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官场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清朝官員相見禮(上)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64期  作者:胡漢君  出版时间:1983-06-20
    关键字: 官场仪礼 清朝官员 《官场现形记》 礼尙往来

    淸朝官场礼节,不堪繁琐,而且还得严格遵守,不容稍有疏忽,其情不是我们现代一般人所能想象的,本文敍述甚详,可资茶余饭后谈助,亦可作排演淸朝历史剧时的参考,原载香港星岛晚报,周器之鄕长提供转载。

  • 文章漫談妙聯徵對——代縣長、代議長、代市長、三代同堂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3卷 第3期  作者:王希昭 出版时间:1997-06-01
    关键字: 妙联征对 研究 官场现象

    又有屛东市黄市长清汉「道路周边系统工程,利益输送,侦结起诉,收押禁见,县派建设局程技正清泉代理」急步后尘。接二连三,无独有偶,其中或征召当选、踌躇满志,或黑道漂白、趾高气扬,或派系拥立、有恃无恐,方期竞选连任,宏图丕展,讵料东窗事发,沦为楚囚!聪明自误,政客无行,官场活剧,歹戏拖棚,民间传为笑谈良有以也!据闻,「高雄县砂石公会郑总干事祯藩,国学渊博,爱好诗词,目睹屛县,地方首长,锒铛入狱,代理风行,有感而发,于客岁腊月上旬,戏撰『代县长、代议长、代市长

  • 文章讀書有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6期  作者:谷賢 出版时间:2012-02-01
    关键字: 李邕 麓山寺碑 人生感悟 官场道德

    在家除了繪畫——水墨之寫意畫外,便是查閱書法書,如李邕與「麓山寺碑」,茲節略一、二:「李邕(公元六七五至七四七年),字泰和,楊州江都人,唐開元申為汲郡北海太守,故人稱『李北海』,其所處的時代正是朝中派系鬥爭紛繁,一般官吏難以避其旋渦,李邕才氣橫溢,耿直不阿,疾惡如仇,正如盧藏評其為人:『邕如幹將、莫邪,難與爭鋒,然終虞缺折耳。』李邕仕途坎坷,屢遭貶斥,為官坐不暖席,數次獲罪幾死,又復被救,然終因邕性豪侈,自矜狂放不拘細行,遭口蜜腹劍的奸相李林甫羅織罪名,...

  • 文章聽一個厨子的天寶當年(五)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6卷 第1、2期  作者:孫毅人  出版时间:1984-06-01
    关键字: 官场礼节 历史资料 学者观点 官员品级

    七、官场 礼节 称呼 服装 接差中国是礼义之邦,义是无形的东西。如果不去体会的话,不知道这个义是长的、圆的。礼就不能凭空,要有事实摆出来了,于是各式各样的礼,也就数不过来,黎民百姓处世失礼,人家还可以原谅他,至多说「是没门槛人家养的,没受过交代!」官场中就不行了。大的小的,一板一眼的礼节,都要丝丝入扣,一点马虎不得,所谓「做威不像,不如不唱」,谁也不笑谁,除非是不想吃这口牢食饭去他妈妈的!佐杂见州县要行礼,州县见府道要行礼,府道见抚督要行礼就层层叠叠行礼

  • 文章厚黑极品录 笑看现代官场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8卷 第1、2期  作者:湯宜諧  出版时间:2006-06-01
    关键字: 厚黑学 现代官场 警界生活

    ●「做官好,做官妙,做官头戴乌纱帽。」这是国剧某丑角出场时的口白,加上夸张的做表,道尽了官老爷轻薄的丑态,令人发噱。●「秋扇摇摇两面白,官袍楚楚通身黑,笑君不肯打倒来,自信胸中无点墨。」这是国画大师齐白石,在「不倒翁」国画上的题词,讽刺为官嘴脸,眞是骂人不带脏字。●「一痞天下无难事,人不要脸鬼见愁。」这是台湾近年流行斥骂政治人物的「顺口溜」,所指者谁?大家心知肚明。话说民国九十五年丙戌,新正伊始,万境皆春,大地欣欣向荣之际,台北官场却一片阴霾,因为内阁又

  • 文章简论清代官场生活在『红楼梦』里的反映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3期  作者:張訓  出版时间:1995-09-01
    关键字: 红楼梦 官场生活 文学节选

    文学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越是优秀的作品反映出来的生活就越眞实、越鲜明,因而也就更带普遍性。曹雪芹在《红楼梦》里为我们创造出一个眞实的、立体的、瑰丽璀烂的神奇世界。这个世界里的生活—清代前中期的社会生活,也应该是鲜明的、眞实的、更带有普遍性的。红学硏究者在这方面已作过深入的论述,笔者只想就该书所反映的清代官场生活,做简要的勾勒和评析,有粗疏不当之处,请专家们赐敎。(一)封建社会里高级贵族官僚的产生,很大一部分是由皇帝将其亲属和异姓功臣封分为王侯将相,并

  • 文章三笑姻緣中華鴻山的考證(一四)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85期  作者:浦士英  出版时间:1976-11-20
    关键字: 史料考证 科举 官场 嘉靖年间

    每一位举人老爷,离鄕时总要带上一批当地著名的土产,送送鄕试完毕早已返京的主考大人,和其他同鄕京官。鄕试主考大人,发榜后,就正式成为新举人的座师,新举人也就正式成为主考大人的门生。这重师生关系,一结就终身永不可解。俗语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不忘」,大槪就是指这种关系而言,因为通常授业解惑传道的老师,任期至少半年一年,很少一日二日的。又为什么座师和门生的关系会深不可解呢?原来这也是官场的利害关系,座师一朝当权,门生就是他的得力干部,随时可予提携拔擢。(待续)

  • 文章官场现形记与李宝嘉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70期  作者:北苑  出版时间:1991-04-10
    关键字: 《官场现形记》 李伯元 写作背景 考证出身

    天雨无事,最好看小说,书架上随便一抽,却抽到一本官场现形记,这是一本很多人都看过的小说,文笔犀利,嬉笑怒骂,好的是可以一段段看,不必一口气读完,随时可以放下,因为它是一段段可以当短篇小说,各段自成一个段落,不像其他小说,必得从头看起,中间如果搁下,便令人牵肠挂肚。其行文之流畅,文笔之犀利,批判之尖酸,形容之毕肖,眞可以用来下酒。作者李宝嘉,字伯元,自号南亭亭长,是我们武进人,生于淸同治六年,殁于淸光緖三十二年,年仅四十岁。身后无子,亦无长物,还是伶人孙菊

  • 文章外交界耆宿之伍廷芳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卷 第1期  作者:林光灝 出版时间:1973-03-01
    关键字: 伍廷芳 人物传记 官场生涯 外交事业

    局议员,兼执业律师,曾资助 国父孙中山先生革命。同治十三年甲戍(公元一八七四),廷芳时年二十三岁,留学英伦,入林肯法律学校深造,越三载;获得英国大律师文凭,学成返港执行律师业务,颇有声于时。后因经商失败,为同鄕所介绍,到北洋入李鸿章(少荃)幕办洋务、由此而离开香港,正式涉足中国官场。初薛福成(字叔耘、号庸、江苏无锡人。)于光緖十五年己丑(公元一八八九)四月,以三品京堂候补,充任出使英、法、义、比四国大臣,欲邀前往被拒。光緖二十年甲午中日东海战争,淸师败绩、次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