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古城历史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江苏泗阳境内的徐国古城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23期  作者:張用寰  出版时间:1976-03-20
    关键字: 徐国古城 泗阳县 历史典故

    徐偃王這個人,據史書記載:「其母爲徐國宮人,娠而生卵,棄之水濱,爲靈犬鵠蒼銜歸獨孤母家,覆暖之,逐孵成兒。徐君宮中聞之,便又取囘。長而仁智,襲徐君國。野心甚大,欲舟行上國,乃溝通陳、蔡之間,以開闢運河。得木弓矢,自以已得天瑞,遂因以爲弓。自稱徐偃王。江淮諸侯多伏從,伏從者三十有六國」。又據後漢書云:「徐夷僭號,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穆王畏其方熾,乃分東方諸侯,命徐偃王主之」。根據以上兩項資料,可見當時的情况,周穆王西征新疆,後方空虛,徐國便乘機而起...

  • 文章江苏泗阳境内的徐国古城(续)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25期  作者:張用寰  出版时间:1976-05-20
    关键字: 江苏泗阳 徐国古城 历史考据

    在灵城西里许。传亦为楚灵王所建,今遗址犹存。胡江东诗云:惟有靑春花上露,至今犹泣细腰宫」。楚灵王攻徐以恐吴,据历史记载:仅派司马督率五将军及兵车三百乘,为前敌总司令。自己则拥兵干溪,以为策应。战争虽然僵持了好久,而且经过了严寒的冬季。若说楚灵王曾经到达前线,或有可能。上述灵城距徐国古城约五十华里,也许便是灵王巡视前线的驻地,但章华台、细宫宫、亦在此地,似乎是后人的附会。因为章华台、细腰宫、毕竟属于享乐之地,怎会搬到军事前线?况且这一仗打得并不漂亮。章华台

  • 文章两千年前三晋古城的特色——中华文明的摇篮,民族色彩丰富,古城保存完好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3期  作者:張德成 謝鴻喜 李永寵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山西古城 古城特色 历史变迁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主要载体,是硏究、重现古代文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当今的社会进步,古城硏究亦存在重要的借鉴作用。就旅游业而言,古城风貌亦是世界旅游的热点之一和重要资源。山西历史悠久,其历史遗存在国内首屈一指,古城或者说历史文化名城也有许多。但是,所有能够见到的只是明清时期的古城,就历史文化而言,这些历史文化名城并不能够或者说并不完全能体现山西的古老文明。山西大地上至今仍存在着一二〇余处古城遗址,对我们来说,是一笔数目可观的财富。然而,这些存在了两千余年的古城

  • 文章安陽爲中國七古都之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安阳历史 古都之首 河南古城

    居,迺五迁,无定处。」正义:「汤自南亳(商丘)迁西亳(偃师),仲丁迁隞,河亶甲居相,祖乙居耿,盘庚渡河,南居西亳,是五迁也。」杨树建积微居读书记:「殷商徙都计九次,始定于殷(安阳):⒈亳:宁陵、商丘、。2嚣:荥阳、巩县、偃师、斟鄩。⒊桐:内黄。⒋邢:武涉。⒌庇:鱼台。⒍奄:曲阜。⒎殷:安阳。⒏亳。⒐殷。」最后奠都于安阳。竹书纪年:「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七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根据考证,二百七十三年,比较正确,因为汤至纣,仅四百九十六年。㈢周朝:史记周本纪

  • 文章江苏泗阳境内的徐国古城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21期  作者:張用寰  出版时间:1976-01-20
    关键字: 徐国古城 文献资料 历史变迁

    在这里曾经建立过一个国家,和古埃及、巴比伦一样的古老。从泗阳县城向西北行六十华里,在郑家楼西面三华里的黄河北岸,有一大片高地隆起。四面都是滚滚黄沙,只有这片土地还保持着原来的壤土。当地老百姓把高地叫做古城山。据说,这便是古代徐国都城所在地。在这块土地下,掩埋著一千七百年至二千二百年一个国家的历史和古代文明。从这里向北,不到两华里,那是仰化集南面的交界牌渡口。过了运河,便是宿迁县境了。一、文献足征。㈠辞海注:「徐,古国名。伯益之后,周初僭称王,为周穆王所灭。后复

  • 文章西燕的國都——長子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9期  作者:牛向明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西燕国都 历史古城 慕容永 西燕建国史 长子县

    长子,由于尧帝的太子丹朱筑城于此,而名长子。因建城于公元二十世纪前,是为古城。又因西燕建都于此,而为历史名城,故曰,长子是历史古城。在我国有名的肥水之战后,号称五胡之一的鲜卑族,慕容氏都纷纷叛离苻坚,展开了一场复国运动。首先是慕容皝建立前燕自称燕帝。其次是在冀州的慕容垂兄弟建立了后燕。以及其他慕容氏族建立之南燕、北燕、西燕等。本文仅略述西燕在长子建都情形。慕容冲在阿房城建燕称帝,其部将鎭西将军慕容永,因与苻坚作战有功,被慕容冲封为尙书而丞相。过了几年

  • 文章滄桑運鹽河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5卷 第1~4期  作者:吳成芳  出版时间:2013-12-01
    关键字: 盐仓古城 运盐河 历史资料 文化遗产 名胜古迹

    本地区的盐得以销往外地,促进了上下游的经济交流,给沿岸的经济、文化等方面带来了发展的动力,也给出海口地区带来了进步与繁荣。古游水因盐而兴旺,因水而繁盛。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它永驻在人们的记忆里。缘由还得从头说起:相传公元前二八〇〇年,黄海岸边的州海边,住着一个原始部落叫夙沙氏初作煮海为盐,后人称作煮海为盐之「鼻祖」,尊崇为「盐宗」。当时的赣榆县那边海岸靠近青州海域,原始先民也纷纷效仿用海水煮盐,他们逐渐学会用海盐来交换商品,改善

  • 文章古城遗址话沧桑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8卷 第3、4期  作者:張炳超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古城遗址 历史典故 行政制度 沧桑变化

    在灌云县龙苴镇东北约三里的古城村境内,有个占地约四百亩的土城遣址,据考古专家认定,是古代的「龙且城」,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这个历史舞台上,千百年来不知上演了多少故事剧。随着岁月的流逝,只有少部份故事家喻户晓地传了下来,绝大部份故事已鲜为人知,也有些被讹传失眞,成为难解之谜。●楚将龙且筑垒考辨海州一带盛传龙苴镇的土城遗址是秦末霸王项羽的大将龙且(音拘)所筑的「垒」,此说由来已久。但仔细推敲,尚觉其证据不足,为了说明问题,先录两则古代记载龙苴的文献资料如下

  • 文章常州與武進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77期  作者:玉良  出版时间:1991-11-10
    关键字: 江南文化古城 马迹山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常州与武进这两个地名的含义,有相同处也有不同处。常州是县上面一级的行政区域的名称。如常州府、常州专区;武进是县一级的行政区域的名称,如武进县。由于民国成立后,取消府治,而武进县政府又设在常州城里,因此常州与武进就混同起来了。常州是一个具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古城。其他名有晋陵、延陵、毘陵等多次改变。一九四九年以前的武进县辖十个区,第一区是城区,即现在的天宁区、钟楼区和郊区;第二区是卜弋桥、厚余、夏溪一带;第三区是奔牛、罗墅湾、西夏墅、小河、孟城一带

  • 文章历史文化名城新绛县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藺永茂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新绛县 历史文化名城 古城简介 历史文物 文化遗产

    新绛县古称绛州,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临汾盆地西南边缘,北靠吕梁山,南依峨嵋岭,汾、浍二河穿境而过。绛州是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春秋时曾为晋都,战国时代属魏。南北朝时,北魏置东雍州,北周明帝改为绛州。隋开皇三年(五八三)州治从玉壁迁至今县城处。距今己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古城南临汾河,北沿丘陵,据高就低随地势制胜。远眺绛州城从西至东「绛州三楼」、「绛州大堂」、哥特式「天主教堂」、唐代「宝塔」,雄居高垣之上,巧妙利用空间,「创造了生动而变化的城市轮廓与风貌」,这组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