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学习共返回6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為學與思考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7期  作者:錢紹偉 出版时间:1982-07-06
    关键字: 学习 思考 孟子 中庸

    ——律己要嚴,凡耳目之欲,口腹之嗜,非屬日常生活之内,皆應摒棄,一切爲學業而努力,方有所得——學與思是相互對待之詞,學是吸收外界的知識與經驗,思是分析事物的道理或條理。前者依靠的是記憶或模仿,是由外而內的;後者依靠的是推理或判斷,是由內而外的。兩者雖相反,而實相成。所以論語上曾將兩者對待並擧,如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可見學與思,均不可偏廢。中庸上說:「博學之,審問之,愼思之、明辨之。」但一般人常偏於學問,而忽略了思辨。雖然審問的「問」字亦有...

  • 文章漫谈学习英语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謹語  出版时间:1985-09-20
    关键字: 英语学习

    本文作者為臺灣出生的第二代湘鄉青年,在英文方面有相當造詣,現任教於中部一流學府,刻正準備赴美深造。·編者·

  • 文章詩詞初學迷津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3期  作者:張忠語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诗词 学习方法 平仄

    说千百年的诗人,同此风月、共此花草,偶或意会字触,便说是剽袭、是仿效,岂非冤诬。记得两峰居士给袁枚画像。袁枚说两峰以为是我也,家人以为非我也。是我非我,姑且不论。只好说两峰画中之我,一我也。家人目中之我,一我也。各作各的诗,是不是学某人的,就各说各的吧!诚然诗是学来的。不过诗的学习,有如奕棋,所能学的,是马走日字相走田的基本法步。须知棋无重局。当其对奕谋著时,是要全靠心拟神往的,同样的道理,诗之所能学的,只限于平仄格律。结果是诗不能不学,而又无成法可学

  • 文章記名書法家王軼公的書道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5期  作者:林嘯松 出版时间:2000-04-10
    关键字: 王轶猛 德智双修 书法学习

    要成为书法家,达到书法艺境,应具有哲学家的修养,诗人的坦荡心灵,工艺技术本位的巧手,从字体结构,用心不懈的硏习创新,将独特的创意表现出来得到世人的赞赏与喝采,这就是眞正的成就,而成就的果实,也就是赢得了荣誉,地位和尊敬。世上有价値的事是有创意,最快乐的事是学习,不断的学习,使人能发挥潜力,练习书法应是从抒情表现心灵的世界,书写诗辞,从古人诗辞中,体会书法艺术的本质,两者结合起来,则相得益彰。书法到了炉火纯青时,是整合名家字体的原貌,然后融入转化为创新

  • 文章曾國藩的讀書要旨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1卷 第1、2期  作者:蔣勵材  出版时间:1985-03-20
    关键字: 曾国藩 读书要旨 学习方法

    鄉賢曾文正公,為滿清中興名臣。洪楊軍起,奉旨辦團練於長沙,以儒生為骨幹,訓練湘軍,為以保衛家鄉,保衛孔孟聖道而戰鬥。一生最重視讀書,無論治軍治吏,幾乎無時無地不自己注意讀書。嘗言:「吾人只有進德修業靠得住」。作者精硏文正公家書遺著。而後綜述其讀書的方法,讀書的門徑,讀書的原則,撰成本文。極具參考價值。原載六十八年三月「暢流」六九八期。玆特轉載,俾邦人君子在進德修業方面知所取法。亦為有志治學務實者之津梁焉。編者

  • 文章林語堂先生説:怎樣把英文學好?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3卷 第2期  作者:方懃 出版时间:1997-04-01
    关键字: 林语堂 英文学习 常用字 口语

    学的。同时我在上海所见到日本留学的中学英文敎员,文法熟极了,分析词句精透了,而说出来写出来的英文,一无是处。语言文字是靠实习经验,不单靠理论的。直接敎学法,就是重在经验,不在理论。有人以为目标在了解阅读,不在口讲,既在阅读了解能力,就不必学讲。这是把问题看错了。学习英文的目标,只在清顺自然四个字而已。假如有人能修到清顺自然四字,无论用何方法,我们都无理由反对,外国读者也可欣赏。无如事实上没有这回事。凡不以口语为基础的人,任何用功,写不出来平易自然、纯熟道地的英文

  • 文章學寫舊體詩的歷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7卷 第1期  作者:華羽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旧体诗 诗文 学习历程

    分明」。由于事情多,又得不到学习成效,就停止了诗词的学习,后来在无耐之下请教学友谭咏林,他从坊间买来一本「诗韵集成」送我,嘱意我画一张山水画送他,我也依其要求,以为「投桃报李」。我得到这本书之后,把我写成的诗,用最笨的办法逐字逐句的查出平仄及韵脚,最初,弄成一首诗约在一个礼拜,而且要符合平仄必须抽字换字,删句换句,巅倒来巅倒去,等到「平仄韵脚」对了,诗的原意也变了!渐渐地,耐著性了查一段时间,便感到容易许多。现在学着写几首,请方家多多指教。前年九月我作四川成都之行

  • 文章從人生經驗談管理知識實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徐立德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人生 回忆 感想 学习 经历

    应该乐于助人。检讨我个人四十余年的公务生涯之中,学习应该是一种无止无休的过程,而其中又与「兴趣」与「需要」有关。我们常常是为了追求某一种目标而「学习」—譬如我个人曾在专科学校毕业后,就参加了四十二年的普通行政高考获得录取;我也曾在民国五十七年为了取得简任职的任用资格而参加了甲种特考。讲到这里,我也希望略加说明,学习是连续不断的过程。—我曾经在公务人员的生涯中数度由政府派遣出国进修—我曾在美援会项下,选拔赴美接受长达八个月的进修计划;应邀赴美以贵宾身份考察美国

  • 文章从历史中学习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5期  作者:覃怡輝 出版时间:2014-07-10
    关键字: 社长的话 学习历史 敬告读者

    文·覃怡辉本季刊自于二〇一二年十月所出版第一三八期开始,曾分三期(上、中、下)转载了本刊编辑委员石齐先生所推荐「神仙湾老宋图书馆」所编写的一篇大作《国民党新桂系》。说来惭愧,我个人虽然籍属广西,但由于自幼生长于南洋海外,没有机会接触家乡的文史,以后虽然回台就学,学成后并留在台湾从事学术研究的工作,但因我的学术专业领域不是历史,在学校教育中只学过中国通史,完全没有读过广西之专史,所以拜读了这篇大作之后,这可说是我对母省广西历史的一个入门学习,直到这个时候

  • 文章手眼身法步前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3期  作者:梁秀娟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国剧学习 往事追忆 教书生涯

    「手、眼、身、法、步」是國劇表演藝術中有關肢體動作的重要口訣。我由自幼學戲及舞台演出的經歷和揣摩中、深深體會這五個字所代表的演員全身整體配合的關係。國劇及國舞的動作,原則上以「手」部爲起動之點,「眼」神必須立刻地配合手的動作——包括動作的方向以及動作的情感與涵意,於是「身」體的與之配合而有適當的姿勢與動向——包括肢體的張力與焦點。所謂「法」就隨卽產生、「法」一方面是指劇情與角色所賦予的內在的「動因」,另方面是指「手」、「眼」、「身」配合後所具有的外在的「...

共62条记录 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