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名人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儒家風範 奕世流芳 瑞安南堤項氏望族名賢多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7卷 第2期  作者:陳之川  出版时间:2011-04-01
    关键字: 瑞安 项式家族 社会贤达 历史名人

    五代,項氏始祖道生公遷居瑞安縣城,繁衍生息,績異桑梓,樂善好施,務行實功。項氏道生公墓葬東郊鳳山(萬松山)之麓,位於龍鳳二山間,地處”龍鳳舞翔“風水吉祥之穴,庇蔭子孫世代,繁榮昌盛。墓旁建有頗具規模的項氏宗祠,設神位供項氏後裔春秋祭祀。世事滄桑,解放後舊文化古跡已被拆毀,作為學校校舍。項氏家族居住的會文里巷、南堤街坊,其故居裏擁有幾多歷史韻事,筆墨文章,斑斕紛呈。會文里,是瑞城一條文化古巷,北接新街、縣前,南連南堤街,地處老縣城縱軸線上,東與屏星街、所坦...

  • 文章孟津縣沿革(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杜新吾 出版时间:1975-04-25
    关键字: 孟津县志 地方志 历史名人

    周書武帝下:建德四年七月丙子,召大將軍以上於大德殿,帝曰:僞齊跋扈,朕欲東征,若攻拔河陰,兗豫馳檄可定。乃親率六軍,直指河陰,八月入齊境,禁伐樹踐苗稼,丁未攻河陰大城,拔之,進攻子城,未克。上有疾,九月辛酉夜班師,水軍焚舟而退,齊王憲及于翼、李穆等,所在克捷,降拔三十餘城,皆棄而不守,唯王藥城要害,令儀同三司韓正守之,正尋以城降齊。北齊書崔季舒傳:遷侍中開府,食新安、河陰,一郡幹加左光祿大夫。周書慶傳:慶,河陰人。通典州郡:明年西師又至於河陰。盟津 通鑑...

  • 文章可爱的宜黄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6期  作者:宜黃縣台辦 出版时间:2009-08-01
    关键字: 宜黄历史名人 本寂 乐史 侯叔献 谭纶

    宜黃自古以來,人傑地靈,孕育了一批又一批英才,彪炳史冊的名人燦若繁星,他們在自己所處的時代,以其不平凡的業績,各領風騷,為中華民族歷史增添了奪目的光彩,為家鄉——宜黃留下了光榮和驕傲。曹洞宗創始人本寂本寂(八四〇—九〇一),俗姓黃,名元證,福建莆田縣人,晚唐名僧。十九歲出家,入福州雲名山當和尚,二十五歲受具足戒。後來到江西宜豐縣的洞山普利寺,拜良價為師。良價很器重他,「從此入室,密印所解」。盤桓數年,本寂拜別良價禪師,來到宜黃曹山(今鳳岡鎮陳坊村胥家排)...

  • 文章宋末女作家——張玉嬢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1期  作者:佚名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张玉娘 历史名人 名贤传记

    張玉孃,字石瓊,號一貞居士,浙江松陽人。父親名懋,字可翁,號龍巖野父,擧孝行,仕爲提擧官。母親劉氏,善治家,年將五十,始生玉孃。玉孃生有殊色,聰慧異常,因此益爲父母所鍾愛。祖父繼燁,字光大,由貢元仕爲登仕郞。曾祖父如砥,字京固,以慶恩詔下爲承務郞。她家世代書香,所以自幼耽好文墨,尤擅長詩詞,當時人曾將她比做漢之班姬。有侍婢兩人,名紫娥霜娥(松陽縣志作輕紅翠紅),亦皆有才色,善文墨。又蓄一鸚鵡,辯慧能知人意,因號爲「閨房三淸」。童年生活是她一生中最無憂無慮...

  • 文章岳武穆横槊賦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4期  作者:古方 出版时间:1985-04-30
    关键字: 岳飞 古人诗作 历史名人

    翻開中國歷史,能征慣戰,風雲叱咤的武將,固然不勝枚擧,但能橫塑賦詩,飛書馳繳者,實在不多,即使家喩戶曉的武聖關公,雖然常看左氏春秋,却無作品出現?而南宋岳飛就不同了,他允文允武,不僅熟知兵法,六韜三略,運籌帷幄,弱冠之年創下了輝煌戰績;在文學方面,造詣亦深,其作品慷慨激昂,豪邁雄壯,字裏行間,充滿了忠君愛國的情操,絕非一般吟風弄月所能比擬。所以宋史岳飛傳特別推崇說:「西漢而下,若韓信、彭越、周勃、灌嬰之爲將,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並施,如宋岳飛者,...

  • 文章臨川雜憶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6期  作者:千里 出版时间:1970-11-02
    关键字: 临川 民谣 才子 羊城 中学 历史名人

    臺灣電視台,播演碧雲秋夢小說,特別指出那是江西臨川的眞實故事,于是閒談中常常會談到臨川的情形。不履家園,二十餘載,鄕愁客恨,腸斷中宵,因作臨川雜憶,聊抒故土之思。臨川是江西舊撫州府的首縣。撫州共轄六縣:臨川、金谿、宜黃、樂安、崇仁、東鄕。民謠有云:「臨川才子金谿書,宜黃子弟樂安猪,崇仁小官家家有,東鄕芋頭蘿蔔薯。」這是說臨川出「才子」,而故事流傳最廣的「才子」,是明朝的湯顯祖,著有玉茗堂集和臨川四種曲,由於淸朝的蔣士銓,做了一部臨川夢,描寫湯氏在玉茗堂,...

  • 文章邳縣的傳奇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5期  作者:馮夷  出版时间:1988-02-15
    关键字: 邳州市 历史名人 名胜古迹 诗词抒怀

    今古兵家必爭之地民國三十九年,前中央警官學校敎育長潘玉峋先生,在臺中與我相晤,他曾詢問我說:「聽說府上是皖北?」我說:「不,我是徐州人。」他聽後一楞,好像有點吃驚的樣子。原來潘君是道道地地的徐州人,我是一個冒牌的。不過話又說囘來,也不算冒牌,我的家鄕是徐州以東的邳縣,我們邳縣,不祇外省人大多不知道,江蘇省南部的本省人,也大多不知道,甚至這個「邳」字,很多人還不認得。邳縣是徐州八縣之一,在外面說是徐州,一般人較易瞭解。邳縣位於江蘇省北部,與山東省郯城、臨沂...

  • 文章武進畫史彙傳補編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37期  作者:惲樹勳茹辛  出版时间:1980-02-15
    关键字: 武进 画史 补编 历史名人 集锦

    尤小雲(民國)號洛陽山人,從同邑張克龠遊,凡十載,山水篆刻,均深入堂奧,雖早年卽負盛名,然性頗謙抑;學宗四王,得其神髓,求者踵接。(民國三十六年美術年鑑。美術年鑑中誤記尤氏籍貫爲江寧。女冰如,亦善畫,並見於年鑑中。)方楷(淸)一名愷,字子可,又字引康,駿謨子。性敏慧,精天算、地輿之學,曾應兩廣總督張之洞聘,爲廣州數學敎授十年,造就人才甚多;並代張編纂「廣東海道圖說」一書,另作「治水經註圖」,糾正汪梅邨之失,學者重之。兼擅畫,偶作山水小品,有雲林、衡山之風...

  • 文章河南省淅川縣地文人文概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5期  作者:張克明 出版时间:1975-05-25
    关键字: 历史沿革 山川河流 古迹坟墓 历史名人

    浙川在淸季爲直隸廳,行政首長爲撫民同知,直隸於河南省布政司,民國二年,廢廳爲縣。本縣位於豫省西南邊疆,西北與陝西商南縣相接,西及東南與湖北鄖縣、均縣、光化縣相連,山岳綿互,泉流交錯。幅員雖廣,惜爲沙石所佔,而可耕之地不多。在山環水繞中,能通舟楫者,蓋有兩川,一爲丹江,古名丹淵,又名丹水,導源於陝西秦嶺及豫省熊耳山,舟楫之利,大於淅水, 通龍駒寨,南達武漢。史載帝堯戰苗夷於丹浦,舜封堯子丹朱於此。另一爲淅水,發源於豫省熊耳,伏牛兩山,西峽口以下,夏秋可通帆...

  • 文章千年青史 际会风云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2期  作者:戴新安 黎文英 出版时间:2008-08-01
    关键字: 黎川县建置史 黎川编钟 黎川历史名人 新城学派 黎川黄烟

    勤勞、勇敢而富有智慧的黎川人民,曾以非凡的創造力,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尤其是在運輸以河道為主的古代,創造了輝煌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綜合史料,黎川縣建置為:始建於三國吳太平二年;反復於隋唐;三建於南宋紹興八年。黎川悠悠,史河長流,黎川建縣歷史已長達一七五〇年,讓我們在歷史長河中,去了解魅力而又奇特的黎川!「三龍降川,日峰擎陽。」自從盤古開天地,黎灘河、資福河、龍安河就似三條巨龍在黎川大地飛舞,使萬物生榮,人丁興旺,黎民富庶,交通順暢,商業繁榮。歷史悠久...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