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国语运动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王小航先生传——国语运动的先觉——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5期  作者:王天昌  出版时间:1979-01-15
    关键字: 王照 国语运动 人物事略 历史

    州县地方设立学校之始。次年是戊戌年,他在北京供职,便与徐世昌[1]、李煜瀛[2]等创设了「八旗奉直第一号小学堂」,这所学堂在入民国以后改名为「畿辅中学」、「燕冀中学」。淸廷规定,凡是兴学创校,都必须向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当今之外交部)办理立案手续。小航先生在申请立案的呈文中写道:『名为第一号者,以后尽力推广二号、三号,以至十百千号,多多益善也』。大臣看了他的呈文,斥其语为夸大张狂。德宗皇帝欲行新政,小航应诏上书言事,内中有云:『请帝奉太后出洋,自日本始;并

  • 文章从语言文字的功用说到推行国语运动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2期  作者:車潤豐  出版时间:1986-02-09
    关键字: 国语运动 文字 历史文化 方言

    之团结和需要,而有统一语言之国语运动。在此项运动中,系从汉藏语族中,选择汉语系之北平话为国语,为何从五大语族中独选汉藏语族,在汉藏语族中独选汉语系,在汉语系中独选北平话?那是在从前六亿人口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采汉语,而北平一地自辽、金、元、明、淸,以至民国作为五方杂处的大都会,几达千年之久,在不知不觉中,北平话已被全国各地用作表情达意的工具,而称之为官话,我们现在用北平语为国语,北平音为国音,是因势乘便,顺其自然所形成的。夷考我国历代对国语之推行,依可资征信

  • 文章從「牽手」説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鐵英 出版时间:1978-03-25
    关键字: 推行国语运动 音韵训诂 台湾闽南语

    行政院蔣院長,月初在新聞界園遊會中,講述了幾個小故事,其中有一則,是關於臺語「牽手」一詞。談到臺語「牽手」一詞,蔣院長表示:其用法較「內人」、「老婆」都要來得貼切而妥當。這一段消息,顯示了二項事實,一是蔣院長也會說臺語,二是蔣院長並不否認臺語的應用性,甚且還認定臺語的說法,較內地方言來得妙。政府推行國語,求取語言統一之後,各地方言使用機會銳減,臺語的使用範圍,就局限在省籍同胞私下交談而已。大衆傳播媒介的電視臺,也極力縮短臺語使用機會,限定一天只播一小時閩...

  • 文章倡导国语运动八十周年 举行吴稚晖纪念会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77期  出版时间:1991-11-10
    关键字: 国语运动 八十周年 吴稚晖纪念会 专题报告 国语推行委员会

    教育部吁国人支持书同文语同音政策鄕先贤吴稚晖先生倡导国语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十月二十九日下午二时半在国立中央图书馆举行。大会由敎育部政务次长赵金祈主持,总统府资政陈立夫、自动退休立法委员吴延环和许多倡导国语运动人士及江苏省籍同鄕等一百多人参加。赵次长致词时推崇吴稚晖先生倡导国语运动的贡献,八十年来推广成绩非凡,使国语已成为国人最佳意思沟通桥梁,但目前仍有一些阻力与困难存在。因此,敎育部将继续采取「推行国语、尊重母语」的政策,并唤醒全体国民认识爱护本国语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