于四面包围之绝境,粮饷弹药无法补给。遇春乃设计建立祕密交通线与交通站,以各县保甲组织为基干,以利用伪组织及难民僧道乞丐为辅,加以组训,使深入敌后侦探

  • 文章庐山胜景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10期  作者:藍建邦  出版时间:1982-10-02
    关键字: 庐山 风景名胜 地理位置 人物感赋 庐山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县,星子县西北,鄱阳湖绕其东,扬子江环其北,西界沙河,南浔铁路经之。传殷周之际,有匡俗者,结庐此山,故名庐山,亦名匡山,又称庐阜,总名匡庐,浔阳记云:「山高二千三百六十丈,周围五百里,叠嶂九层,川流九派」。伏滔游山序云:「庐山者,江阳之多岳,其形大也。背岷流,面彭蠡,蟠根所据,亘数百里,重岭桀嶂,仰揷云日」。国中之山,除五岳外,以庐山为最著,层峦揷天,云雨在下,孤峯拔地,绝壁临空。重岗复岭,幽岫寒崖,泉悬空隙,瀑落云中,虽百里之外,皆能

  • 文章庐山训练与「七七」事变日记(二十六)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33期  作者:萬耀煌  出版时间:1974-10-10
    关键字: 七七事变 日记 庐山训练 抗日战争

    民国廿五年黄冈 万耀煌赴京会议与庐山训练何部长电召各调整师师长在京会议,定六月十六日至十八日擧行。六月十日、我夫妇偕同随员、搭西北航空公司飞机离、汉中赴西安,周奉璋王佐才同机,抵西安寓西京招待所,行营章集虚处长闻予到,同何柱国约我夫妇往晤刘经扶主任,盖刘昨自洛阳来此。旋顾主任夫妇孙蔚如夫妇欧阳珍夫妇来,约我夫妇乘车赴郊外凭吊唐之含元殿,汉之未央宫遗址,虽仅有残痕,仍启思古之幽情,遥想千载以上辉皇伟丽,而今安在。夕阳在山驱车而返,在顾主任宅晩餐,与顾先生谈

  • 文章庐山发现明代戏剧家汪道昆的一篇佚文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8期  作者:邰紹周 王耀洲 出版时间:2002-05-01
    关键字: 庐山 汪道昆 明代古碑 戏剧佚文 碑文考证

    九江 邰绍周 王耀洲新近,在开发庐山莲花洞森林公园过程中,发现了一块距今四百多年的明代古碑——庐山大安和尙的塔墓碑。这块碑自明代万历七年(公元一五七九年)立于庐山莲花峰上之后,即为岁月所尘封,湮没于迷雾衰草之中,数百年来一直鲜为人知。清代毛德琦所编著的《庐山志》(书成于康熙五十九年,即公元一七二〇年)距立碑时已有一百四十一年,对此碑却只字未提。民国二十二年(公元一九三三年)吴宗慈所著《庐山志》中对莲花峰所述较毛志详细的多,并在杂志中引《三水小志》、《浔阳

  • 文章桃花源在庐山康王谷的考证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9、140期  作者:寳元 出版时间:1990-03-25
    关键字: 桃花源记 庐山康王谷 人物考证

    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千百年来传诵不衰,「世外桃源」也成了一句通行的成语。桃花源虽是陶渊明理想的寄托,但并非凭空虚拟,而是实有其地。据一些学者的考证,桃花源不在湖南武陵的桃源县,而是在陶渊明故居附近的庐山康王谷。康王谷,又叫楚王谷,位于庐山西南部,全长达十余公里,谷中遍长野生樱桃花,并有溪流、田野和屋舍。它的地理环境,与「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相似。据宋「南康军图径。纪游集」记载:「康王者,楚怀王之子也。秦灭楚时,王避难谷中」。陶渊明是今

  • 文章庐山温泉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2期  作者:胡迎建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庐山 温泉赋 山川文物

    即鄱阳湖滨之沙溪、褚溪、龙溪。[2] 醉石在庐山东南栗里源,濯缨池下。传说陶渊明饮酒辄醉,卧于此石上,有枕痕。[3] 康乐:谢灵运,号康乐,在温泉附近,曾有其翻经台。[4] 董奉:三国末年人,来庐山修炼,其杏林遗址在般若峰。[5] 羲之:东晋王羲之官江州刺史时,在金轮峰下建宅,旁有洗墨池。西域僧达耶舍来,舍宅为寺,即归宗寺。

  • 文章遊盧山霧社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1期  作者:朱秉義 出版时间:2006-01-28
    关键字: 庐山 旅游游记 诗词歌赋

    一重迷霧一重山,沓沓濛濛幾百彎。霧散山明路平處,梅香陣陣族人還。

  • 文章雜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7期  作者:李運輝 出版时间:1970-12-02
    关键字: 庐山 思念故乡 自力更生 太平洋 豪杰

    家山一别便迢迢,二十年来恨未消。世路每教淸者浊,社闻常使白头摇。庐山面目近何似?彭蠡襟怀想象遥!老至弥深旧国念,夜来犹梦浙江潮!转烛飘蓬年复年,杞人痴意每忧天!愁闻敌忾竭三鼓,闷听新声燥五絃!讌乐谁存家国恨?荒亡竞攫四知钱!远看恶少横行处,一叶成秋足憬然!氷山那可倚长城,大错当年奈铸成!一误岂堪还再误,求生应自力更生!拾人糟粕终无补,弃我精英亦可矜!试向太平洋上望,违盟大叔拟收人!一片繁华竞逐中,骄奢淫佚习成风!悖入悖出终何益,败德败名徒误公!继往谁伤先

  • 文章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口述歷史 張知本先生訪問錄(十一)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34期  作者:沈雲龍 謝文孫 胡耀恒  出版时间:2000-01-10
    关键字: 张知本 口述历史 庐山谈话 教育事业

    北上,着手整顿,而目标则在组织完整之大学。例如所聘总务长陈君,德国留学生,即预定日后聘彼主持医学院者。法、医两院之外,再拟成立一商学院。期于半年之后,成立三学院,成为正式大学,一切计划均已拟妥,且正开始进行,而七七事变发生,于是全盘计划顿成泡影。七月初旬,余等方拟动身南下,应蒋委员长之邀,参加庐山谈话会。秦德纯于七月七日之夜,为余等饯行,席间且就北方之军事、政治、经济各方面情形有所报吿,俾供余等南下开会之参考,同时秦氏亦欲听取各敎授南下后将发表何种意见。秦氏

共22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