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岷江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谈史记河渠书中所述岷山疑为岷江之误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2卷 第4期  作者:宋梅村 出版时间:1997-03-20
    关键字: 史记河渠书 岷山 岷江

    太史公由江淮南下庐山,观大禹疏浚九河,平抑水患,在河渠书中抒其观感曰:「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遂至于会稽太湟,上姑苏,望五湖;东闚洛河,迎河,行淮泗,济漯河渠;西瞻蜀之岷山离碓;北自龙门至朔方。曰:甚哉,水之为利害也!」就上述文字观之,原系考察河川,总结并谓「甚哉,水之为利害也!」其中独于「西瞻蜀之岷山离碓(即离堆,注释详后文—笔者),颇觉未见顺适。按秦代蜀郡太守李氷在两千年前所建岷江「都江堰」水利工程,迄今仍为世界著名之水利专家所称道。半世纪前笔者曾

  • 文章四川通船河道槪述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87期  作者:禮士 出版时间:1969-11-01
    关键字: 通船河道 沅江 岷江 安宁河 安宁桥

    北道之货,胥由是出。其次则为沱江,以通资,简,富,内之货。其次则为岷江,以通成,灌,嘉,雅之货。再次则为黔江,以通酉,秀,黔边之货。其他细流之运输,较为发达者,则有:㈠江安之安宁河:由安宁桥以出江安;叙南之煤纸谷米年约二千儎,以运输叙渝。㈡内江之清流河(俗呼小河):由吴家舗以出内江;安岳,荣昌之谷米杂粮,年出二千余儎,以运销资内一带。㈢阆中之东河:由旺苍坝以出阆中;广元苍溪之煤柴锅炭,年约千余儎,以之运销南阆。上述为川江各干支河流通航情形,此在四川之交

  • 文章甘蔗與糖房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59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67-07-01
    关键字: 甘蔗生产情形 岷江流域 花甘蔗 糖房 白甘蔗

    上期杨春柱先生于川蔗一文中,谈到川中甘蔗种植生产情形,尤其是沱江流域数县。现在再谈谈岷江流域甘蔗生产情形,与大小糖房之一斑。岷江流域,出产四种甘蔗。红甘蔗:紫红色,节距短,大者有玻璃茶杯大,壮茁可爱,食时用刀削皮。嘉定以上皆产,运销到下流至于重庆。重庆有压蔗机,锯下一节甘蔗,可压出一杯汁。疥烂甘蔗:长可至二公尺,大者牛眼睛杯大小,皮薄,每节都开冰口一二条。用牙齿撕皮,吃来很泡,很甜。专供食用。白甘蔗:小于疥烂甘蔗,节距较长,质较坚,仍用齿牙撕皮,专供食用

  • 文章蔣委長兼理川政經過——告四川省同胞書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74期  出版时间:1968-10-01
    关键字: 蒋介石 告四川省同胞书 兼理川政 四川省施政纲要 岷江流域

    在天时地利人事上,皆为天然复兴根据地,实不愧为中国之首省。中正数年以来,迭与我川中袍泽及社会贤达,阐明四川对于中国之地位与责任,以为御侮建国,皆当以四川之开发与整理为基础。盖吾国有史以来,造福民族最伟大之功绩,无过于大禹之平治水利,而大禹实诞生于川省之岷江流域。今日川省草莱尽辟、山巅水涯、莫非生产之区,皆由先民旧德,余风未沬,全省民众,能劳动能创造有以致之。有此历史地理之凭借,果能全省同胞重振自信,奋发自勉,同心一致,共为尽瘁乡国而努力,奚啻百废俱举,且必可于最短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