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国剧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纪念首创国剧学术的齐如山鄕长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7期  作者:陳紀瀅 出版时间:1991-02-15
    关键字: 国剧大事 齐如山 国剧艺术汇考》 国剧学术

    如山先生系河北省高阳县人,是近百年来在戏剧学术上最有贡献的第一人。过去若干年中,大家都称他为「国剧大师」,是梅兰芳的老师与恩人,是位剧作家。这些称谓、头衔都不错,但在他同时能编剧的不只他一人,且每个人都有扶植的对象,有恩于某人,为某人的老师,剧本也有其贡献;但把国剧理论,纳入学术范围之内的,则只有齐如山一人。 一本「国剧艺术汇考」,足供千秋万世对国剧有兴趣者的深入研究、发扬与探讨。这本书的议论,并无前人著作可凭,乃是经过如老在几十年间潜心研究、印证

  • 文章国剧改良问题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7期  作者:張大夏 出版时间:1981-02-05
    关键字: 国剧 改良 传统文化 古典戏剧

    在个人记忆中,「改良国剧」,已喧腾好几十年了,虽非毫无绩效,但无可讳言,收获甚微,何以故?个人接触此一国萃艺术,将近一周甲,做过科班的旁听生,登过台,硏究过理论,编过剧本,帮人排过戏—只限于自己编的,办过戏剧敎育,领过变相的剧团。就一个外行而言,所了解者,不可谓不深而且广,可是今天谈到改良国剧,竟不敢提出比较具体的意见来,原因是感觉到人们对改良国剧的看法,矛盾太多了!同时,有许多问题,亘于胸臆,百思莫解。我想这可能就是改良国剧的礁石,现在让我约略擧出,请

  • 文章国剧脸谱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0期  作者:張大夏 出版时间:1984-02-02
    关键字: 国剧 脸谱 颜色 人物刻画

    好像十多年以前,有位老敎授,把国剧脸谱,批评得一钱不値——这也难怪,我们不能要求人人都懂国剧,更不能要求人人理解脸谱。不过,那位老敎授说:「眞人没有长成那个样子的。」这话就未免太幼稚了——三岁的小孩,也晓得眞人不会长成那个样子。齐如山先生常说:「用写实的眼光衡量国剧,那就永远不会懂国剧。」因为国剧是「以歌舞表演故事」,擧凡剧中人的情感、思想、语言、行为,无一不是用歌舞显示出来,而歌唱绝非眞实的语言,舞蹈绝非眞实的动作,所以国剧的一切——包括化粧、服装

  • 文章国剧游龙戏凤之本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2期  作者:朱雨香 出版时间:1988-07-01
    关键字: 国剧 游龙戏凤 相关内容 正史记载

    国剧中游龙戏凤一剧,亦称梅龙鎭。系描述明代正德年间山西大同,梅龙鎭上居民李龙,与妹李凤(亦称凤姐),开设酒店,一夕,李龙因事外出,店务由凤姐招呼。适大明风流天子正德皇帝朱厚照(厚照十六岁践祚,正値初知人事之始,恶监刘瑾等先悦以耍弄,复为狗马鹰隼,歌舞角觝娱之,使成为一荒淫而不辨善恶正邪之昏主,以便操纵朝政。五年,瑾虽伏诛,其后又有近幸朱甯等导之微行,十二年八月,帝出关游猎,幸宣府,至大同,十月始还京师)微服至此,入店投宿。瞥见店内祇一少女,貌如天仙,任

  • 文章手眼身法步前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3期  作者:梁秀娟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国剧学习 往事追忆 教书生涯

    手、眼、身、法、步」是国剧表演艺术中有关肢体动作的重要口诀。我由自幼学戏及舞台演出的经历和揣摩中、深深体会这五个字所代表的演员全身整体配合的关系。国剧及国舞的动作,原则上以「手」部为起动之点,「眼」神必须立刻地配合手的动作——包括动作的方向以及动作的情感与涵意,于是「身」体的与之配合而有适当的姿势与动向——包括肢体的张力与焦点。所谓「法」就随即产生、「法」一方面是指剧情与角色所赋予的内在的「动因」,另方面是指「手」、「眼」、「身」配合后所具有的外在

  • 文章周仲超出資徴分宜厳嵩比較评論文啟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4期  出版时间:1988-10-01
    关键字:国剧概论》 历史资料 严嵩 征文启事

    日博,渐觉为恶甚于严某者,何止万千?何不广以戯剧丑化?即以近代官场中,其奸其贪其毒其狠甚之于严者,可谓俯拾即是,惟无人言甚或无人敢言。是故我于所撰「国剧概论」一书中,特以古代历史人物,就其所为,加以比较。为免主观,并特引证龚德柏氏[2],及历代通鉴辑览以求正确,惟格于该书主题篇幅,论述未周,兹特就龚氏等所论摘述如下:①龚氏谓:「中国历史上大奸臣,除王莾外,以私怨杀朝臣最多者,以魏忠贤为第一,次为刘瑾。而宰相最奸害人最多者,以李林甫第一,次为秦桧。(卖国除外

  • 文章我对国剧的迷恋与期待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劉鳳桐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京剧爱好 振兴国剧 剧团建设 京剧表演

    注:→图为笔者在一集会中清唱时的神情。)古早年代,家鄕海州有两种戏剧,一为大戏,即京戏;一为小戏,即地方戏剧。我自幼即爱大戏——国剧。但海州无戏院,仅靠迎神赛会时,在庙院的戏台演出,演来演去,就是那几出,像大回朝、轩门斩子、独木关等,演员也都是城内那几位票友。每逢开场锣鼓响起,声震全城,各街道角落,扶老携幼,自带板凳,聚集而来,抢占好的位置;我总是攀登庙院中的大鼎(即高约三公尺的大香炉)两侧突出的支臂,既不要自备板凳,又能居高临下,畅观台上表演。稍长

  • 文章漫谈台湾国剧发展史略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4期  作者:吳本公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台湾国剧发展 陆光戏剧学校 齐如山 国军文艺活动中心 皮黄

    国军陆、海、空、勤总部的四个艺术工作大队长,王大明兄和笔者,我们丰县人就占了两位,各大队都有国剧队,而是大队最主要的一环。国剧,原叫京戏,北京改名北平之后,在习惯上原称平剧,因为它的艺术形式较其他地方戏剧为典雅,能雅俗共赏,其「有声皆歌,无动不舞」之特色,一般认为可代表近百年来的中国戏剧,而称之为国剧。平剧并不是北平土生剧种,它的主要声腔,是把流行于南方江西及安徽的「二黄腔」流传到湖北后,又结合了流行于北方的「西皮腔」,综合而成的戏曲,又称「皮黄」。它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