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同乡会沿革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本会沿革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期  出版时间:1983-01-01
    关键字: 江苏旅台阜宁同乡会 沿革 意义

    自民國三十八年大陸局勢逆轉,吾邑因受**迫害最久,受害最深,對**暴行瞭解最多,痛恨最切,故避亂來台人數亦最衆。在大陸各省中以縣市計,可能佔第一位,雖難擧出確實數字,但總數當不下兩萬人,以如此衆多同鄕群集寶島,雖慶虎口餘生,而精神頗感孤寂,缺乏一種歸宿感,乃頓興籌組同鄕會之議。由於衆多碩德俊彥,登高一呼,及在各行各業中,較有聲望者極力推動,與昔在家鄕早已熟稔之親朋故舊,競相連繫,迅即展開籌備工作。猶憶最初曾在北市博愛路建新百貨公司二樓郭福增鄕長律師事務所多次...

  • 文章卜弋橋 卜戈橋 卜弋望仙橋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96期  作者:卜國光  出版时间:1993-06-10
    关键字: 卜弋桥 故乡 历史沿革 武进 同乡会

    江蘇省武進縣(常州)西門外,離城區十四公里處,有個卜弋橋鎭,我家世居於此,小時候聽到有人把卜弋橋說成卜戈橋或白裕橋時,就會覺得奇怪而好笑。這兩種錯誤,前者是由字形相似所造成,後者是在口音上有差別;但根本的原因,還是由於一般人不知道這「卜弋」的含義。卜弋橋附近有個厚裕鎭,從長江對岸南來的勞工,常把這厚裕鎭,說成「黑裕橋」,把卜弋橋便說成了「白裕橋」,這些人文盲居多,說話的口音,和吾鄕的方言不同,他們爲了便於記憶,於是「白裕橋」「黑裕橋」隨口而出,不過這也只...

  • 文章台中市湖南同鄕会成立沿革及会舘落成启用记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5卷 第1期  作者:胡偉明  出版时间:1987-01-15
    关键字: 台中市 湖南同乡会 成立沿革 会馆落成启用

    大陸沉淪,湖南人士避秦來臺者頗衆,韶華易逝,轉瞬已三十餘年。經過這漫長的歲月,老一輩的鄕親逐漸凋零,尙在人世者也垂垂老矣!而鄕親們在臺出生的子孫後代,繁衍綿延,人數倍增,但他們生於斯、長於斯,對自己大陸上的祖宗廬墓、家世源流,全然不知;對家鄕的民情風俗、鄕野奇譚,也只能從長輩口中得知一二,如再經過若干年代以後,恐已不知自己來自何方。爲了聯絡老一輩鄕親及喚起後代子孫尋根溯源,不致忘本,由有遠見的前輩鄕長發起,於民國四十二年二月成立臺中市湖南同鄕會,推選潘培...

  • 文章台北市梅县同乡会沿革简表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8期  作者:本會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4-02-20
    关键字: 台北市梅县同乡会 历史沿革 简表 档案资料

    本會資料室82.11.30.

  • 文章影印乾隆四十七年重修武寧縣志緣起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2期  出版时间:1985-10-15
    关键字: 武宁县 同乡会 春节聚餐 地方志 历史沿革

    之募集,奖助学金之筹措,旅台同鄕通讯录之编印,一一积极进行。复以年靑一辈,大多在台生息滋长者。对于武宁疆域沿革,山脉河川,名胜古蹟,不惟未身历其境,抑且未耳闻其名,将何以启发其认识鄕土之历史?陶冶其怀念鄕土之感情?何幸今春发现国立故宫博物院,藏有乾隆四十七年重修之武宁县志一部。内分三十卷,六百五十二页,约三十余万言;部分虽有残阙,然大体完美。经理、监事多人商量决定,以四分一、十六开本、八十磅印书纸(图十二幅、照原样大小、用百二十磅铜版纸)照相制版重印。封面

  • 文章從嘉應五屬建制演進談到同鄕會會徽的意義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1期  作者:劉昆祥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嘉应五属 建制沿革 同乡会会徽 紧密联系 精神

    吾嘉應五屬,一般簡稱爲梅、蕉、平、興、華。然而,歷史考證顯示,五屬各縣設置的先後順序如下:一、興寧設縣於東晉成帝咸和六年(公元三三一年),距今民國七十五年(一九八六年),已有一千六百五十五年,曾稱爲齊昌縣。二、程鄕(梅)設縣於南朝時,南齊高帝建元元年(公元四七九年),距今民國七十五年(一九八六年),已有一千五百零七年。三、長樂(五華)設縣於宋神宗熙寧四年(公元一〇七一年),距今民國七十五年(一九八六年),已有九百一十五年。四、平遠設縣於明嘉靖四十三年(公...

  • 文章五十年前台北市湖北同乡会介绍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78期  作者:本刊特輯  出版时间:2011-01-10
    关键字: 台北市湖北同乡会 历史沿革及现状

    文◎本刊特辑原刊《中华民国五十年来民众团体》「台北市民众团体」;民国五十年六月出刊。沿革民国卅七年夏,经总统府前故资政居正(觉生)先生等之发起,组织湖北省旅台同乡会,嗣于民国卅九年奉命改为今称一台北市湖北同乡会。本会自创办以来,历经居正、张知本、孙必亨、卲百昌、余拯、何成濬、徐源泉、朱怀冰及同乡诸先生之艰难缔造,乃有今日之基础。本会成立之始,无固定会址,先是假台北市信义路二段四号私立金瓯商业职业学校办公,直至民国四十一年秋,经当时理事长徐源泉,常务监事

  • 文章高雄市湖南同鄕會簡介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5卷 第3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7-07-15
    关键字: 高雄市湖南同乡会 沿革历史 组织架构 工作介绍

    一、前言同鄕会的组织,旨在联络感情,沟通意志,互助服务为目的。主其事者,祗有义务,并无权利可言,换句话说,纯靠热情,方可维持其会务。尤其目前,吾辈栖迟这海外的孤岛上,擧目无亲,远鄕不得,同鄕会的组织,确有必要。二、本会沿革我湖南旅台高雄地区同鄕会,早在民国四十年,既有此组织,嗣因人事异动,久未活动,被政府注销,迄至民国六十二年,同鄕们响应郑果将军之号召,重新组织成立,转瞬数年,重组之初,即已订定工作方针,「健全组织,加强服务」,惟数年来,由于既无基金,又

  • 文章雩都旅台同鄕之溯源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0期  作者:陳傳興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雩都 历史沿革 地方风情 日据时期 同乡会 捐赠

    「雩都縣在江西省贛縣東、始置於漢、梁、陳間廢,隋復置,舊城在今治東北,唐初徙置今治東南,尋又遷今治,明、淸皆屬贛州府。」(載辭海)居民均由中原南遷,言語操客家話語系。境內屬丘陵地帶,氣候溫和,生活以農業爲主,手工藝爲輔,竹、木、菸、紙、石灰等產物亦多生產外銷,縣內所藏煤、銀、金、鎢等礦頗豐,而鎢尤聞名於國內外。經常將油(茶油、花生油)、米、家禽(雞鴨)輸往粵東,換取食鹽海產。主流貢江發源於閩粵,橫貫本縣東西,至贛縣與章江滙合稱爲贛江,北流經本省中部至南昌...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