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理形势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閒話武漢三鎭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3期  作者:雁蓀  出版时间:1972-04-10
    关键字: 武汉三镇 名胜古迹 地理形势

    東望黃鶴山,雄雄半空出。四面生白雲,中峯倚紅日。巖巒行空跨,峯嶂亦冥密。頗聞列仙人,於此學飛術。一朝向蓬海,千載空石室。金鼇生烟埃,玉潭秘淸謐。地古遺草木,庭寒老芝朮。蹇予美攀躋,因欲保閑逸。觀奇遍諸嶽,玆嶺不可匹。結心寄靑松,永悟客情畢。唐·李白:題黃鶴樓

  • 文章參與抗戰時期武漢會戰記實(十二)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8期  作者:張振國  出版时间:1971-01-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武汉会战 纪实 地理形势 襄樊战斗

    襄樊战鬪(民国三十四年三月二十四日至三十日)地理形势襄阳,据襄河之中游。是我国历史名城,亦我国古都之一。襄阳跨汉水南岸,扼豫,秦、楚之间,其地理位置,在军略上极为重要,自三国以来,常为天下名城,成为兵家必争要地。古称南船北马,在此分途,昔日为我国南北交通必经之地。自平汉铁路通车后,在交通地位上,已不如往昔之重要。樊城在汉水北岸,与襄阳隔江相望,合称襄樊,往昔由陜、晋、冀、豫南下,与从鄂、湘、川、滇北上货客,均取道于此。为白河流域及汉水上游货物总出口,故

  • 文章重建大武漢方案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8期  作者:湖北省、漢口市設計委員  出版时间:1973-07-10
    关键字: 武汉 历史沿革 地理形势 自然环境 人文计划

    以下均以县称。第二节 地理形势本市位于全国心脏地区,为华中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之重心。平汉、粤汉两铁路、沟通淮河、黄河、长江、珠江四大流域,连接平绥、北宁、陇海、正太、浙赣、湘桂等线,为全国交通枢纽。四周环拱大别、幕阜、大洪、桐柏等山脉,退可以凭险固守,进则水陆东走江淮,南下湘粤,西驰川陜,北上豫冀,自古为军略要地,一旦中原有事,本区乃兵家所必争。仅就近代史实而言,武昌得失,关系太平天国之存亡,辛亥举义,奠定民国共和之基础,顾炎武先生谓其「道通九省,冠盖

  • 文章古都太原芻議(上)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4期  作者:靳生禾 出版时间:2004-07-01
    关键字: 古都太原刍议 七朝古都 地理形势 民族融合 多元文化

    中三座城池组成。西成又称「都城」,城中犹有晋太阳宫城(一称(新城)、仓城、大明城等三座内城;城外西北隅则有汛期防洪、平时防卫的罗城。这俨然一座城中有城、城外有城、群城丛峙的巨大城市集群。其规模辉宏,经济富庶,人文昌盛,水光山色,可谓太原史上的黄金时代。三、天下独有之地理形势其一,晋阳地当山西高原中央腹地,自古以来向为河东—山西地区的中心。历史上无论上古时代我国政治中心在中原,抑或秦汉以来西移关中,还是晩近北徙京蓟,它始终处于中央的肩背或云肘腋位置。这就是说

  • 文章禹縣地文人文概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10期  作者:王燦藜 方國鐸 出版时间:1981-10-30
    关键字: 禹县 占地面积 行政区域划分 禹县地理形势 历代兵家之地

    古城寺,第三区设姚召寺,第四区设文殊店,第五区设顺店,并将联保办公处取消,改为鄕鎭。自中日战争爆发后,廿七年又将第一区之警区分开,区署又迁移覈学内。民国三十年,实施新县制,将一、二、三、四区署裁彻,区长改为指导员,五区(顺店仍旧)为虚级制,并将鄕鎭合并扩大,每区并为四鄕鎭,全县共编为二十鄕鎭,三百八十一保。抗战末期及胜利后之行政区划,各区所辖鄕鎭表列如下:各区所辖鄕鎭一览表各区所辖鄕鎭一览表六、地理形势禹之为县,冈岭盘错,川原纡廻,具茨、崆峒亘其北,大雄、大

  • 文章漢不韋縣治地理位置考辨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1期  作者:蔣家驊 出版时间:1991-12-25
    关键字: 不韦县 地理位置考辩 史料考证 自然地理形势 经济文化

    这种错综复杂的民族关系。哀牢地方广大,民族众多,又为中国与印度的交通要冲,因地制宜,在同一个平原设置不韦、嶲唐两个县治,以嶲唐县主要治理西北部山地的哀牢、闽濮人及其他部落民族。以不韦县主要治理自秦陈、荆楚、巴蜀迁入平原及其周边的汉人,这不仅是可能,而且是必要的。不韦、嶲唐两县治都同时设置在今保山平原,这就无庸置疑了。二山系河流、自然地理的形势,古今变迁没有多大的差异,只在其名称上今昔有所不同。根据哀牢故地的河流源委,及其走向,以及山川的地理形势,是能够知道不

  • 文章抗日戰爭武漢會戰

    来源期刊:《陽新文獻》 第2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7-04-01
    关键字: 武汉会战 阳新地理形势 战前态势 战斗经过 青峰脑坡峰杨柳山富池口 排市州港口 龙港 半壁山亘黄石港沿江 阳新三溪口 《参与抗战时期武汉会战纪实》

    一、地理形势阳新附近,冈峦起伏,羣峯绵亘,湖港综错,长江、富河纵横其间,富池口扼长江南岸,为武汉之门户,关系武汉之安危甚钜,公路东南通瑞昌、武宁,北达大治、鄂城,西连崇阳、通城,交通极为便利。二、战前态势敌自八月二十四日攻陷我瑞昌后,以一部向南牵制我第一兵团(薛岳部),保持其左侧翼之安全。以主力向西进犯,企图直趋咸宁、贺胜桥,截断我粤汉路,以包围武汉。我为摧毁敌之企图,以达成持久抵抗之目的,除继续加强瑞阳公路第三十一集团军(汤恩伯部)之兵力外,并令驻防于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