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一冷笑而已。又有当名士者,鄙科名为粪土,或好作古诗,或好讲考据,或好谈理学,嚣嚣然自以为压倒一切矣。自识者观之,彼其所造,曾几几何,亦足发一冷笑而已。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吾言而深省焉,幸甚幸甚!国藩手草。(道光二十四年十月廿一日)不致过分用心(禀父母)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四月十四日,接奉父亲三月初九日手谕,并叔父大人贺喜手示,及四弟家书。敬悉祖父大人病体未好,且日加沉剧,父叔率诸兄弟服侍已逾三年,无昼夜之间,无须臾之
-
-
曾文正公家书,为学习中国文学之基本读物,于励志修身甚有补益,经同乡来函建议刊登。编者
-
范漢傑先生發覺東北局勢惡劣,與衛立煌,將帥不和(名記者于衡語)向蔣總統請辭不准,離開南京前往東北前,臨危托孤於台南林叔桓先生。特以德正名函在台妻兒,叮嚀今後注意事項,親筆原件字體太草特譯如下,可略窺其臨危受命,家國難以兩全的心情:英、匡、福、洪、勝均覽。頃得各方來信,知英與母五號離汕赴台。匡等則七月廿九日已到台南,想均平安。不識大家對水土習慣否?對入學手續等已辦好?一、用費除託人帶美金百元,不卜已交林伯否?其餘五百元正籌措,原託沈先生墊,但沈先生已離滬而...
-
六爺:您好!來信收到,内情盡知,敬請放心。六爺您老的身體始終是孫兒們放不下的心結,您的眼疾和腿病我們很感不安和痛心。孫兒沒有經常去信及時請安,孫兒不孝,敬請六爺原諒。萬望六爺保重身體,您老的安康是孫兒們最大的心願。親愛的六爺,咱們家中的一切都好,敬請您不要牽掛。六爺,家中您已經有了個玄孫和兩個玄孫女,我們也時常向他們提及臺灣有個高祖,六爺您感到欣慰嗎?咱們王家永遠後繼有人。隨信附寄您玄孫(女)照片數張,聊慰心籍。樹高萬丈,落葉歸根。河南鞏義始終是咱們的家...
-
对于下属的呈文和请示,比较重要的,他都用楷书详加批复。又如他记了几十年的日记,他的日记都是用楷书写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曾国藩在写字上是何等勤劳了。家书与日记家书和日记,是曾国藩一生的重大著作,——虽然牠们本身不是一种著作,——直到如今,并不稍稍减少他的价値。因为我们从他的家书和日记中,可以看出他一生事业的痕迹,可以知道许多处世为人的道理。曾国藩的家书,有几个特点,第一是篇幅长,第二是内容详细,第三是诚恳。曾国藩的家信,平均大槪都在一千字左右,长信甚至多到三千
-
《筆者按:蒙時雍是太平洋天國贊王蒙得恩長子,廣西平南縣鵬化里人,早年曾隨父參加胡以晃主持之拜上帝教活動;道光三十年(一八五〇)二月,洪秀全與馮雲山從桂平紫荊山秘密轉移到平南大同里山人村,籌備起義計劃,蒙時雍隨父前往晉謁,承蒙殷殷訓誨,從此更堅定其奉獻革命的信念與決心。蒙時雍時年約二十歲,其父已四十五歲,爲太平軍諸將領中年紀較長的一員。同年十二月,金田起義後隨軍征戰,也曾立過不少汗馬功勞;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太平軍已從起義時二萬餘人擴充至一百餘萬之衆,蒙時...
-
编者按:张列五先生手札,共计致友人书八件,家书二十件。本刋第五十五期,刋载致友人书八件;第五十六期,刋载家书五件;第五十七期,刋载家书四件。兹本期又续载家书五件,尙余家书六件,下期可以刋毕。敬希读者注意。答干弟书㈡干弟来书,情文兼畅,阅之甚慰。至陈说蜀中苦况,令人心恻,竹枝词尤不堪卒读。兄非无良者,岂肯独善其身,而不哀下民;故南北星奔,冀图振拔。独恫于任我者信我不坚,忌我者惧我相形,则未免侧身西望,有爱莫能助之叹耳。弟云:无负父老子弟之希望;嗟乎,父老
-
在一般人的想像中,「曾国藩家书」应当是为了留给后世子孙的吿诫而设,其实乃是皮相之言,望文生义的字面解释。衡诸当时「曾」的处境,恰似唐代的中兴名臣郭子仪一样。郭晚年声色自娱,府中的奇花异木,不禁游人入内观赏,用「府门大开」表明「无所隐讳」,借此远祸。曾国藩是道学先生,计不出此,只好刋行家书,来表明心迹,剖白于慈禧太后及朝中大臣之前,以示无隐,求取谅解,不但有韬光养晦,洁身自保的意思,也可以澄淸朝臣的猜忌,确实是煞费苦心的。据说当湘军克复武汉时,咸丰皇帝曾
-
曾文正公家书,虽是文正公日常家信,但却包涵了为学、克己、修身、治事、爱人、为政、军谋、孝悌、忠信等哲理至丰,尤其曾氏仁厚的胸怀,崇高的人格,和谦冲克己的涵养,更跃然纸上,使人感动不已。不忍释手,因之,读之再三,爱若良师益友,受益无穷。曾文正公说:「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故其为忧也,以不如舜、不如周公为忧也,以德不修,学不讲为忧也。是故顽氏梗化则忧之,蛮夷猾夏则忧之,小人在位,贤人否闭则忧之,匹夫匹妇不被己泽则忧之,所谓悲天命而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