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唐太宗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唐太宗亲征高丽路径考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梁新人  出版时间:2000-03-20
    关键字: 唐太宗 东征高丽 路线考证

    顷阅「山东文献」第二十四卷第三期张泽潭先生与张心勤女士大作「从资治通鉴辨正唐太宗东征高丽途径登州莱州之传说」,和第二十五卷第二期张君所作的「荒谬的『宿街』神话」两篇鸿文,拜读之余,对于二位鄕贤,热中钻硏历史的精神,甚感钦佩,惟就不才所蒐集的资料,与所接触的实蹟,仍对辨正的结论有若干未明之处,以是就此再试作进一步的考证。据张先生引敍「资治通鉴」中有关纪载,及淸康熙北平高冈所撰修的「登州府志」卷一序言,铁口论断谓:「唐太宗东征高丽,并未途经登州莱州」,因而

  • 文章唐代長安百萬人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1期  作者:莊申  出版时间:1990-03-01
    关键字: 吴承恩 唐玄奘 唐太宗 韩愈 长安城 慈恩寺

    在吴承恩的「西游记」里,唐僧玄奘是这部神怪小说的中心人物。其实玄奘并不需要吴承恩为他宣传。就在唐代初年,他往返中印而取经回国的事蹟,恐怕已经是家喩户晓的。唐太宗贞观十九年(西元六四五)正月下旬,玄奘回到当时的国都长安。据「续高僧传」里的记载,当玄奘还没进入长安,只到达长安西郊的时候,为欢迎他的归来闻风而至的人,已有数十万。如果把这个数字当作四十万人来计算,也许其中的十万人,可以视为长安附近各地的人,而其他的三十万人,或者可以视为长安居民的总数之半。假如

  • 文章我國雄才大略的皇帝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0期  作者:金惠  出版时间:1977-07-15
    关键字: 皇帝 历史 秦始皇 唐太宗 汉武帝 史记

    中,其功业最高,影响最远,对国家民族贡献最大的,惟有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三人,这三个人主政初期的经过,都有近似之处。秦始皇初即位的时候,祇有十三岁,所有政事都取决于丞相文信候、吕不韦,到了第十年二十二岁,才免去吕相国,由他自己亲政。汉武帝十六岁登上大汉皇帝寳座时,虽已自有主意,但因受到窦祖母太皇太后的压制,不能自由作主,直到建元六年(公元前一三五年)窦太后死了,才能独断独行,放手做去。唐太宗十九岁,就向他的父亲李渊提出起兵的密谋,带头先进长安,然后扫荡

  • 文章曾隨太宗東征唐開國勛臣——葉一源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5卷 第1期  作者:林杰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叶一源 以身殉国 忠烈武侯 唐太宗 李渊

    如鱼得水,便命一源留下帮他筹划军事。六一八年,李渊废隋恭帝自即帝位,建立唐朝,授一源为福建道节度使。六四二年,唐太宗贞观十六年。高丽国酋长泉(姓)盖苏文(名)杀国王高建武及大臣一百多人。立高藏为王,自专国政,对内酷刑杀戮,对外侵犯新罗。太宗就以盖苏文有弑君大罪,侵暴邻国,又违大唐诏命。如此兴师讨伐,师出有名,一鼓就可讨平高丽。可是太宗没有接受隋炀帝三次出兵高丽的教训,六四四年,调集十多万军队,分两路先行,水陆兼程,向平壤、辽东并进。第二年,太宗亲率诸军自洛阳出发

  • 文章權力是否真的導致腐敗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2卷 第2期  作者:江正誠 出版时间:2014-04-30
    关键字: 权力 腐败 中国历史 秦始皇 宋徽宗 唐太宗

    化作颐指气使。为何会有这么大的转变呢?原因很简单,个人的修养和权势使然。从中国历朝的史实来看,权力是否真的能导致腐败?我们可分正面和负面来论述。从正面来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因能善用权力,识才善任,广纳众言,使朝政开明而获得「贞观之治」的美誉。那是因为他是一个明君,重用贤相魏徵之后,使魏徵能发挥所长,对于朝政的得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唐太宗对于他的谏言都能虚心聆听,不会因自己是握有大权的帝王而独断独行。后来魏徵不幸去世,唐太宗很感慨地说:「以铜为镜,可以

  • 文章唐太宗百字铭的时代意义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7期  作者:周仲超 出版时间:1999-08-01
    关键字: 唐太宗 百字铭 秦始皇 文治 时代意义

    之外患,则莫过于武帝,否则「刘邦白登之耻」、「吕后嫚书之辱」则无法湔雪。唐太宗则不同,除击灭国内群雄、击溃入侵外患、被异族尊为「天可汗」之外,文治尤盖前代,其何由若此?实缘其有过人之先知灼见,既深明前代兴灭之由,又鼓励群臣直言极谏,而其自撰之「百字铭」亦可具见一斑,兹录其文于后:「耕夫设设,多无隔宿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寸丝千命,匙饭百鞭,无功受禄,寝食不安,交有德之朋,绝无益之友,取本份之财,戒无名之

  • 文章读通鉴私记——唐太宗其人其事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11期  作者:魯立刚 出版时间:1978-12-01
    关键字: 《资治通鉴》 唐太宗 李世民 史料记载

    —作者鲁立刚充生湖南浏阳人,教育家,曾任教育应长,现任国民大会代表。本文摘自「读通鉴私记一书」,副题为编者所拟。——唐太宗杀建成元吉初,元吉劝建成除世民,当为兄手刃之。建成许以事成立元吉为太弟。世民从上幸元吉第,元吉伏护军宇文宝于寝内,欲刺世民,建成性颇仁厚止之,元吉愠曰,为兄计耳,于我何有。建成擅募骁勇二千余人为衞士,又发幽州突骑三百置东宫,为上所知,召建成责之。会杨文干谋反,建成与文干亲厚,上手召建成,建成惧,不敢赴,太子舍人徐师蓦,劝建成据城擧兵

  • 文章被奉为天可汗的唐太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3卷 第2期  作者:韓鼎洛 出版时间:2011-04-01
    关键字: 唐太宗 魏征 长孙皇后 玄武门之变 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为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之帝王,继西汉《文、景之治》,(文帝恒、景帝启;前一七九—一四一)创造了《贞观之治》;(六二七—六四九)乃隋朝时任山西、河东抚慰大使、太原留守,右绕卫将军李渊(唐高祖)之次子。炀帝大业十一年,(六一五)四月,炀帝巡幸太原,八月又巡北塞,突厥始毕可汗围炀帝于鴈门。诏天下募兵,守令竞来赴难。李渊之子世民年十六,应募隶屯卫将军云定兴;说定兴多赍旗鼓为疑兵曰:「始毕敢举兵围天子,必谓我仓猝不能赴援故也,宜昼则引旗鼓数十里不绝,使

  • 文章奉先詩草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9卷 第1、2期  作者:張奉先  出版时间:2007-06-01
    关键字: 奉先诗草 祝寿词 唐太宗 人物事迹

    ●贺韩杰民先生八十大寿华灯高照乐无边,合聚朋簪宴八千。李绿桃红雕玉柱,兰黄桂紫冠金蝉。钓螯墨海魁光涌,设帐青衿丝发添。一曲九如惊四座,麻姑献寿立云天。●天能奈河一席千金何足奇,绿杯红袖舞云低。狂风急魄巫山泪,砧板轻刀脔肉啼。得道金蝇修面甲,占廒玉鼠娶猫妮。深窥莫看枪虚晃,灯火冰山绝妙棋。●长江白鱀豚祭长江滚滚不知年,栖息生生物类繁。劣汰优生天道酷,境迁形变地文残。共生万物心肠冷,攫取千秋铁血寒。白鳖魂归三迭纪,请君自问孰能安。●唐太宗一、荒淫暴虐失天时

  • 文章从资治通鉴辨正唐太宗东征高丽途径登州莱州的传说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張澤潭 張心勤  出版时间:1998-12-20
    关键字: 《资治通鉴》 唐太宗东征高丽 行军路线 历史记载 学术考证

    远在一千三百多年前,(西元六四五年)唐太宗李世民曾亲率大军远征高丽。这是唐贞观年间唐王朝的国家大事。资治通鉴对贞观十九年(西元六四五年)皇帝李世民御驾东征高丽的经过有详尽的记载,对战况的描述也非常生动精彩。在探讨唐皇帝东征是否途经登州(蓬莱)、莱州(掖县)之先是应该先确认唐太宗东征的行军路线。—这是大前提。当然,唐王朝的历史,距今已代远年湮,考证不易,只得从资治通鉴中切入,理出些头緖来。东征的前一年,贞观十八年,唐太宗就完成了部分远征高丽的准备,它是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