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国父共返回2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葉祖灝教授著「政治學新論」評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曾濟羣 出版时间:1976-03-25
    关键字: 书评 学术著作 国父遗训

    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大学,东海大学等著名学府。其于 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学说尤有独到的见解,现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三民主义硏究所所长。叶敎授对政治学既有硏究,是以对政治学之学理均能得其体要。于政治思想史课程既敎授多年,对中西政治思想及时代背景,亦能明其底蕴,娓娓道来,条分缕析。而于三民主义之硏究,则明其体用,而终生服膺。是以欲建立三民主义中心的学术体系于政治学一门,其撰著人,叶敎授堪称适当的人选,而所著之「政治学新论」,其特色即在以三民主义的思想为核心,并与其他有关

  • 文章四月浙江詩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9卷 第4期  作者:周冠華 出版时间:1997-04-10
    关键字: 诗歌 勘误 诗坛 国父 西湖

    纪念 国父诞辰一百三十周年 张德举献身革命造邦新,天下为公正道申。淸室推翻和五族,先生主义倡三民。心存世界大同愿,敎化神州八德仁。一代伟人功业著,长留遗嘱勉同仁。前题 周冠华天降人豪庾岭陲,恢弘坚毅挺英姿。推翻专制黎元福,呼吁和平博爱滋。大汉声威扬海宇,三民主义固邦基。丰功伟业千秋仰,遗嘱谆谆奕世垂。农友(丁丑春节感赋) 孙竺忠勤力大护苍生,忘义贪肴餍煮烹;奉献牺牲犁不息,鞠躬尽瘁作农耕。杭州西湖纪游三首 傅春江夏游西湖保俶塔前闻棹歌,亭亭玉立万风荷

  • 文章国父心目中之武汉三鎭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9期  作者:本社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6-04-10
    关键字: 武汉三镇 发展形势 国父游鄂

    湖北为全国神经中枢,长江汉水贯通东西,平汉粤汉绾毂南北,素称九省通衢,农产殷富,商贾辐辏,汉冶萍煤铁,质优藏富,实为重工业之母,引三峡水利为动力,亦为世界水利之冠,益以浩渺烟波之洞庭,辅以大别桐柏之淸幽,风物盖世,景色宜人,人性机智干练,刻苦冒险,刚柔相济,尤为我中华全国最具领导作用之首府。国父于民元四月游鄂之时,曾谓:「武阳夏三鎭,宜联成一气,汉口为商业区,汉阳为工业区,武昌为政治文化区。应在长江上建筑大桥,或凿隧道,联络武汉,再从汉口后湖上通襄河

  • 文章林直勉其人其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5卷 第2期  作者:王紹通 出版时间:1985-06-30
    关键字: 林直勉 追随国父 革命功绩 品行美德

    一、陈烱明叛变、 国父广州蒙难民国九年冬,粤军自福建漳州回师广州,恢复军政府。十年五月,国会开「非常会议」于广州,擧 国父为非常大总统, 国父于五月五日就职,以陈烱明为陆军总长、广东省长,兼粤军总司令。是年冬, 国父赴桂林,督诸军北伐。民国十一年初, 国父转赴韶关督师,许崇智部队粤军入江西,克赣州、吉安,江西将士多与李烈钧声气相通,姜伯彰等在赣北纷组民兵响应,声势大振,革命军正乘势克复南昌。而陈烱明勾结北方军阀有叛变迹象,阻挠北伐,扣押北伐军

  • 文章寒操先生對學術上的貢獻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5卷 第1期  作者:張益弘 出版时间:1985-03-31
    关键字: 梁寒操 学术成就 讲学平实 宗教科学 国父思想

    三民主义即是合心术、学术、治术三者而成。因为 国父创立三民主义的目的,即在以实现「天下为公」的理想,故其心术正大光明,毫无任何私念存在。 国父的学术,则兼重科学与哲学,求实求眞之外,还要求善;三民主义的治术,是重王道而反覇道的。要彻底了解三民主义,亦应从此入手』[1]。这眞言人之所未言,为时下一般研究三民主义者所不解,我却非常赞同!因为心术讲做人的道理,学术讲治学的道理。一个人心术不正,其余不足观也矣;学术则只问眞伪是非,没有爱憎好恶,完全一秉大公。在今天

  • 文章附录:国父家属代表函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3卷 第3期  作者:孫陳淑英 出版时间:1983-09-30
    关键字: 国父 家属代表 信函 家世源流

    敬启者:查传记文学,第四十一卷第五期,民国七十一年十一月号,第十四至十六页,有一篇文章:关于罗香林「国父家世源流考」的辩证问题。以及民国七十一年十二月广东文献季刊,第十二卷第四期,第三十至三十三页,也有一篇文章:「恭述国父家世源流」。在这二篇文章中,所谈各节多与事实不符,特予说明如下㈠翠亨 国父孙家的原籍在广东省紫金县,而非东莞县。㈡ 国父之迁粤始祖友松公(迁粤第一世),十世祖宗荣公,十一世祖连昌公,十二世祖连昌公,自友松公至 国父历十八世。第十世

  • 文章国父思想的无形渊源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9期  作者:徐文珊 出版时间:1983-02-13
    关键字: 国父思想 思想来源 民生主义 理论

    壹 前言国父自谓,「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思想者,有规抚欧洲学说事蹟者,有吾所独见创获者。……」(中国革命史)这是说明他的思想来源有这三大部份。普通我们所讲,大都是书面上读来,耳朶里听来的。比较具体,可以指实。此外还有许多不知不觉中得来。但是比较抽象,找不到它的出处。实际却很重要,所得也并不少。所以我们要特辟专章为之指陈,名之曰「无形的渊源」。贰 由生活中体认得来由生活中体认得来的知识,由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中得来,由灵感所促成。由事事留心观察,思想

  • 文章孫大總統對學界大演講(民國十年在廣州教育會講)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卷 第3期  作者:周康燮 出版时间:1974-09-01
    关键字: 孙中山 学界演讲 档案资料 国父讲词遗帜勾沉》

    孫大總統在省敎育會,召集廣州巿中等以上學校敎職員學生擧行宣傳大講演,到會者千餘人,中多莘莘學子,於秩序極爲整肅,令人起敎,二時搖鈴開會,先由汪會長宣布開會理由,略謂第五次全國敎育會聯合會,改正敎育宗旨爲養成健全人格,發揮共和精神,故現在敎育家欲達敎育宗旨發揮共和精神,不可不于敎育設施上,有所硏究,今日幸孫先生到本會演說,使廣州巿敎育界人員,得親聽手造共和之人,講演關于敎育事項,實無上之盛會,想各位今日必定以硏究的態度,領受孫先生之演講,說畢,卽介紹孫先生...

  • 文章国父与 蒋公的社会思想——中国社会远景与迈进的途径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2期  作者:徐文珊  出版时间:1986-02-09
    关键字: 社会思想 国父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教育

    壹 前言大家都知道 国父一生致力革命,其全部思想,不仅在救中国,更要由救中国进而救世界人类。与中国古代思想密切吻合。又不仅吻合,更进而将古人思想具体化,提出完整的理论与具体的作法。虽然他的理论与作法并未以「社会」为主题集中论述,但我们由全部遗敎中可以为之理出系统,以「社会」为主旨,作一专题讨论。先总统 蒋公不仅继承 国父遗志,致力于国民革命,对其全部思想亦完全接受,并继续为之宏扬。就社会思想而言,民生主义育乐两篇补述,可以说就是 国父社会思想的蓝图。再加

  • 文章于右任先生銅像喬遷記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0、61期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于右任铜像 迁建过程 国父纪念馆

    中央日报 九一、五、二五许多居住在台北很久的市民,总记得在仁爱路及敦化南路口,原来耸立著一座于右任先生铜像,几年前媒体报导该路将有道路更新,所以将铜像迁除,但是该圆环,在陈水扁先生卸任市长前及至现在,始终并没有如市府所说的更新,而令人感到奇怪,甚至质疑于先生铜像的去处。其实这座铜像,在书法界同心协力之下,迁立在国父纪念馆的园区已经四年。今年五月四日,于右任先生长孙于子桥敎授,来台参加由淡江大学及国立国父纪念馆所主办之东方文化及国际社会学术硏讨会,获知铜像

共29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