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尧文化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华民族祖国的源头——尧文化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劉合心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文化 游记感言 抒怀

    的说法,庙也才有了思念圣德的井亭。也许其时,帝开凿和推广水井,仅是为了抵御干旱,但是,却给了人类向高地迁徙的生存条件。往昔,先祖为取水之便,都是沿河居住,遭受洪水的肆虐。有了水井后,人类从河边的洼地上了洪水波及不到的高垣,从此安居下来,繁延子孙,传宗接代,部落里人丁兴旺,这就有了村、鄕、鎭、城,以至有了大都市。从水井到井田制,是水井推进了农耕文明;启始了城市文明。因而在现世的典籍中,每每讲到城市文化,都是市井文化;讲到城市文明,都是市井文明。无论是鄕村

  • 文章陶寺——「中國」之根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甄作武 出版时间:2007-07-01
    关键字: 陶寺文化 尧舜古遗址 历史起源

    地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呈帝王之气,自然是祖都之地。史称帝早年封于唐,唐在何处?据何光岳先生考证:「从唐的象形字来看,好像在陶缶之上,有一个枝条编织的盖子,使缶内在煮物时,不会因汤沸而翻滚出外」,汤沸时响声大,故与汤意义可通陶唐。田昌伍教授又研究指出:「陶唐文化即陶寺类型中原龙山文化,分布汾水下游,中心地就是崇山脚下的陶寺。陶寺以制陶而得名,这里陶土质子丰富,宜于制陶。陶寺遗址中不仅有许多陶窑,近处有水井,当地的居民就以制陶著称于世并崇奉陶神,遂而

  • 文章与中国统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6期  作者:郭進祿 出版时间:2000-07-01
    关键字: 中华文化 两岸统一 作者观点

    一、序言我们口口声声说,我们是炎黄子孙,而代表炎黄子孙的是中华文化,而中华文化是五千年历史的表征。而在台湾的今天,不讲中华文化,而要实施本土文化不让人知道我们的祖先,除去籍贯的登录号称为新台湾人,这种行径情何以堪。因此我认为中国必须统一,而统一的时间,早比晩好,快比慢好,因为台湾的政策是背道而行。我认为先贤的优越文化遗产,我们不但要延续而更要发扬光大,行于世界,以此为我后代子孙之职志与责任。二、帝之研究㈠天下为公与选贤与能为黄帝五世孙,生长居处于伊耆

  • 文章穆穆舜华夏之光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1期  作者:羅强智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中国文化渊源 考古发现 尧帝 舜帝 禹帝

    晋游庙刍记自从鸦片战争以后,世界列强纷纷蚕食中国国土,使我国一步一步陷为次殖民地。西方有些「御用」学者,为了给他们的侵略行径辩护,炮出一个「中国文化西来说」谬论。并把这个谬论纳入了考古学硏究领域,企图从历史上证明西方入侵中国由来已久,而谓为理所当然。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学者运用各种事实,批驳这些谬论。年轻的考古学家李济博士,怀着强烈的爱国心,积极加入批驳强盗理论的行列。曾亲自来到中国第一个王朝建都的地方,探索中国文化的渊源。李济先生终于在山西夏县西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