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地理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导淮程序先宜注重淮河历史地理说帖(上)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1卷 第5期  作者:張謇  出版时间:1963-05-25
    关键字: 淮河治理 历史地理 治理方案

    按本文,爲張嗇庵師,於民國三年夏,寫供美國工程師錫伯德等,勘視淮河時作參考。把我四千年來,淮河利害之歷史,與卅餘萬方里內,淮河利害相因之地理,詳述無遺;從而指示,淮、沂、泗、沭宜從何宣洩入海,又宜在何處分流,何處合流,使相資而不相犯。更主張使淮與河畫分,復古代二瀆之舊,承受上流之水;本七分入海,三分歸江的原則,宣洩下流之水,以期轉病爲利,堪稱定論。中國淮河之歷史旣久、地理之更變亦極複雜,古圖散失,取證無從,讀者倘能循斯篇主旨與沈百先先生所談江蘇水利問題相...

  • 文章秦漢前的貴州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7期  作者:潘大成  出版时间:1992-01-20
    关键字: 贵州省 历史地理 历史沿革 秦汉前

    [9] 参考朱鹤龄禹贡长笺卷十一。[10] 参考胡渭禹贡锥指卷九。[11] 同注九。[12] 同注九。[13] 参考陈大昌禹贡论。[14] 参考韩邦奇禹贡详略。[15] 同注十三。[16] 同注十。[17] 僰道,在今四川省宜宾县地。[18] 同注十。[19] 同注十。[20] 如「中国历代疆域图」,「中国历史地理」等书,均将贵州地区,列于九州之外。[21] 宋太祖建隆四年,遣王全

  • 文章籲請珍惜海州精神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2期  作者:莊捷  出版时间:1996-06-01
    关键字: 同乡会 宗旨 精神 古海州历史地理

    親愛的海州同鄕們:你們好!話說:什麼是「海州精神」,海州精神,就是「精誠團結」精神,何以見得呢?按海州在大陸溯自往古,原本一州轄有四縣,即東海、贛榆、沭陽、灌雲,迄民國肇造,又將灌雲屬地連雲,劃出爲一市,故爾簡稱爲五縣市。這五縣市,即是古海州,由於天時、地理、歷史、文化,以及風俗、習慣等,莫不相同,乃至五縣市鄕前輩相處和睦,和衷共濟,如同一家人,誰曰不然!於今旅臺瞬已五十多年,未聞有何異言,來臺之初,每屆春節,都舉行聯歡會,共敘鄕情。嗣於六十四年基於上述...

  • 文章台灣人是中國人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05期  作者:王伯年  出版时间:2002-07-15
    关键字: 台湾 中国 人民 和平统一 历史地理

    原始住民高山族,广东福建后移民;延平郡王驱红夷,台湾人是中国人!甲午战后遭割让,日寇统治五十春。身遭蹂躏心不甘,台湾人是中国人!八年抗战终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台澎回归了祖国,台湾人是中国人;中华民国是国号,台湾只是一个省;历史地理可证明,台湾人是中国人!台独恶毒是国贼,挑拨族群胜豺狼;不受蛊惑严驳斥,台湾人是中国人!两岸分治五十年,希望统一又和平。一国两制是骗人,成立邦联最安宁!

  • 文章西康建省記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3期  作者:鄭秀卿  出版时间:1963-01-01
    关键字: 傅华峰 《西康建省记》 西康见闻 风土人情 历史地理

    之实录也。全书约计二万言,内分论西康省邑,西康各地地名路程(附川康康藏间地名路程),西康百工记,番人卜筮记,说番人采旷,说番人读书,说番人兄弟同妻,说番人葬亲,说番人垦荒,说番人喇嘛,西康物异辨,康藏衞问答,及西康内属问答等篇,皆系关于西康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及当时如何治康之记述。内容固非详审,而多为其亲见亲闻,对于素乏调查记载之西康地区,本书在当时自极具参考价値。胡景伊在本书曾撰有「西康建省记书后」一篇,文中称:「傅君华峯以介子雄豪兼上马杀贼下马作露布之才

  • 文章春秋戰國時期棗陽地域初考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9期  作者:棗陽市白水寺文物管理處 沈齊珍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春秋战国 枣阳 历史地理 地域考古

    之一支所封迁,此唐为西周前期已存在。北宋时期,在今湖北省安陆境内发现的「安州六器」,铭文记述了周人伐虎方曾经通过唐、历、曾三国而后到达虎方,这三国均属汉东的封国。学术界多将「安州六器」的时代定为西周昭王时器。昭王是西周第四代王。周伐虎方通过唐,说明此时唐国已存在,立国时间应在西周早期,周成王至周昭王之间,即公元前一〇二四年至九四八年之间。《国语·郑语》载:当成周[2]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随、唐。这段话的意思说明此时唐国已存在,而且也说明

  • 文章走馬地球村序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5期  作者:姜穆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走马地球村》 范日欣 人物事略 历史地理 著作评介

    范日欣先生显然在这方面下了许多工夫。以土耳其、埃及这样的古文明国而言,没有事先做相当的了解,难以达到写作的目的。以土耳其为例,那是罗马帝国的古战场,纵然有解说员,也难以记忆,所以事先了解,是旅游前必要的准备。每年出国旅游的人何止百十万,有如此旅游作品的人不多,就是这个道理。范日欣先生用脚读世界,五本书,四十几个国家的历史地理,那不仅仅是旅行的费用,而是心智的结晶,字字玑珠。徐宏祖是我国第一位历史,地理学家,他的著作至今仍属经典之作。民国有徐志摩;郁达夫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