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孔望山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晨眺孔望山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4期  作者:梁璆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人物抒怀 诗歌

    晨起迎風露有痕,登坡扶杖浴朝暾;清新薄霧心頭水,隱約雲台世外垣。百代千年人際事,先知後學各家言;向如一覺紅樓夢,日理三餐夜閉門。

  • 文章辛亥革命前的〈国粹学报〉与孔望山造像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3卷 第3、4期  作者:劉鳳桂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国粹学报》 佛教造像 佛教石刻遗存

    孔望山摩崖造像调查报告〉,一致肯定孔望山造像是「东汉晚期的佛教艺术」,所引起的国内外学术界的轰动;当时间又跨越三十年,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孔望山造像的文章和专著已达一百多篇,特别是二〇一一年,由国家博物馆考古研究中心、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连云港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连云港市博物馆等四家联合编著的集三十年孔望山造像研究之大成的大型图书—〈连云港孔望山〉出版发行之际,我们再读到〈国粹学报〉创刊号有关孔望山造像的文字,更由衷地敬佩辛亥革命前那个时代国学大师们的慧眼识眞

  • 文章一清詩草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8卷 第3、4期  作者:方一清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一清诗草 珍妃井 杜甫草堂

    ●观故宫珍妃井太后信谗言,珍妃苦果呑。游人寻古井,似见一冤魂。●从九江上庐驱车前往喜登程,曲折盘旋路行。穿越峰峦多少座,悬崖峭壁胆心惊。●咏孔望山绰约多姿孔望山,玲珑剔透色斑斓。仲尼海留胜蹟,欣赏漫游不等闲。●谒杜甫草堂飞抵成都拜草堂,浣花溪畔感芬芳。廊间翰墨皆淸秀,壁上诗词冠盛唐。工部悲歌抒愤懑,少陵忧国见遗章。桃符揭换公该慰,诗圣当年愿已偿。

  • 文章有奬猜謎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99-09-01
    关键字: 谜底揭晓 中奖名单 谜题 地方文献

    上期谜底揭晓一、孔望山。谜底:「岳」。猜中者:李象竹、沈仲人、徐积宏、汪勤业、何秉秀、陈儒超、汪诚、荣金生。中奖者:徐积宏。二、必亲自检点。谜底:「关门」。本题无人猜中。三、本期奖品系本刊发行人夏荷生先生提供,谨此致谢。本期谜题一、夫妻生育四男四女。(打一字)二、爱无差等。(打四字成语)动脑园地十二月十五日截止收件,来稿请寄台此市博爱路二十五号九楼十七室海州文献杂志社收。

  • 文章孔望山的石雕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7卷 第3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5-09-01
    关键字: 石雕 摩崖造像 立体圆雕 图片资料

    海州云台是故鄕文物古蹟集中之地,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眞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江苏省有名的风景区,例如其中的花果和水帘洞(西游记)孔望山(佛敎与道敎之地)石棚(石曼卿读书处)东磊(有石海之称)等处都是突出的名胜地带。我们先介绍孔望山,在海州城东五六里处,在若干年前(不作年代考证)孔望山靠近海边,相传老夫子,周游列国,道经孔望山,登此瞭望东海,后人名此孔望山,果眞名实相符,颇有历史意义。孔望山依自然的形势,雕刻石像有一〇五尊,也有人统计为一一

  • 文章現代詩選 故鄕攬勝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1卷 第3、4期  作者:夏宏圖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云台胜地 花果山 石棚 游记

    ●云台胜地万顷田园达远阡,光水色入诗笺。高崖敢立悬千丈,感赋抒怀一乐焉。●登花果峰巅眼底纵横万千家,港城一派景繁华。岚浮翠嶂开晨雾,楼厦夕阳映晚霞。大陆长桥通域外,田湾核电照天涯。人民奋发凭双手,巧绘云绚丽花。●游孔望风和日丽彩云间,兴致逛游孔望山。峰峦滑车绕径,叠嶂飞崖任我攀。辽运胸怀如海阔,雄浑气势古今谈。斑斓画卷添风采,朝晖夕照尽输丹。●秋游石棚秀峰峻岭石棚,绿柳红桃展笑颜。茂叶缤纷迷乱眼,繁枝俏丽彩云间。万木浓荫皆秀色,千村锦绣不生

  • 文章一清詩作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7卷 第3、4期  作者:方一清  出版时间:2005-12-01
    关键字: 象石 猴山 风景名胜 人物抒怀 大圣湖

    ●咏孔望山象石汉时一象立前,雨打风吹年复年。迎送游人千百万,痴憨可掬态悠然。●瞻仰石曼卿读书处为觅芳踪到石棚,似闻朗朗读书声。当年通判今安在[1],手捧琼浆奠曼卿。●咏猴石悟空静静坐巓,沐雨浴风不计年。过路行人来到此,欣然翘首师禅。●咏大圣湖大圣家鄕大圣湖,波光闪烁景奇殊。白云塔影如图画,到此郊游惬意舒。●游七十二洞洞中套洞连环洞,天外有天自在天。照海亭中观美景,花香阵阵似神仙。●咏九龙桥九龙桥上景色幽,大雨滂沱九涧流。急湍雷鸣声旷远,桥头览胜

  • 文章略論古海州宗教文化藝術的基本特點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2期  作者:楊東野  出版时间:1996-06-01
    关键字: 佛教 汉代 摩崖造像 《大云寺禅院碑》 《云台山志》 文物古迹

    沂南画像石的作品,是凸面线刻法。又如X1.X2.X82都用的剔地浅浮雕,酷似徐州茅村墓的汉画像石。再如X21涅磐,X83.X82舍身饲虎图中的虎头,都是高浮雕的技法。以上是利用了峭壁起伏的自然形势,借突起的石修凿而成。这些与东安邱董家庄汉画像石墓中的雕刻颇为相似。孔望山摩崖造像上的四座小龛,是单线阴刻,似画像石、画像砖,与东临淄发现的东汉石刻颇为相似。这些都表现了海州雕刻技法的古朴性。二、交融性佛敎初传中国,作为一种神仙方术,即与本土的道敎相结合,形成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