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基本概况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晉南游擊戰別記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2期  作者:張克恭 出版时间:1988-07-01
    关键字: 晋南游击战 相关战役 西安募捐 基本概况

    日軍侵華的第二年,民國二十七年,我和幾位西北軍校(馮玉祥將軍所創辦)同學,王訓成、邢宗漢、劉升華,以第一七七師派駐臨晉縣的一個收容隊作基幹,在稷王山以南,中條山以北,太行山以西,所謂晉南三角地帶,從事游擊戰爭,起初人員不及一連,破槍不滿百枝,以第一七七師游擊隊的名義,游動於晉南十餘縣之間,因軍紀嚴明,很得到當地人士的支持與合作。情勢有利,發展迅速晉北國軍轉進,太原、臨汾各重要城市亦相繼失守,沿同蒲鐵路南下之國軍零星部隊,到達風陵渡後,因渡口被封鎖,不能南...

  • 文章遼金藝術精萃華嚴寺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1期  作者:凌建中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华严寺 基本概况 相关历史 辽金艺术

    華嚴寺位於大同市城內繁華區的大西街,因屬於佛教華嚴宗而得名。寺分上下兩處,始建於遼,重修於金,是遼金時期我國華嚴宗重要寺廟之一。由於它是我國古代少數民族契丹族和女眞族所修建,寺內殿宇、塑像、壁畫、壁藏等,都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和高超的藝術水平。整個寺廟坐西期東,同一般佛寺坐北向南大不相同。這是由於契丹族原是黑龍江一帶的游牧民族,搭帳蓬時門向太陽而開。他們信鬼拜日,以東方爲上,故修建華嚴寺便依據契丹族的習俗面向東方。華嚴寺原是一個整體建築。明代以後,中隔一條...

  • 文章太原郭氏源流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3期  作者:太原郭氏硏究會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太原郭氏 历史起源 基本概况 郭子仪

    郭氏是中華民族古老姓氏之一,其肇始於西周,自東周平王求虢叔后裔序,封於山西太原陽曲後,郭氏一族遂世居太原,繁衍生息,歷世不衰,枝繁葉茂,族遠宗大。郭氏後人因多種原因不斷遷徙,或陝西、或河南、或浙江、或福建,散處全國各地,而以太原、華陰、馮翊、京兆爲地望。郭氏一族,歷代名人輩出,其彪炳史册者,不可勝數,尤以唐代郭子儀功高德昭,影響最大。後世郭氏紛紛以子儀公爲始遷祖,借以緬懷先人,激勵後代。郭氏一族爲中華民族的發展和沿海地區的開發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一、郭...

  • 文章黃河壺口瀑布記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9期  作者:徐崇壽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壶口瀑布 基本概况 历史传说 旅行游记

    汽車從吉縣克難坡(原名南村坡)專修的旅遊公路宛轉盤旋而下,沿着黃河東岸的山丘地帶向南駛進,老遠便可瞥見那煙霧溟濛的壺口,漸行漸近,壺口瀑布的吼聲便傳到耳中。汽車直到山麓下,就是黃河東靠的龍王辿。這裏距吉縣城約爲二十五公里。人們通過新築的觀瀑便橋到了隔岸簡易的接待室,有了停足歇息之地。我看了牆上的刻匾是「陝西宜川縣壺口觀瀑處」。山西、陝西兩省被中間的一條黃河劃開,素有「秦晉之好」的交往歷史,把這被稱爲黃河第一奇觀的壺口瀑布勝景分而享之,亦是一件大好事。不過...

  • 文章中隱山淸泉寺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8期  作者:陳咸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清泉寺 基本概况 史料记载

    我縣清源(現與徐溝合併稱清徐縣)縣城西邊數里地,山巒相連,就是一般人所稱的西山(也就是中隱),每屆春暖花開季節,沿山腳一帶,桃李盛開,從縣城邊省公路視之,一線粉黛至爲壯麗好看,蓋我縣農村皆屬旱作地,就是俗稱的看天田,祗有在秋收後,村人在汾河築臨時攔水壩,可以引水灌漑一次,但西山腳一帶地下水則甚豐,盛產蔬菜瓜果,尤以「清源葡萄」享名全省。清泉寺即俗稱的小峪寺,在我縣很是有名,我們小時就都曉得,也去遊玩過,家嚴受中公,在閒暇時嘗在該寺休憩,曾於民國十七年勒石...

  • 文章中國古代道教聖地——姑射仙洞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9期  作者:方宇  出版时间:1986-12-01
    关键字: 历史记载 姑射仙洞 基本概况

    「超然自有姑射姿,囘看粉黛皆塵俗。」這是北宋詞人秦少游,在遊覽中國著名道敎聖地,山西臨汾姑射山仙洞時,留下的千古絕唱。姑射山巍峨峻險,山裏的仙洞,傳說是堯王夫人鹿仙女的誕生地。戰國時期,道家推崇的聖人莊子就到過此地,並在他的名篇「逍遙」中寫道:「堯治天下之名,平海內之政,往見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陽,突然喪失其天下焉。」意思是說:堯王看見王倪、齧缺、被衣、許由四子在風景如畫的姑射山得道之後,竟悵忘掉了自己的天下。由此可見,姑射仙洞同時就已揚名九州,莊子在...

  • 文章晉陽與太原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4期  作者:郭象升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晋阳历史 太原新城 基本概况 相关战事

    郭象升遺作晉陽是我國古代的大都會之一,他的舊址在現在的汾河西面,是春秋時代趙國的趙簡子(趙鞅)的家臣董安于開始修建的,歷代逐步擴建,到了唐朝叫做北都,這是因爲唐高祖李淵由晉陽起兵的緣故。唐朝擴建晉陽唐朝晉陽城周圍一萬五千一百五十三步(合四十二里),東門望汾河,西門臨晉水(就是現在晉祠的難老泉)李白來游晉陽時,曾有詩說,”閑來走馬城西曲,晉祠流水如碧波”可見當時晉祠就近在城西,是一個旅遊勝地。晉陽城裡還有座小城,叫做「宮城」是因隋煬帝(楊廣)做行宮而得名的...

  • 文章晉祠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1期  作者:楊美莉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晋祠 基本概况 历史记载 建筑与彩塑

    晉祠的地理晉祠位於山西太原西南二十五公里的懸甕山麓、晉水的源頭處,這裏羣山環抱,綠水縈繞,古木成蔭,殿堂亭臺點綴於樹影婆娑間。晉祠的建造,最初是爲紀念唐叔虞而建的。〔史記〕,「晉世家」記載說:西周初,武王姬發死後,成王姬誦繼位。成王幼年時,有一日和弟弟叔虞戲耍,把一片梧桐葉剪成玉圭的形狀,送給叔虞,並開玩笑地說要封弟弟爲諸侯。所謂「天子無戲言」,此話果當眞,成王封了叔虞爲唐國的諸侯,稱爲「唐叔虞」。叔虞死後,因其境內有一晉水,其子遂改國號爲「晉」。後人於...

  • 文章三種文物古蹟的發現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3期  作者:繆玉青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金代窑藏古币 基本概况 相关历史 古雁门关 古代岩画

    山西發現金代窯藏古幣山西臨猗縣近日出土一大批金代窯藏古錢幣,約十餘萬枚。這批錢幣數量之巨,歷經朝代跨度之久,尙屬罕見。當地農民王勤學在村邊掘坑取土時發現的這批重達八百多公斤的金代窯藏古幣,距今約八百餘年。出土的古錢幣上至秦漢,下至宋金,歷代數朝,均見遺幣。秦漢時鑄造的「半兩」至六朝的「五銖」,新莽時期的「貨泉」,唐代的「開元通寳」、「乾元重寳」,後漢的「漢元通寳」,後周的「周元通寳」,前蜀的「天漢元寳」,南唐的「唐國通寳」,宋代的大量紀元紀年錢,以及西夏...

  • 文章山西教育槪況(續)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1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教育概况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基本概况 相关名单

    染织工厂共値七、三〇六元。五、课程敎员及学生(见左表)山西省立商业专科学校校址——阳曲新满城一、沿革该校创设于淸光緖三十四年,原名中等实业学堂。民国元年改名山西公立商业专门学校。三年九月并入法政专门学校,改称商科,原附设之甲种商业停办。六年一月由法校分出。十八年增设交通管理科,并将原有班次编为会计、银行、税务、统计等科。十九年遵章改组,始称今名。附历任校长一览表附历任校长一览表二、组织及编制(甲)该校设左列各处课(乙)该校设下列各会议:(1)校务会议、(2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