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媒体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鼓吹民主、尊重法治是媒体责任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67期  作者:余紀忠  出版时间:1999-05-15
    关键字: 媒体 媒体、社会与历史、文化研讨会 中国时报 余纪忠 法治社会

    媒体是自由民主的维护者,抑或是新兴的文化霸主?中国时报系董事长余纪忠指出,发展民主而无法治观念,将形成空虚之民主,甚至产生假托民主之名的乱象。他强调,鼓吹民主、尊重法治是媒体的责任,但国内媒体如欲充分发挥基本言责,有关法治的制度问题亦应加以改善,以减少不必要的限制。媒体的社会责任与法律责任,昨日成为「媒体、社会与历史、文化研讨会」的焦点议题之一。余纪忠在综合讨论中表示,卅年前,台北发生震惊全台湾的火窟双尸命案,警方认为女子张韵淑涉有重嫌,收押起诉后,被判

  • 文章媒体对社会的影响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0卷 第2期  作者:呂作遐  出版时间:2014-04-01
    关键字: 媒体 执政能力 社会颓败 社会影响

    今日,媒体从单纯的看、听的功能,现已进到阅听兼备多功能的生活用具。更是人类育乐生活不可少的艺术,同时具有教育、养生保健、自然科技多功能的载具,应是创造人类的福祉。然而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例如:原子能产生电力,既节省成本,又不会造成污染,更不妨碍环境卫生,且用途深广。论及媒体何尝不如此,运用得当,可造福人群,反之,则祸害社会,形同不流血的刽子手。凡经营具有规模的纸媒或电媒,资金需求庞大,须有财团支助,方能创办,而财团常与政客挂钩,相互取暖。由于媒体

  • 文章媒体、社会和历史、文化研讨会两岸三地学者菁英参与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67期  出版时间:1999-05-15
    关键字: 媒体、社会和历史、文化研讨会 中央大学 《这时代的历史、文化与前瞻》 媒体与科学对伦理与法律之制衡》

    由中央大学主办的「媒体、社会和历史、文化研讨会」四月廿五日正式揭幕。这项研讨会是中央大学为了在廿六日颁赠该校杰出校友—中国时报系董事长余纪忠先生荣誉博士学位而举行,出席人士包括台湾、香港及大陆等两岸三地数十位知名政治、文化、社会学及新闻学者菁英。堪称国内近年少见之整合研讨会。中央大学校长刘兆汉在开幕致词中指出,近代社会发展中,媒体的力量愈来愈受重视,如果被误用,则易形成流弊。因此,媒体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关切之议题。社会、文化、历史各角度之发展均与媒体

  • 文章广播媒体的今昔早年媒体对台湾社会安定和谐的贡献令人怀念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28期  作者:蒙天祥 出版时间:2010-04-10
    关键字: 广播传媒的今昔 媒体对台湾社会贡献 中广新闻 广播明星 人物资料

    文·蒙天祥在台湾的广西同乡,有几位媒体工作者,他们在岗位上都有优良的表现,为同业所敬重。像曾在中央日报社担任社长的黄天才,他祖籍阳朔;另曾在「联合报」任编辑部要职的梁雪郎乡长;前台北市广西同乡会理事长粟明德乡长曾在「中央日报」撰写专稿多年;桂林籍的范葵和聂寅、在「台湾电视公司」创立之初分别在新闻部和节目部负重责;莫奢则在台视公关组担任多年副组长;现任「广西文献」社长谢志鹏,是现职的「自立晚报」电子报社的社长。媒体是社会公器,对是非道德,有责任维护,更不

  • 文章談五十年前的湖南新聞事業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北冥 出版时间:1979-10-15
    关键字: 湖南新闻事业 新闻史 报刊业 抗战时期 媒体文化

    距離現在已經有半個世紀——從國民革命北伐成功到抗戰勝利的幾十年來,囘憶往事,倒是一個頗爲有趣味的歷史掌故,用以紀念記者節,並饗讀者。一、湖南文化水準比較高自民國十五年北伐成功奠定全國,各級黨政機關的風氣煥然一新,對宣傳三民主義,開拓文化新機運,旣爲新的時髦口號,辦報就成爲知識份子嚮往的事業。當時大陸各地,除上海、北平、南京、武漢等幾個大的都市辦有大規模的日報外,其他偏僻省區僅有象徵性的報紙,那時期湖南省及較大的縣市,也辦有幾家大報。由於文化程度比較高,編...

  • 文章馬星野專題演講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83-04-30
    关键字: 马星野 中国新闻学会 新闻道德 蒋介石 遗训 媒体

    中國新聞學會理事長馬星野近期應邀在中視的動員月會中,以「言猶在耳—從 蔣公遺訓論新聞道德」爲題,發表專題演講。馬星野在專題演講中指出,先總統 蔣公逝世已八年,從事新聞傳播事業的人,在懷念 蔣公的殷殷誨示之餘,將 蔣公遺訓和今日傳播界現況相比較,可簡單歸納爲五點,做爲大家反省的依據。這五點是:第一:大衆傳播事業,要以國家民族利益,要以國家民族利益爲至上,不可以營利爲目的。第二:報導之眞實,與言論之公正,爲大衆傳播的靈魂,有一錯失,卽失去報格。第三:誨淫誨盜,黃...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