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宋史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校勘宋史有成之叶左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9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97-04-10
    关键字: 叶谓溪 宋史 校勘 学者

    第一师范图书馆任指导员(校长为马敍伦)。并在马一浮妻舅家中,担任家庭敎师,至民国十八年转赴北平国立北平图书馆任编纂。由于性近读史,曾以校勘宋史重要资料之「宋会要」。(按宋会要,为宋代专设「会要所」成书,约计二千二百余卷,惜未刊行,无从读过。但为元代所修之宋史多所取材于此书。明修永乐大典,曾分别采用该书史事。至淸嘉庆年间,徐拟始从大典中录出,分章王系十七类,其中以礼仪、职官、食货等为主要资料,是硏究宋史必读之书)。因而对宋史发生浓厚兴趣,从此进入硏究宋史之门。民国

  • 文章朱仙鎭之役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9期  作者:鄭經生 出版时间:1976-09-25
    关键字: 宋史 岳飞 朱仙镇之役

    朱仙鎭之役,为岳飞一生战功最高潮时期,时为宋高宗绍兴十年庚辛(公元一一四〇年)岳飞三十八岁。宋史本传论是役谓:「飞北伐,军至汴梁之朱仙鎭,有诏班师,飞自为表答诏,忠义之言,流出肺腑,眞有诸葛孔明之风……」等语。考朱仙鎭之战,为岳飞一生最后一次大战,此一战役起于绍兴十年夏五月,虏人大擧入寇,刘锜据顺昌以抗虏,岳飞遣张宪、姚政赴敌,六月甲辰朔,加岳少保兼河南府路陕西河东河北路招讨使,加食邑实封,寻改河南北诸路招讨使,廿一日大擧进兵,命王贵、牛皋、董先、杨再兴

  • 文章略談宋初開封建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3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10-07-01
    关键字: 开封 北宋 四库全书 宋史

    大运河,每岁调节水势,止深六尺,以通行重载为准。宋初释兵权后,重文轻武,工商发达,由运河入汴河,运到开封的物品,逐日兴盛。宋太祖原意稍安定后,先迁洛阳再迁西安,效法汉唐富强盛事,但大趋势已不可能。后来北宋延续至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首都南迁,赵宋在开封建都,长达一六八年。(见《宋史》)四、宋太祖至仁宗是北宋兴盛时期宋太祖之事迹,见明王夫之《宋论》:「宋兴,统一天下,民用宁(静),政用乂(音,理治),文教用兴(隆)」。又「太祖(自认)。权不重,故不敢以兵威动远

  • 文章正視歷史·胸懷中國(四)——告別七十五年教學生涯的一堂課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34期  作者:錢穆  出版时间:1989-04-20
    关键字: 司马光 宋史 读史明智

    當時司馬溫公資治通鑑,並不是一人一手來編,幫他最重要的有幾個助手,一位幫他編寫唐史,此人尙在科舉應考中。朝廷聽從司馬溫公請求,讓他請此人去做助手。通鑑編成,朝廷又聽從司馬溫公請求,此人未經考試仍授以進士及第後之職位。諸位聽聽,如此等事便算是朝廷專制嗎?這眞太寃枉了。司馬溫公所編資治通鑑一書之意義與價値,此處暫不論。我最衷心佩服他的,他每日進出編寫通鑑院落的大門,看門一老僕,竟不知他有朝廷一官位,直待積年後,有人來此院落拜訪,此老僕纔知司馬溫公在朝有官位,...

  • 文章改修宋史考略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金靜庵 出版时间:1972-11-01
    关键字: 宋史 王惟俭 明人 三史合一 柯维骥

    宋史成于元末。最为芜杂。明淸二代之士。致力于改撰者。颇不乏人。考其动机。厥有二端。其一,则元人以宋史与辽金并列。无异李延寿之修南北史。极为言正统派之学者所不满。故敍宋亡讫于祥兴。而为衞盖二王作纪。置辽金于外国传。以侪于西夏高丽。持此论者。多为明人。如王洙、柯维骥、王惟俭之徒是也。其二,则取法欧宋之重修唐书。以订误补阙事增文省为职志。精研史学之士。多主张之。其编纂之要旨。亦欲合三史为一书。以正元代之非。持此论者。悉为淸贤。如陈黄中邵晋涵章学诚之徒是也。二者

  • 文章正視歷史·胸懷中國(三)——告別七十五年教學生涯的一堂課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33期  作者:錢穆  出版时间:1989-03-20
    关键字: 新学 旧学 旧政治 司马光 宋史

    ●關於所謂新學、舊學的看法我再吿訴諸位,經學在宋代初年,實在是一套新學問,史學則比較是一套學問。宋朝開始,一般人都講漢唐,王荆公提前講夏商周三代。這便是要講經學。韓愈說爲古文是要提倡古人之道,但學韓愈的,却走了古文一條路。像歐陽修,雖也講經學史學,但終以文學爲重。司馬溫公幫皇帝寫資治通鑑,講歷史、講政治,主要講漢唐實乃當時的一套新學。而王荆公講的經學,主要講唐虞三代,實乃是當時的一套舊學。王荆公曾對宋神宗說,你不要只想做漢唐明君,你該學做唐虞夏商周三代的...

  • 文章正視歷史.胸懷中國(一)告別七十五年教學生涯的一堂課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30期  作者:錢穆  出版时间:1988-12-20
    关键字: 教育 王安石 司马光 宋史 中国史

    一个蔡京,他是一道地的小人。诸位读宋史,这该是知道的。他本是王安石新党中人,但是司马温公上台,旧党得政,蔡京还留在政府做事。司马温公拿新政一件一件改过来,王荆公方退居南京,听到一切,不当一件事。直至听到罢免免役法,才说,这种该变吗?这一法既已进行,实不易再变。只有蔡京,第一个在京都努力实行罢免免役法,深受司马温公欣赏,很看重他。结果他后来当政,又一变推行新法,旧党重要人物尽被贬黜。这是宋史里面大家知道的一件事。最后徽钦二帝蒙尘,可说尽受蔡京影响。·论语上说

  • 文章文天祥籍貫考證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0期  作者:曾采堂 出版时间:1995-04-01
    关键字: 文天祥 籍贯 史料考证 宋史 史料辨析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赣之吉水人也。」详见《宋史·文天祥传》。可是,自明嘉靖末年以迄于今,历时四百余年,对文天祥的籍贯:一曰吉水县,一曰庐陵县。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特别是近年来,有人认为「《宋史》有误」其理由是,《大明一统志》载,「元佑七年壬申(一〇九二)庐陵之同水,与吉水之淳化互易」,文天祥是同水易淳化后一百四十四年的端平年丙申(一二三六),生于庐陵县淳化鄕富田村,所以说「《宋史》有误」。本文根据有关的文史典藉,反复考证,文天祥的籍贯,并对「田园

  • 文章李淑的政事和史學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7期  作者:王德毅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李淑 纂修史书 史学贡献 宋史 司马光

    本文為作者參加第二屆國際學術研究會議之論文,特予轉載以饗鄉親友好—編者按—

  • 文章北宋監門鄭侠 進流民圖疏與編管汀州探原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23期  作者:鄭健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逮还传误 宋史列传》记载 神宗与王安石 王安石变法 两派纷争 流放郑侠 新法被废 赦后被诬 归隐乡里 《论新法进流民图疏》 《乞牵复英州别驾郑侠状》

    自陛下临御,一新庶政,凡侠所言青苗、助役、市易、保甲等事,改更略尽。而侠以孤远,终无一人为言其寃者!臣与侠平生未尝识面,独不忍当陛下之世,有一夫不获其所。是以区区为侠一言,伏望圣慈,特赐录用,使其父子生得相见,以慰天下忠直之望。谨录奏闻,伏候敕旨。[1] 清光绪五年刊本影印,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五十六年十二月台一版。[2] 百衲本二十四史第四十二册宋史第4003页(台湾商务印书馆印行)。西塘先生郑 侠,福清人。父监江宁税,时先生读书清凉寺,荆公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