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复兴中华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孙中山先生与中华民族复兴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3卷 第2期  作者:林家有  出版时间:2005-04-30
    关键字: 孙中山 三民主义 复兴中华 思想发展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中华民族遇到东西方列强的侵略和瓜分,为了救亡图存中国产生了强大的民族主义潮流,在爱国救亡的呼唤中,一批仁人志士开始探索民族复兴的办法和路向。各种主张和实践都为中国的进步积累了经验。孙中山在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和承继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创造的三民主义思想是指导中华民族复兴的一个重要思想武器。孙中山复兴中华的步骤分为三步,开始是从事革命救国,振兴中华;辛亥后转为实业救国,复兴中国经济;晚年发展为反对帝国主义支持军阀分割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国家

  • 文章乡邦的文献工作即是复兴中华文化工作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7期  作者:徐復觀  出版时间:1968-04-10
    关键字: 复兴中华文化

    万武樵先生来教,谓「湖北文献」将出中华文化复兴专号,要我写篇文章;谨略抒鄙见,以答万先生厚意。五七、三、七志复兴中华文化的意义,非只一端。保持对自己民族的记忆,由此以激发、凝集大家的意志,规整、策励大家努力的方向,这在今天来说,应当是许多意义中的重大意义之一。保持对自己民族记忆的方法,也非只一端。发扬鄕邦的文献,彰显鄕邦的山川人物,由此以使大家的精神,通过鄕土之爱而与祖国的山河大地,发生特别亲切的关连;这对我们流亡海外的人来说,应当是许多方法中的重要方法

  • 文章复兴文化的根本工作——读史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7期  作者:錢納水  出版时间:1968-04-10
    关键字: 复兴中华文化 读史

    应该复兴中国文化,这无须我来再谈。如何复兴中国文化,已有许多学者发表高见,并有负责机关在实际推行现在只说我个人的管见。一个中心工作,一个根本工作,一个人人当今可实行的工作,而这便是好好读中国历史。一个民族的文化,形成于历史之中。一个民族的文化,表现于多方面,但他的主流,也就成为一个民族的历史。历史与文化是中华民族全部活动之纵横二面,静动二面。所以历史与文化,不仅是不可分离的槪念,有时且是可以互用的槪念。一个时代的文化,就构成一个时代的历史。文化是生生不已

  • 文章复兴中华文化基本纲要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 第5期  作者:趙恆惖  出版时间:1971-08-15
    关键字: 中华文化 本质特性 文化复兴 基本问题研究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绝世,举废国,扶顚持危,厚往而薄来,以互助互享,共存共荣,及民胞物与,天下一家,万国一人,四海之内皆兄弟之世界大同主义的大同文化。举此二大端,以槪中华文化之所长,即可知不但可救西方科学与物质文明泛滥之穷,幷免人于物化机械化之弊!且可挽西方哲学家所主张物竞天择,优胜劣败,弱肉强食等偏激思想之病。由此,吾人可预言「中华文化」在不远之未来,将发扬光大而成为一种「世界文化」,可断言也。二 复兴中华文化之基本原则我 总统蒋公高瞻远瞩,洞烛几先,早曾以「整理文化遗产

  • 文章实践孔圣思想复兴中华文化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9期  作者:錢紹偉 出版时间:1981-09-06
    关键字: 孔子思想复兴 中华文化 三民主义

    的。因此,他的思想构成了新旧时代间的一座桥梁。如果中国能毅然决然地踏上这座桥梁,那将是中国复兴的康庄大道。(语见戴季陶著「孙文主义的哲学基础」德译本的序文中)六、以复兴中华文化为天职统一中国我们都知道,在过去若干年以前,在中国大陆的**伪政权铳治之下,打倒孔子的运动,弄得越来越猖狂了。虽然目前似乎上述运动稍有缓和下去的现象;但是**处心积虑要将中华文化连根铲除,因而也不得不先把孔子思想彻底毁灭掉不可。相反地,自由中国的学人,在最近二三十年中,对于孔孟思想的兴趣

  • 文章敬悼社長寒老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本刋同人 出版时间:1975-03-01
    关键字: 梁寒操 《广东文献》 追思悼念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不可,即慨然肩起重任,加速进行,他本非富裕,首先捐出印刷费壹万元以示提倡,并亲自函约侨居美州香港两地贤彦学者催稿,一月之间,创刋号即集稿付印。寒老指示我们拟定本刋的宗旨为㈠纪述鄕帮文献复兴中华文化㈡内容以史料、学术、文献为重,文字以通俗洁雅为宜。他在创刋号上亲自执笔写了一篇发刋词,提出若干寳贵的意见:他说:「吾人从中国历史考察,应知时下所谓广东精神也者,只是中华民族精神借中国南部地缘所激发。吾人言广东绝不能离中华,言广东人绝不能离中华民族,所谓广东精神一词

  • 文章孙诒让复兴墨学的学术贡献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4期  作者:洪振寧  出版时间:2002-08-01
    关键字: 墨学复兴 《墨子间诂》 中华科学宝库 古文字研究 孙诒让

    晚清学术大师孙诒让于经学、史学、诸子学、古文字学、校勘学、目录学和文献学等,均能承前启后,创新发明,多有建树。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精神成为第一力量的今天,本文仅就孙先生的《墨子间诂》,叙述孙诒让为复兴墨学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学术成就,并力图由此而揭示孙诒让承前启后,对新文化建设所带来的重大意义。一、积三十年之功,撰《墨子间诂》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认为,孙诰让一生著述,《墨子间诂》为第一。这评价是否正确暂且不论,但孙诰让自廿八岁始读

  • 文章为发扬湖南精神进一解——兼论复兴中华文化之道——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張益弘 出版时间:1975-04-15
    关键字: 湖南精神 中华文化 文化复兴之道 田炯锦 《发扬湖南精神》

    发扬出来,充分加以实践,则整个中华文化的内容,不是更加光辉充实了么?所以,发扬湖南精神,乃至各省的精神,实为复兴中华文化的起点,与复兴吾国固有的优良思想,是并行不悖的』!我这个意见,非常恳挚,切合实际。因为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每一省的人,都有他的长处;如果大家都能把优点发掘出来,而扬弃其缺点,即可共臻于尽善尽美之境。各省人士,生长于其故鄕,自幼耳濡目染,最易知道它的民情风土和优点、缺点之所在,假如他不发扬该省的精神,谁能明白它的长处,而有劝善规过的意义?自我

  • 文章周易卦爻彖象辭義詮論讀介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譚憲幹 出版时间:1980-05-01
    关键字: 《周易》 六艺 宇宙 《周易异文释》 中华文化复兴

    影响复国大业与文明进步者可谓浅鲜。究其所以然者,盖在人多不能谦和相下。是以作者特就谦卦不惮辞费而致诚衷,冀其可以滋生善因,为我全民蕴藉祥和而一新社会风气。玆以我国正推行中华文化复兴,国人相随重视固有经典,而欧美学人志士,对于易经亦多偏爱。如一九六九年五月间中央日报,载马士俊先生自美国寄稿,谓易经首先由美籍德人威海慕RICHARD WI LHELM 译为德文,后又由见乃斯CARY F BAYNES 翻为英文,于一九四九年出版,再版时由曾任敎北大现任美国州立

  • 文章儒家的孝道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5期  作者:毛子水 出版时间:1977-05-06
    关键字: 儒家 孝道 复兴中华文化运动 论语 中国文化

    蒋总统生平对国家的功绩极多,而复兴中华文化运动的发起,影响尤为深远。在这个纪念 蒋总统的节日,我们来谈「儒家的孝道」,似足以增进我们纪念的意义。孝是文明人类所共同崇敬的德行。我国周代大司徒所敎的六行,以孝居首;西方古哲摩西所传的神的十诫,在敬神和谨守圣日以后,便是孝敬父母。从孔子以来,我国儒家的提倡孝道,一直没有停止。孔子的敎弟子,头一件事便是「入则孝、出则弟」。我们知道,孔子一生所致力的,是要以敎育造成一个仁爱的世界。而这个世界的造成,最基本而最便捷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