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理共返回26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必好高而務遠·既欲速要能達温州交通話古今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2期  作者:張恩來 出版时间:1995-04-01
    关键字: 地理 交通 工程

    鐵道·高速公路·航空將全面展開 經濟騰飛可期·生活更上台階

  • 文章「甌」義各說述評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3期  作者:胡牧 出版时间:1993-06-01
    关键字: 训诂 民俗 地理 说文

    的名称。他引了三条甲骨文字证明「䝙」人居地确被商王占领,而南迁的证据是沿途留有今江苏仪征东北之欧阳戌,浙江湖州东南的欧余山等带「欧」字的地名。笔者以为其说有一定科学性,値得重视,但以几个带「欧」字的地名作为南迁的证据似感勉强,因为还无法证明这些都是商代的地名。笔者从自然地理,语言化石,民俗,考古的角度亦提出了一新说。从杭州湾至闽江口,属岬湾式海岸,或称泻湖型海岸。当六十多年前高潮位维持在现在的水平上之后,这一带沿海的落淤加速了,两个海岬之间都会先淤出一条沙堤

  • 文章「不毛與孟獲考證」補遺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8期  作者:刀威伯 出版时间:1978-12-25
    关键字: 地理考证 “不毛” “孟获”

    「瀘水與不毛」,在滇西騰衝縣(舊名騰越)西北確有瀘水土司,有小溪名瀘水,不知是否卽爲當時漢相諸葛亮所渡之瀘水。「不毛」與「八莫」似應存疑。按自八莫沿伊洛瓦底江上溯至恩梅開、邁力開兩江,野人山,獵人頭民族那加人地區,片馬,江心坡及喜馬拉雅山麓,多爲千百年之原始森林,羅石佛軍官所見無差,臆料卽使漢代亦當非不毛之地。惟與「不毛」讀音較接近者尙有「莫毛」與「孟卯」二處地名,「莫毛」在八莫東方九英里,有莫毛土司,被英軍侵略時所滅。從八莫東上七十五英里中緬北段未定界...

  • 文章陕西地理价值及胜蹟一瞥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1期  作者:海天一鶴  出版时间:1970-04-15
    关键字: 陕西 地理价值 胜迹

    作者簡介:海天一鶴,名張鶴情,汧陽人,曾任上校副處長,等職,現任正聲公司董事。

  • 文章张仲炘太史纂湖北地理志稿(十四)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6期  作者:張忠建  出版时间:1973-01-10
    关键字: 地理志 湖北省

    宜昌府巴東縣府西四百二十五里。明隸歸州,屬荆州府。康熙中直隸荆州府。雍正六年,屬直隸歸州。十三年來屬,東鐵峯。北靑銅。南巴山,一名金家山。西南安居,大江自四川巫山來。由巫峽流入,逕城北,出東湖。西陵峽下流至黃梅。入安徽宿松縣界。三灞河源出縣西北。九府坪支流三:其一入西瀼溪,東曰東瀼溪。逕城北、又東逕牛口山。西南淸江、自建始入、下流入歸野。縣城、火峯口有驛。長樂縣府南一百九十一里。明爲五峯司屬施州衞。雍正十三年置縣。以石渠、水濜、長茅及長陽,松滋。枝江、宜...

  • 文章张仲炘太史纂湖北地理志稿(续完)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6期  作者:張忠建 出版时间:1975-07-10
    关键字: 地理志 湖北 抄录

    十六开照像版重刋「湖北通志)八巨册,彼时定价三千元。位八德路三段新生南路一段之台北市市立图书馆以其他书卷交换得吾省通志庋藏供阅览,册中无地理志稿。故钞奉本刋,以为文献之一刍。公遗著,曾一见「瞻园词」线装一册,附集各代词宗:辛弃疾、李淸照、魏夫人、李后主、寇平仲、赵子昻、姜白石等长短句以为长联,引句熨贴,对仗工整,再阅后为之神爽不已。同鄕前辈如携有「胆园词」,或曾在海外一瞥者,请赐函转知张忠建,存殁俱感!

  • 文章张仲炘太史纂湖北地理志稿(十二)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6期  作者:張忠建  出版时间:1970-07-10
    关键字: 地理志 湖北

    宜昌府東湖縣東湖縣舊爲夷陵縣。明省入夷陵州。雍正十三年復置,更名。光緖二年,闢城南爲宜昌商埠。北、豐寶。南、高笄。東北、方山。西北,黃牛峽;亦稱黃牛山。北、西陵峽;一名夷山。古所謂三峽之二。大江自歸州來,經之;至縣西、始出峽;就平地、東入宜都。東南虎牙山。對岸爲宜都之荆門山。下臨虎牙灘。更有流頭、使君、鹿角、狼尾等灘,皆奇險。北、黃柏河。下流爲長橋溪。有長橋入江。西北、沱巡司。又南津、西津、白虎諸關有驛。歸州府西北、三百零五里。明屬荆州府。雍正六年,升爲...

  • 文章张仲炘太史纂湖北地理志稿(十)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期  作者:張忠建  出版时间:1969-10-10
    关键字: 张仲炘 地理志

    襄陽府房縣府西南三百一十里。西南房山。南,景山一名雁塞山沮水出焉。又東汎水;今名八渡河。北筑水,源出揚子山。東北有粉水,俱流;經保康;入穀城;注漢、有三岔口、九道梁。竹山縣府西南三百六十里。東南方城;又名望楚山。西南白馬塞山。西丫角山。南有堵水,一名陡河;源出陝西平利,自竹谿東流入境,右會官渡河,章落河,霍河;左受芳桃河、上元水、嶺峪河、對峙河;又東北流,經房北至鄖入漢。白河堡、宮渡河、茅關、吉陽關有驛。竹谿縣府西南五百九十里。東誥軸。西南峒崎山,有砦最...

  • 文章山西省之自然地理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9期  作者:王鑫  出版时间:1977-01-01
    关键字: 自然 地理 河流 地势

    作者简介:王鑫,山西昔阳县人,为已故国大代表王志强先生之公子。现年卅二岁,毕业于台湾大学地质系,复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质学博士学位。现任敎台大地理系,对矿床学,衞星遥测学,地势分析学,均为国内有数之专家。

  • 文章淺談漢中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全生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汉中 地理志 历史 汉江

    一、前言中国历史之演变,两汉之兴亡实占重要之章页,始而楚汉相争,进取关中,逐鹿中原,征战为烈。末而三国鼎立,蜀汉争胜,其所据地多在汉中,刘邦以汉中为根据地,图而得天下,蜀之遭败绩,失汉中而速亡,可证汉中之重要。两千余年来,群雄逐鹿,兴衰更替,多与汉中关键相系,故所留历史古蹟,走遍汉中,以迄川陜道上,可以说随处可见,无日无之,笔者仅就记忆所及,略述如次:二、地理形势汉中:位于陕西省南部山区,东与同省之石泉县毗连,南屏巴山,与四川省之北部接壤,西隔白水,与

共268条记录 1/2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