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安阳共返回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安阳县志和安阳文献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9卷 第1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安阳县志 安阳文献 旅台安阳同乡会

    一、前言旅台安阳同乡,多半在民国三十七、八年来台,久不能回归,都会思念故里,我在读台湾师大时,曾于图书馆看到安阳县志,也记下出版社,亲去购买,已无存书。张立委金鉴教授家也有安阳县志,我俩因同为东夏寒村,常至他家拜访在书架见过。张教授比我父小两岁,说他额上的月亮,是在烧石灰窑,我父蹬落的火粒划伤的。二、安阳县志民国七十年端阳节,我提着妻包的粽子,与杜德和在南门巿场会面,他买几粒苹果,同去新店看张教授,谈起印安阳县志,决定先调查在台安阳同乡人有多少,决定印

  • 文章安阳县古蹟举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1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2-01-30
    关键字: 安阳 名胜古迹 历史文物

    安阳县古蹟甚多,载在县志,不胜枚擧。兹就中有史事可纪者,擧录于左,藉以见安阳为文明古郡,文化源流之悠长。⒈伯阳城—在安阳县西北五十里淸流村西,今尙有旧蹟可考,史称『乐毅攻魏伯阳』,即是此城。城之附近有山,名伯阳山。⒉古韩家庄—在县西水冶鎭西北二里许,有村名铁佛寺,即古韩家庄,为宋谏议大夫韩国华、魏郡王韩琦父子之故里。⒊鲧堤尧城—在安阳县东东梁堌村。太平寰宇记曰:「鲧堤尧城,禹之父所筑,以捍孟门」。读史方舆纪要曰:『鲧堤,治水时所筑,以捍孟门溢水』。⒋殷墟

  • 文章安阳县的国外留学生简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2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76-02-25
    关键字: 安阳县 国外留学生 名单记录

    安阳为豫北重鎭,交通便利,土壤肥沃,物产丰富,人才蔚起,一向驰名,古有『南光(山)固(始)北安(阳)林(县)』之称。民国以来,大专院校的毕业生数以千计,不胜枚擧,即国外的留学生亦为数不少。兹就本人查考所知,特将安阳县的国外留学生,一一题名,并作简志如次:壹、民国三十八年以前者⒈王金吾—字直靑,县西水冶鎭人,美国留学,习农业,曾任河南大学敎授兼农学院院长。获有硕士学位。⒉刘擧一—字蓬三,县西贾店村人,日本警察学校毕业,曾任国会众议院众议员,河南实业厅厅长

  • 文章抗战胜利后安阳县乡鎭长题名录(民国三十四年至三十七年间)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8期  作者:劉壽山 出版时间:1975-08-25
    关键字: 安阳县 镇长题名录 个人简历

  • 文章我國古代漆器的藝術與文化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1期  作者:李鑑瑞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安阳 殷商 漆器装饰 文化研究

    年初家成兄交给我一本「安阳文献」,并且告诉我里面有一些考古的文章,内容非常丰富,很有阅读价値。因为我平常也很喜欢古文物,所以家成兄希望我能写一篇类似的文章,投稿枣阳文献。说实在的古文物我是很喜欢,但写文章我就不行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当我看到「安阳」和想到这两个字的时候,我就无法沉默了。商王成汤建国后至盘庚迁殷,共有五次迁都。河南「安阳」是商王朝最后一次迁徙的王都,盘庚是商代的第二十代国王,他即位时商朝的王都在「奄」(山东曲阜)。他从奄迁都殷(河南安阳

  • 文章民国以来安阳县知事县长题名录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7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75-07-25
    关键字: 安阳县长 题名录 人物生平

    汉代地方官署首长,郡曰太守,县曰令、长。盖以当时中央集权未甚,地方首长尙有相当自主之权。宋代厉行中央集权之治,地方首长以『朝臣出守,不去底缺,』而称知府,知县。明淸因沿其制,集权之治未减。民国肇造仍沿淸制,县官曰知事;民国十七年北伐成功,全国统一,开始实行三民主义,县之首长改知事为县长,盖拟加强地方政府权力,为民主政治舖路。兹将民国以来安阳县历任知事及县长题名于后,以为地方文献之资证。(民国二十一年以前者根据续安阳县志,以后者系就笔者所知及采访所得)⒈范

  • 文章安阳县籍各级民意代表题名录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75-04-25
    关键字: 题名录 安阳县籍 人物简介

    民国肇造,建立共和,实行民主法治之政治制度。政府尝擧办选擧,推选代表,组织民意机关,以实现主权在民之旨。民国以来,安阳县所选之各级民意代表为数不少。兹就搜蒐得之有关资料,一一加以介述,想不失为我国民主宪政史上之有价値文献。壹、中央民意代表一、国会议员(民国初年)⒈张凤台—字鸣岐,县东北十五里崇义村人,光緖二十一年进士,国会参议院议员,后曾任河南省省长。⒉刘峯一—字蓬三,县西四十里刘家贾店村人,日本警察学校毕业,同盟会会员,国会众议院议员,后曾任河南实业厅

  • 文章考古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1期  作者:陳仲玉 出版时间:1980-01-25
    关键字: 安阳殷墟考古 傅斯年 甲骨文 李济 考古学

    这不是一个公定的节日,只是中央硏究院历史语言硏究所考古组同仁们为了纪念民国十七年十月十三日破土开掘河南省安阳县殷虚,在每年的这一天定期聚会,我们私自称它为「考古节」。安阳殷虚的发掘在学术界是一次壮擧。这遗址的开掘也为中国考古学史揭开了新的一幕。这一日子的到来并非偶然,而是有它深远的背景。这话要分以下的几方面来说。就广义的考古学来说,在中国本有一段传统的历史。它的萌芽可推溯到汉代,而眞正成为一学门的开始,至少可以推早到宋代。如南宋吕大临的考古图一书,其所

  • 文章挖出中國上古史(續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4期  作者:李子寧 出版时间:1987-04-30
    关键字: 李济 人物事迹 安阳考古挖掘 学术研究

    安阳到台湾安阳发掘的十年间,是李济一生学术事业的顚峯;也是中国考古学逐渐生根的时代。除了仍继续指导安阳的发掘工作外(安阳发掘的后期,他逐渐由室外工作之主持,转到室内整理标本、指导工作方向的职责上),李济还实际领导了三次古蹟硏究团,从事了城子崖、县等数十处遗址之发掘,其中尤以山东历城龙山鎭的城子崖发掘成就为钜,在此他发现了著名的龙山文化,而将中国史前史硏究与历史硏究连成一气。到现在为止,一切似乎都很顺利;安阳越挖越精采,第十一次发掘发现了著名的侯家庄大墓

  • 文章清乾隆皇帝(高宗)游安阳时御制诗文——附笔者按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5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79-05-25
    关键字: 乾隆 安阳 御制诗文 清前期

    安阳张金鉴辑录淸乾隆皇帝风流倜傥,才华洋溢,游踪所至,触景生情,随意走笔,立即成为诗文,文情并茂,多属佳构。乾隆十五年(一七五〇年)九月高宗游安阳,成御制文三篇,诗五首,兹摘录如次:(原文载嘉庆二十四年安阳县知事贵泰纂安阳县志卷一)一、韩琦论乾隆十五年九月夫为人臣者,当国家淸夷之际,进言纳谏,理国致治,固一代名臣也。然値主幼时难之日,而能不动声色,措天下于泰山之安者,则又所谓国之柱石栋梁,非具经济之才,学问智勇逈出流辈者,不能。韩魏公两定大计,辅相英宗

共22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