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县名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潞安府属八县县名之由来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期  作者:張懷義 出版时间:1973-07-15
    关键字: 潞安府 县名 由来

    潞安府係古上黨郡之大部份地區,唐堯虞舜及夏朝時代,均屬畿内(王室附近之地)地區,商周兩代亦是皇室近親封屬地,如黎國、潞國。⑴長治縣 長治在古代均附於郡、州、府、城郭之内,俗稱首府,以地居太行之山巔,與天為黨,故亦稱上黨,凡據其地者,可以長治而久安因得名馬。⑵長子縣 長子縣為古帝堯之長子丹朱釆邑,因得名馬。⑶屯留縣 屯留原名純留,定公十六年,晉人滅留吁,遂為晉邑,定名曰純留,又史載襄公十八年晉人執孫公蒯於純留,一直到後漢稱為屯留,蓋屯卽純之省文。⑷襄垣縣 襄垣...

  • 文章漫谈山东县名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延伯龍  出版时间:1976-09-20
    关键字: 山东县名 读者来鸿

    读山东文献一卷四期及二卷一期刋有刘昭晴与赵建修二鄕长之「山东九平」及「山东十二城」的大作,遽然撩起了思鄕深情和县名的谈兴,玆补述点滴。山东省计一百零八县,所有县名中含有一字相同者颇多,如「章邱安邱」,「利津夏津」,「寿张寿光」,「齐河商河」,「平阴蒙阴」,「昌乐昌邑」,「高唐高密高苑」,「泗水沂水」等县。此外尙有「三台、三山、四临、五阳、和一字取名的二十县。三台——蒲台、桓台、鱼台,三山——长山、博山、福山,四临——临朐、临淄、临淸、临沂,五阳——莱阳

  • 文章民元至廿五年间广西县名的更改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期  作者:莫言 出版时间:1980-01-20
    关键字: 县名 更改名单 改动时间

    我国郡县名称,多因其历史上地理上的事物而命名,含义深长。其后由于环境变迁,郡县名称随而变更,历代不乏前例。民国以来,郡县名称的变更,也自有其特殊的原因。先是民国二年一月八日,北京政府以大总统名义,发布画一各县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以旧时的府,直隶厅、直隶州、厅、及州一律改为县,全国郡县区画,因而大事改革,结果发现全国二县同名者七十四,三县同名者十二,四县同名者四,五县同名者三,六县同名者一。此类重复县名,自应分别改废,乃由内务部拟定改废名称,经大总统裁可后

  • 文章几部重要辞书对河南县名的错误注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11期  作者:王慶泰  出版时间:1986-11-30
    关键字: 县名 辞书 行政区划 注释 勘误

    检视河南省行政区域表,河南辖有一百一十一县。可是细翻中华书局在台续版的「辞海」,或中华学术院六十二年出版的「中华大辞典」,河南现有的一二十县却不被「承认」了。——并不是这两辞书将该等县名漏列,而是将县名下列为「旧县名」,或划归河北省。民国二十四五年时,河南政区曾有一个调整方案。内容是这样的:洧川长葛合并改置宛陵县。兰封考城合并改置东仁县。宁陵睢县合并改置葵丘县。荥阳广武氾水合并改置成臬县。原武阳武合并改置博浪县。孟津裁撤,分隶偃师洛阳铁门三县。新安渑池

  • 文章灌雲縣歷任縣長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卷 第1期  作者:蔡禹章  出版时间:1981-06-01
    关键字: 汉云县 历任县长 县名由来

    本文初稿承 席裕淸高龄乡长提供,经分询 徐君执 宋瘦秋 潘万宪 戴若扶各位鄕长各就所知添注而成,惟许协揆以上名次及任期,仍难确定。敬希 指正。名称 姓名 别号 籍贯 备注民政长 沈臧寿 海门民国元年,海州分为二县,地方仕绅留日学者陈百川等五人为代表,因境内北有云台山、南有灌河(俗称大潮河),均起东海西延百余里,可谓一奇,爰取灌云二字为县名,呈请省署核定,时値许久香、张季直、邵长镕诸公为省议员,经省议会决议咨请省令派该会职员沈臧寿任灌云县民政长,星夜赴任视

  • 文章王效良先生來函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84-03-20
    关键字: 山东省辖县 县名集句 读者来信

    编者先生:读文献九卷二期,于宝麟先生大作之山东省县名集句后;欣赏之余,不揣鄙陋,效颦如下。请予斧正刋出,藉祈鄕贤指正:禹城、安邱、嘉祥、文登。桓台、乐陵、昌乐、武城。肥城曲阜。利津广饶。阳谷黄钜野。金鄕博山。沂水长淸。鱼台恩惠民。益都:平原平度。霑化:高苑蓬莱莒。德州:昌邑昌乐。日照:汶上泗水滨。滋阳宁阳海阳莱阳。荣城泰安、济宁滕淄博。邹平博平淸平荏平。福山寿光、惠民冠昌潍。

  • 文章广东省各县新旧沿用县名对照表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7卷 第1期  出版时间:1987-03-31
    关键字: 广东省 新旧县名 对照表 方志资料

    现用县名 旧用县名台山县 新宁县香山县 中山县宝安县 新安县佛冈县 佛冈厅赤溪县 赤溪直隶厅高要县 肇庆县(端州)德庆县 德庆州罗定县 罗定州东安西宁连山县 连山直隶州惠阳 归善县昌江 昌化县南雄县 保昌县云浮县 东安县儋县 儋州崖县 崖州、直隶州现用县名 旧用县名万宁县 万州蕉岭县 鎭平县廉江县 石城县阳江县 阳江直隶厅新丰县 长宁县紫金县 永安县连平县 连平州潮安县 海阳县南澳县 南澳厅梅县 嘉应

  • 文章自「桃林」而「永春」

    来源期刊:《永春文獻》 第1期  作者:陳漢光 出版时间:1970-09-15
    关键字: 桃林场 桃源县 县名沿革 历史地理沿革

    华出水江者为干流,总称桃溪,以桃林场、桃源县名也。」这说,我不能完全同意。应是先有「桃林溪」名,后有「桃林场」及「桃源县」名,而「桃溪」似是后来自「桃林溪」简称的。下面说到「桃林场」。按「桃林场」建置有三个说法:㈠民国「永春县志」云:「隋开皇置桃林场,始有守土之职,尙无自立政权,仍附于南安县。」又下注云:「旧州志采八闽书:隋开皇九年南安郡废,改晋安县为南安,以西北二鄕置桃林场。」㈡宋「太平寰宇记」记「永春县」云:「唐长庆二年,析南安县西界两鄕置桃林场

  • 文章陝西省基本資料彙編(三)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0期  作者:周健  出版时间:1990-08-01
    关键字: 陕西省基本资料 全国文保单位 县名更改 帝王陵墓位置

    、阿房宫遗址(秦)、汉长安城遗址」(西汉)、大明宫遗址(唐)。(2)长安县:丰镐遗址(周)。(3)蓝田县:蓝田猿人遗址(旧石器时代)。(4)扶风县、歧山县:周原遗址(西周)。5古墓葬:(1)咸阳市:顺陵(唐)。(2)韩城市;司马迁墓和祠(西汉至宋)。(3)黄陵县:黄帝陵。(4)临潼县:秦始皇陵(秦)。(5)兴平县:茂陵(西汉、霍去病墓(西汉)。(6)礼泉县:昭陵(唐)。(7)乾县:乾陵(唐)。二、中共更改县名之原由1志丹县(延安地区):原名保安县,后改名赤安县

  • 文章「錫金識小錄」讀後摭談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7期  作者:丁仲涵  出版时间:1972-11-20
    关键字: 《锡金识小录》 命名缘由 县名考证 县城方圆 南禅寺

    本会最近出版的锡金识小录,全书都八百五十页,二十余万言,洋洋大观,在本刊三十期已言之綦详。本书系向国内外文化机构征得原版珍本影印,历时三载,成此巨著,编辑委员诸鄕长颇费心力,至为钦佩!凡属同鄕,自应人手一编,先睹为快,惟各人为时间环境所限,无法详阅,笔者适在病后静养,乃能从容翻读,作此摭谈,亦抛砖引玉之意也。兹将本书所未列入而合于掌故且有趣味者,摭拾一二,藉博一粲。锡金二字的来历我们在中年以上的同鄕,大都知道锡是无锡,金是金匮,锡金便是两个县名的简称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