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方风俗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特殊風易話粤劇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0卷 第2期  作者:紫君  出版时间:1990-06-30
    关键字: 粤剧 琼花会馆 地方风俗

    瓊花會館之建,雖說是明代萬曆年間(一五七三至一六一九)廣東伶工組織而成,但與張五在佛山建立的瓊花會館(雍正年間一七二三至一七三五),相距百餘年,是否明代的瓊花會館徒負虛名,沒有館址?直至張五方始建立真正的佛山瓊花會館?基於沒有文獻足供參考,至使人們迷惑不解。不過,佛山的瓊花會館,確有館址。該書又載稱:「粤劇在淸代中葉曾經受到一次大的挫折,因為太平天國舉事時,粤劇的武二花李文茂亦曾率瓊花會館中梨園子弟響應太平軍,並一度佔領柳州一帶,李文茂自稱平靖王,直至咸...

  • 文章藍志新講古70年前故鄉喪儀及過程紀實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0期  作者:藍志新 出版时间:2014-02-01
    关键字: 丧葬仪式 地方风俗 丧葬过程

    瓦葯煲歲捽地破裂聲、伴隨著淒慘的哀號,表示又一為久病者辭世。這只是一連串繁瑣「喪事」的開始。此時主事者必須做:⒈通知「房父」—族長,派人多路向遠地親戚報喪。⒉選擇大殮及下葬時、日。⒊買棺材(家中有早備者則免)、向轎館洽抬棺人(窮人二人、一般四人、富家八人)。⒋訂做「靈屋」(竹架、紙裱,大小視家境而定,另配兩個站立的紙丫頭)。⒌接洽挖墓穴專業—挖坑穴,或將「生居」開光。⒍僱請辦席廚工。⒎趕製白長衫、蔴衣、草鞋、白布巾等。喪葬過程:⒈「買水」—由孝長子一手提...

  • 文章客家的語言風俗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2期  作者:賴世源  出版时间:1985-10-15
    关键字: 客家人 方言 地方风俗 历史沿革 山歌

    尋鄔賴世源客家又稱客家人,外人俗稱「崖佬」。祖先原居中原江淮一帶,歷經變亂,相率南移,披荆斬棘,聚族而居。大部定居閩、贛、粵、桂等省邊區。湘、川等省亦有之。浮海來台定居者,達數百萬人,擴展至五大洲,南洋尤衆。語言風俗,與福州福佬、廣州等地人迴異。堅毅耐勞,勇於進取,是其特點。由於客家人衆又團結,在復興基地,台灣台北,曾成立世界客屬總會,公推薛岳將軍爲會長,每屆大會,世界客家僑胞齊集共商協助政府復國大計,熱愛中華,唾棄匪共,深得世人稱贊。客家的語言風俗特點...

  • 文章永新縣槪述(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6期  作者:劉定志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永新县 科举功名 人员名单 学术背景 文化教育 地方风俗 物产

    永新 劉定志捌、一般人物在清同治十三年以前,本縣各種人物,縣誌已列舉甚詳,茲不贅述。清同治十三年以後,其間若干年中斷,無資料可稽,茲就在各鄕人供給之資料,及本人所知者,分别敍述於後:(以周士松將軍提供最多,謹此致謝。)一、科擧功名狀元:劉光字繼盛號輝先,東鄕溶江人,爲太平天國洪秀全時開科第一次,有同鄕周新邦先生撰:「天國眇目劉狀元」文,另述之。翰林:段友蘭—西鄕高溪(坑)人,曾放重慶學台;劉彭錫—北鄕人。解元:李政熾—西鄕梘田村人,號爾莊,清光緖戊子科選...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