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平等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男女入学机会平等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5期  作者:羅衡 出版时间:1985-12-25
    关键字: 入学机会 男女平等 问题质询

    罗委员衡:主席、罗部长、刘主委、各位同仁。关于这个问题,本席认为:1.误会起于有人提议女生录取名额是否应加限制之说。基于宪法第七条的规定,根本不应有此提议的动机。2.考试制度是基于公平竞争之原则,以成绩的优劣决定去取。3.应该尊重学生求学的志愿,主管敎育者或联招会的诸公,切勿横加干涉。4.学生的志趣不同,故报考科系的人数多寡也不同。报考的人数多,自然录取的人数也就多,报考的人数少,录取的人数自然也就少,不値得大惊小怪。5.因为有了对于女生有限制和防止

  • 文章遠見與淺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2期  作者:若佛  出版时间:2002-04-01
    关键字: 见识 人生哲理 平等

    世人最重視的為「身家性命」及「子孫後代」,因而一切作為首重養身,次為養家,並傳之後代子孫,使其不為貧窮所困。絕大多數的人,都跳不出這個範圍。老子說:「反者,道之動」。一般人所想的,與「道」(自然法則)正好相反,若按照俗人的想法去做,結果必是害了自己。先以養身來說,人人都希望錦衣玉食,山珍海味,魚與熊掌兼而嚐之,甚至來個滿漢全席享受一番。據說台北有家飯店,有十二萬一桌的菜肴,再加上XO之類的名酒,一席吃下來約十五、六萬之譜,是打工者一年的工錢,可以說到了窮奢...

  • 文章中華民族淵源考序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2期  作者:張知本  出版时间:1974-07-10
    关键字: 中华民族 张知本 平等 民族渊源

    之语言,行相同之风俗,营相同之生活,谓之书同文、语同音、车同轨、行同伦,其甚适宜也,虽有不同宗敎之信仰,但在璀璨文化之陶淑,和传统美德之培养,皆能折衷调和,和睦相处。且因地理环境之作用,自由意志之归向,复由于历史久远之合流,世代相承其德泽,确已构成中华民族之不可分性矣,地不分南北东西之畛域,人不分汉满蒙囘藏之界线,皆莫不同沐博大而光华文化之中矣。昔者余草拟宪法时,依据遗敎,主张中华各民族一律平等,由五族共和而成一统之国家,既是平等,当不宜自相竞争雄长,或

  • 文章從「孟子微」看康有爲對中西思想的調融(中)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5卷 第1期  作者:黃俊傑 出版时间:1985-03-31
    关键字: 《孟子微》 康有为 中西思想 民主 自由平等

    从儒学传统中「德性自主」的观念展开出积极性的「自由」义来,此点至可惋惜。以上我们以政治思想为主要范畴,分析康有为以孟子「民本」及其相关观念为基础,来整合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等观念,俱见其会通中西的用心。(未完待续)[1] 劳思光,「中国哲学史」(台北:华世出版社,民国六十四年六月),页一一二——一一五。[2] 萧公权师,「中国政治思想史」㈠,页九〇。[3] 「孟子」,卷八,「离娄章句下」,页六五,上。[4] 同上注。[5

  • 文章甲午戰爭二甲子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0卷 第2期  作者:王輔羊  出版时间:2014-04-01
    关键字: 东学党 不平等条约 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一八九四年朝鲜农民的武装暴动。该年一月(阴历)东学党接主(地方首领)全琫准号召民众「尽灭权贵」,「逐灭洋倭」。南部和中部各道农民分起响应。他们占领郡城,建立政权。四月底攻占全州。五月,政府被迫接受平分土地等条件,诱骗农民军撤出全州。中日甲午战争开始后,日本侵略军对暴动进行武装干涉。十二月暴动被镇压。东学党是李氏朝鲜末期信奉东学的宗教团体。一八六〇年,崔济愚为对抗西学(基督教),创立东学(东学道),宣传「广济苍生」,「人人平等」。八九十年代,遍及全国。各阶层民众

  • 文章(追思特輯)考試權 獨立完整與政黨政治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11期  作者:曹伯一 出版时间:2009-01-20
    关键字: 考试权 三权分立 务实制衡 人事管理 平等独立 考试院方案

    改为「文官部」,并扩大其职权;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后改组为「管理及人事局」;一九八七年再改组为「文官大臣办公室」,其内部文官委员会独立行使考选权,不受干涉,成为英国良好政治传统之一。三、国内政治情势发展综观国内政治情势,民国三十六年制宪时,在平等权内即有「党派平等」之理想。「考试权独立」,即为平等理想之具体化。自民国八十年五月「解严」以后,政党政治模式实际上已逐渐成形,考试权之「独立与完整行使」,更是行政稳定之极重要基石。中华民国宪法第八十五条及八十八条,正符合文官

  • 文章論孫中山的世界觀(節錄)(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2卷 第4期  作者:林家有  出版时间:2004-10-30
    关键字: 孙中山 世界观 科学发展 文明共用 平等互惠

    我们革新中国的伟大目标得以完成,不但在我们的美丽的国家将会出现新纪元的曙光,整个人类也将得以共用更为光明的前景。普遍和平必将随中国的新生接踵而至,一个从来也梦想不到的宏伟场所,将要向文明世界的社会经济活动而敞开。这是一个开明政治家的宣示,也是他对世界的未来的一种祈盼。(三)国与国相交,必须平等互惠一九一九年,孙中山对于世界的事情觉得无能为力了。同年一月焦易堂、童萱甫拟发起世界和平共进会,呈函孙中山征询推他任理事长。孙覆函谓:「惟文近于外事,实觉无能为助

  • 文章中國近百年來政局動亂紀實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0期  作者:唐景田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中国政局 不平等条约 推翻满清 军阀混战 抗日战争

    一)前言我中华民族、雄据东亚、具有悠久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素为四夷所钦仰。惟自降至满清末叶,由于政治败坏,内乱与外侮交炽而来,清廷被逼先后与国际间列强帝国,签订了许许多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条约,甚至有被帝国主义者瓜分的危险。笔者言念及此,特把满清道光咸丰以来,被迫对外所签订之各项条约以及政局动乱情形,予以简介,提供各位参考。(二)满清末叶对外所签订之条约⒈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鸦片战争起源:系在道光十八年,因英国商人迭把印度的鸦片烟贩至广州出售,不仅图利

  • 文章對中華文化應有的認識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4期  作者:馬崇寬  出版时间:2004-12-25
    关键字: 中华文化 应有认识 世界和平 精忠报国 民族平等

    政,也未派军占领,仅在形式上由藩属国家承认中国为其宗主国,这与近代各强国压榨殖民地之情形大相迳庭。半世纪来中国大陆及台湾领导者世局均对所辖境内人数少的少数民族予以关切爱护、扶助、指导,这是中国文化精深之处,可以上溯历史傲视当代,其精神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永垂不朽。国父孙中山先生所主张之民族主义要议是中国不受外国侵略,也不侵略外国,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一六四四年满清入关,统治中国,运用暴力

  • 文章欣見香港回歸中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0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香港回归 不平等条约 《中英联合声明》 未来展望

    经过百余年来的牺牲奋斗,梦寐以求的收回失地香港终于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实现了。这是全体炎黄子孙一项胜利成果,也是历史上一椿大事,値得欢呼与称庆。十八世纪中叶,英吉利帝国主义者挟其强盛国力,为寻求对华贸易据点,垂涎香港,处心积虑,觊觎攫夺。曾向清廷提出割让香港的要求,遭清廷断然拒绝。一八四一年英国用砲艇强占面积二十九平方哩的香港。一八四二年六月中英鸦片战争,中国失败,被迫签订不平等的《江宁条约》割香港给英国。一八六〇年三月英军登陆九龙半岛,以既成事实向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