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城市共返回7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棗陽的市集及村莊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8期  作者:姜道章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市集 城市化 村庄

    一、城市城市化亦称都市化,英文叫做urbaniza-tion,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程度,反映其经济和社会状况,工商业发达者,城市化程度高,反之,城市化程度低。城市化程度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表示,也就是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根据美国华盛顿人口咨询社(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的统计,一九九九年全世界各国的这一百分比,最高者是新加坡、科威特(Kuwait)及摩纳哥(Monaco)的100%,最低者是蒲隆地

  • 文章淸末民初期间四川城市的发展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77期  作者:呂實強 出版时间:1980-10-01
    关键字: 清末 民初 四川 城市 发展

    城市的发展,通常被视为近代化进程的重要指标之一。因为所谓近代化,不仅和变迁有关,更同时和人类交流、社会交流关系的增进,亦密相贯通。尤其是形成近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效率(efficiency),也往往先从城市产生与推广。具体的说,城市能促进货物的生产与分配的效率,并使个人、社会以至地域之间,关系趋向复杂,即使人们有更多的接触。于是城市往往形成其邻近地区或更广泛地区近代化的中介或先驱。㈠城市人口由于资料不足,不仅各州县并非全有文献可据,即有亦多仅止全州县之

  • 文章抗戰勝利後厦門之復員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6期  作者:俊林  出版时间:1969-06-10
    关键字: 战后复兴 城市建设 政治举措

    抗戰勝利後,政府接收厦島,時瘡痍滿目,元氣大傷,爰設復員委員會,以市長黃天爵兼主任,各方協力,妥籌善後,玆將該委員會之復員計劃,及委員一覽表叙述如下:第一期復員計劃民國三十四年十一月一、業權及租佃糾紛,至今仍未處理,市民頗爲焦急。應請市府將調解組所擬調解原則提會決定公布;一面將民衆申請書送會調解,調解決定之事件,應督促實行。二、市府應公布凡向敵僞家屋部取得之店屋及器具財產,應歸還原主,不得抗延;亦不得私授予第三者,違者嚴究。三、厦市淪陷後,房屋被敵人拆毀...

  • 文章論建都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2、83期  作者:丘良任  出版时间:1991-06-01
    关键字: 建都 历史文化 城市建设

    二十九。石油矿则甘肃玉门开采已有成效,陕西延长也是有名的油矿区域。陕西棉产丰饶,为全国最大的棉产地,将来西安可成为棉纺业的重心。甘宁青为羊毛产地,兰州亦可成为毛纺织业之重心。此外甘宁青新诸省畜牧事业,足供给全国的肉食料,现东南鱼米之富,尤关重大。宁夏吉兰泰盐池,青海达布逊淖尔均为天然盐产区,取之不尽,可供给化学工业的原料。凡此诸项,皆为国家的重要资源,关系民生根本建国之基础在西北」,而西安实为建国工业的重要据点。㈥具都市之规模近代城市建设理论已由城市集中而趋向分散

  • 文章抗戰勝利後一年的湖北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1期  作者:凃翔宇  出版时间:1971-10-10
    关键字: 抗战胜利 城市建设 政府 交通

    工程。三、策划整理汉水汉水河床逐渐淤高,两岸堤身大受威胁,平时既感修筑之烦,一遇大汎溃决,生命财产损失更不可胜计。经会同江汉工程局约请有关及在汉水利专家,擧行座谈会,当决定请求中央采用美国TVA计划实施整理。嗣并建议中央,或组专管机构,或加强江汉工程局组织,或拨款交由本省主办,迭经洽催,已允组织委员会负责进行。伍、重建城市一、测量各县城鎭为重建收复区各县城鎭,经派工程队将咸宁蒲圻黄冈鄂城四县城先后测量,设计完毕,现已续测黄石港石灰窰二鎭,为积极完成全省各县市

  • 文章宜山拆城鋪路憶往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5期  作者:聶佐林 出版时间:1984-07-10
    关键字: 城市建设 建设规划 历史背景

    近讀本刋第二十三期鍾虹兄大作:「宜山與第二期青年軍」,記述他於抗戰勝利後,在宜考取青年軍來臺集訓的經過情形,文筆流暢活潑,寫的十分詳盡,深具可讀性。但文中說:「宜山縣城原是用紅磚砌成的城牆,有東南西北四條大街,抗戰勝利後,第一任縣長蕭抱愚爲利將來發展,將城牆和城門全部拆除,用卸下的磚塊,砌成東南西北四條大街,取代歷經數十百年的石板路」,則與事實稍有出入。拆城舖路確有其事,是縣警察局辦理的,已是四十年前的事了,鍾兄不知其詳,致誤記是蕭縣長(命警察局)作的。...

  • 文章從廣西省會的遷徙說到將來省會設置問題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9期  作者:嚴光亞 出版时间:1983-01-10
    关键字: 省会城市 选址研究 因素考究

    南屛山外,风景优美。2柳州距桂林、南宁、梧州三大城市,远近相差不多。其次郁林、钟、贺、三江、兴、全、河池、南丹、龙津、百色等县,相去亦在伯仲之间,以柳州位置,在本省境内可算得甚为适中、理想之地位。因此上列各县市居民如须要到省会洽公或省府方面要到各县去了解民情及政务,均可利用水道、公路、或铁路直达目的地,甚为方便;至居于西北边远各县民众,因交通欠佳,有部分如田西、乐业、凌云、鎭边、东兰等县民到省洽公,稍感不便,但仍可利用田河公路(由田州至河池)到达河池转黔桂

  • 文章中原未復懷汴州(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9期  作者:呂佛庭 出版时间:1982-09-30
    关键字: 开封 汴州 名胜古迹 城市布局

    河南省會開封,在戰國時爲魏國都,叫大梁.孟子曾在這裏與梁惠王論政。秦時爲三川郡地。漢置陳留郡。北周改州叫汴州。所以宋人詩有:「莫把杭州作汴州」句。唐五代梁建爲東都,升爲開封府。歷晉、漢、周,都以汴州爲首都。趙匡胤滅周是爲大宋,仍都汴州,又稱東京。金人滅宋,遷都於汴,初叫汴京,後改稱南京。明初建爲北京,未久仍稱開封府。前淸與民國,都以開封爲河南省會。從歷史上看來,開封曾經建爲魏、梁、晉、漢、周、北宋及金朝七代的首都,北宋一百六十七年的開封,是我國政治、經濟...

  • 文章沭城之形成與發展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8卷 第3、4期  作者:耿開新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区域发展 历史典故 城市建设

    开凿一条新河,东端与老河相连接,西端通入淮沭新河,成为环形,故名环城河。老城区之建设,在老沭河以北,扩建扬州路、无锡路、公园路、青岛路、大连路、威海路六条街道。环城河河圈之内,建有南京路、人民路、南通路、中华路、福州路、镇江路六条街道。新沭河南,建有深圳路、广州路、苏州路(二环路)三条街道。第一汽车公司南至沭阳闸为重庆路。沂河大桥南至苏州路为天津路。城市建设局东侧为泰州路,南至中华路,北至青岛路。老县政府门前,南至苏州路为北京路。县中医院西侧为上海路,南至苏州路

  • 文章对常州城市建设的建议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80期  作者:周振華  出版时间:2010-01-15
    关键字: 常州 城市建设 建议 同乡会

    一、常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常州始于隋朝,有文化可考的历史就达二千五百多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建有城池。始名延陵。公元五八九年定名常州。被誉为「八邑名者」、「中吴要辅」。身为常州人,自然会有一种自豪感,以做常州人为荣。常州的城市发展由传统的向现代化,都是发展的目标,就是快速现代化,逐渐远离传统。现代化即代表着进步,大家都要现代代设施,也就是生活现代化,正如作家黄菁菁所说:的确,现代人的生活讲究迅速、便利、不知不觉、自然、文化、历史景观正被忽视或是破坏。二

共71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