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周公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公和誠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52期  作者:成惕軒  出版时间:1979-07-10
    关键字: 治国 政治 周公 诸葛亮 范仲淹

    的官史,往往呼以「包靑天」或「施靑天」而不名,其道理即在于此。其次,我要谈到的政治人物,一位是周公旦,一位诸葛武侯,一位是范文正公仲淹。周公勤劳王家,制礼作乐,可以算得是中国第一个大政治家。他乃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且身居宰辅之尊,就权位来讲,眞是喧赫不可一世。但他却不吝不骄,谦谦自牧,甚至「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惟恐失去了到门求见的人才。你道他为什么?还不是为了广揽贤能,弘宣治化。当他摄政的时候,他的弟弟管叔蔡叔,竟和商纣的儿子武庚,反叛周室,并

  • 文章周公和孔子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百閔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周公 孔子 六经

    刑法法典。在洛阳建立东都,制礼作乐。孔子曾经说道:『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1]这是孔子晩年的话。似乎周公是孔子平生所梦想底一位理想的典型人物。孟子亦曾说过:「周公仲尼之道」[2]。周孔是从来并称的。二为了周公和孔子,在经学上,又形成了今古文学的两大壁垒。今文学家以六经是孔子所作:诗书虽然只是孔子所选辑的,但是有他的深意。仪礼十七篇是孔子所辑的,乐亦由孔子和诗一起订正过。易虽然是卜筮之书,但经孔子赞易以后,易便成为哲理之书。春秋虽然以鲁史为据

  • 文章陝西精神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2期  作者:張其昀  出版时间:1970-07-15
    关键字: 隋唐 精神 周公 汉代 张骞

    「地理上最富興趣之一省」「陜西精神亦可謂之建國精神」

  • 文章周公的学术著作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25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周公 学术著作 《周官》 《仪礼》

    周公的学术,影响于我国历史文化者,至为深远,观其盛德伟业,其学其术,自有所本。据史载,周公的学术思想,固然启蒙于其父文王,师承于其叔(文王之弟)虢叔。然以周公之贤之能,独见而创获者自当不少。周公的著作确实而可考者有「周官」与「仪礼」。传说中的「周易」爻辞及「尔雅」亦为周公所作。「书经」一书记载周公的事蹟最多,有人以为其中有几篇是周公的作品,但据史家考证并不可靠。汉代以前的人说「诗经」里豳风中的「纸鹤」,大雅中的「文王」,周颂中的「清庙」、「时迈」、「思文

  • 文章尙書君奭篇大義探討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6期  作者:李振興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尚书 周公之德 召公退隐

    国家将会不祥而终,其关键全在于你召公一人的去留。换言之,即召公一身关系着国家的存亡安危,在此情况下,是不是应该深加考虑,打消去意呢?所以周公接着说:唉!君奭啊!刚才我所说的那番话,以前你就已经这样告诉过我,[2]由于你的提示告诫,所以我绝对不敢安享上帝赐于我大周的基业而不有所作为,而竟不尽心力地来辅佐王室,我更不敢不永远地思念着上天的威罚,以及人民的疾苦。我想,这样做,才能使人民无所怨尤,无所违悖啊!在以上周公所说的两段言论中,一方面道出了召公原本忠荩不二

  • 文章从孔子梦见周公说起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期  作者:郭學禮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孔子 周公 政治哲学 周代制度 儒家思想

    孔子与周公的生存年代相去甚远,因此论语中所说孔子之梦见周公当然不是梦见周公的「音容宛在」,而是因为仰慕周公的道德人格和他对我国文化的伟大贡献而表示其由衷的向往之情。公(因封周公),是文王十个儿子中的第四子,文王在世之日,他即已表现了忠孝仁勇的美德而得朝野的敬重。文王既殁,他辅佐武王(文王的第三子)、经过十年的生聚敎训,率戎车三百,虎贲三千,甲兵四万五千,与纣王七十万大军战于牧野(今河南淇县)败之。于是武王即天子位于镐京(今陕西长安。时为西历纪元前一一一一

  • 文章周公与中国文化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5期  作者:錢穆  出版时间:1984-05-15
    关键字: 周公 中国文化 传统文化 学者研究 儒学

    中国文化,以儒学为其主要之骨干,此义尽人皆知。然传统儒学本身,乃有一重大转变,即在唐以前,每以周公与孔子并尊,而自宋以后,则以孟子与孔子并尊是也。此一转变,实有其内在甚深之涵义,而周公之为人与其为学,实当重为之深细阐发,此亦硏讨中国儒学与中国文化关系一主要题目也。中国儒学传统,若以近代语扼要说之,实可谓其抱有一种人文的历史观,此不失为儒学传统一中心主要之观㸃。孟子言知人论世,以一圣人之作,代表一时代之光明,所谓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此即人文的历史观中一

  • 文章尚書洛誥篇大義探討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6期  作者:李振興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尚书·洛诰》 周公 周成王 施政理念 留守洛邑

    壹:前言洛诰:乃成王本武王之意[1],营洛邑既成,王至成周致祭,并请周公留守洛邑之经过,史佚书之以诰天下,故名洛诰。此时周公已反政成王[2],其所以请周公留守洛邑,一则欲与周公共同治理「天下」,再则也是由于情势使然。周公「摄行政当国」[3],达七年之久,天下大定,其虽不居功,然其功实无与伦比。当时诸侯莫不仰慕。而洛邑又居「天下之中」,以周公之德望,最宜居此。由经文中的彼此对话,我们不难看出周公的忠荩,成王的信赖,使我们觉得,也惟有这样的安排,才是最理想

  • 文章中嶽之測景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3期  作者:楊祥麟 出版时间:1999-07-01
    关键字: 周公观景台 中原科技 河南天文台

    测景台又名『周公测星台』「古时『景』『影』通用」是我国古代立八尺表土圭测影遗制;是古代测量日影,验证时令季节,计年的仪器。在登封市东南十五公里的告成镇北,建于唐开元十一年(公元七二三年)。观星台紧连它的北部,建于元代至元年间(公元一二七一—一二九四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之一,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天文科学建筑物,它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家的劳动人民在天文科学方面的卓越成就。一九六一年三月四日,政府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此以后,备受天文学家及热心人

  • 文章国际闻名的化学家周公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6卷 第3期  作者:林長亮  出版时间:2000-06-01
    关键字: 周公度 化学家 人物生平 学术研究 论文

    周公度教授一九二九年生于泰顺凤洋,一九五七年北大研究生毕业,留校在化学系任教。一九六〇年,在「科学通报」发表「八氧化六银合硝酸银(Ag(Ag6 08)N03)的研究」的论文。两年后,「国际晶体学报」发表文章,多次确认所论非常正确。一种金属元素有三种不同价态组成的无机化合物,至今半个世纪,还没有别人在发现第二个组成确定的化合物,具有这种特征的结构。近二十年来,撰写专著和大学教材十余本,已被许多大学采用作教材,或作必备的参考书。还在国内外报刊杂志发表科学论文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